本页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考研答疑专区。只回答北大中文系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考研方面的问题。如有相关问题,请咨询QQ:173466343
答:1、跨专业的很多,考上的有但不多。 2、《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这几本都是讲古代的文学和文论的。 3、如果英语成绩很高,将占很大优势。
答:http://chinese.pku.edu.cn/teachers.jspx 到这里看“民间文学教研室”里的四个导师的详细介绍。
答:这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备考秘籍栏目中的文章http://www.zwkao.com/bkmjMore.aspx?bigtype=%e5%af%b9%e5%a4%96%e6%b1%89%e8%af%ad%e6%95%99%e5%ad%a6。
答:如果在成绩单上体现出来,会在初审时有一点影响。
答:首先要注意,北大没有“国际教育学院”,而是有“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1、以往几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有三年制,也有二年制。今后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仍然倾向于三年制。中文系所有研究生都是三年制。三年当然比二年更多学习一些知识,即使不谈学习,三年制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也能从事更多的校内外兼职、实习,或者培训一些职业技能。你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自然在就业时具有更大的优势。就业不属于答疑范围,不做更多讨论。两个专业的复习,只有现代汉语方面有少部分共同点,更多的是不同,例如中文系的复习,基础知识只是个基本功,单独考基础的题很有限,更多的是考分析语言现象、归纳其中的规律等要求能力层次较高的大题。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仅仅是考“汉语基础”,考细小知识点的题占绝大多数。 2、中文系现代汉语涉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大综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涉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中外文化、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从这方面看,两个专业涉及的知识广度是差不多的。但是中文系考得更深入一些。 3、单从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是没法判断好考还是不好考的。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决定着考试录取的难度?报考人数、录取名额、复习难度、试题难度、个人喜好、考生水平、面试难度……换句话说,你和三个顶尖高手一起去争一个录取名额,远比你和三十个平庸的人去争一个名额要难。这还没把个人喜好和水平算进去,特别爱好哪个,哪个学得好,哪个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就大。这方面就得问你自己了。 4、根据目前的政策,双方互相都不能调剂。调剂机会均为0。 5、考上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对外汉语教学经验。
答:就业和学什么没关系,所以可以忽略。 只因为几个室友,就动摇自己对未来的选择,是鼠目寸光的做法。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那个方向即可,“基础不好”难道不可以补吗?
答:什么是“古代汉语中研究生科目”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文字学? 古代汉语是个方向,也就是汉语史方向。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下面的一个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一个专业。该专业下面没有汉语史方向。
答:面试最看重的是什么?你说能是什么?当然是你对问题所做的回答的质量了。 北大的面试,尤其是中文系的面试,所给出的问题都是有难度的,考分析、评价、论述方面的多,考基本知识的记忆的少(但不是没有)。难度至少不亚于初试的题目,而且由于是现场口答,比在笔试的环境下思考和落笔组织语言更有难度,如果你表达能力不好,临场紧张,回答的条理混乱,或者干脆说不出什么,自然得不到好成绩。 复试表现不佳,就会影响最终的成绩排名,如果总排名落到了录取名额之外(例如有5个名额,7个来复试的,你本来初试成绩是前5,但是复试之后,初试复试成绩合起来,总名次落到了6、7名),就没戏了。因为最终录取是根据初试复试的总排名,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的。
答:北大中文系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全国重点学科,北京大学集合了名校与重点专业两方面的优势,不光体现在师资、学术方面,北大带给学生更多素质方面的培养,是一般名校所没有的。 无论将来是继续读博、做学问,还是找其他工作,北京大学的优势都是比较明显的。当然,考取的难度也更大一些。 其他名校的保研,当然可以去争取,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但除清华之外,其他名校的优势就要弱一些了。清华的语言学专业又不如北大,所以你自己考虑清楚为好。
答:笔记做不做,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看的书多,积累深厚,即使答简单的题,也能分出高下。所以专著肯定是要看的,基础也不能荒废,这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