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考情汇总 >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报考指南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报考指南

       请点击这里下载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指南

2012年招生用)

 

     一、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

    (一)对外汉语硕士全国首招

1986年,全国开始设立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点,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作为首批招生单位,招收了第一届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生,拉开了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序幕。截至20055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共计招收中外对外汉语硕士生150余名,其中近百名已获得了硕士学位。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些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或领导。

    (二)博士设点登上新高

2006年,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功地申请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开始招收首届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生。博士点的设立与招生,标志着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学科实力大大增强,研究生教育登上了新台阶。

    (三)师资硕士立足应用

2006年,顺应全球"汉语热"升温,国内外汉语师资需求大增的新形势,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开始招收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生师资班(与兄弟院系联合培养)。师资班的鲜明特色是突出应用性,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增添了新的类型。硕士生师资班2006年招生23人,2007年招生30人,2008年招生24人,学院在读研究生人数由30余人骤增到100余人,研究生教育规模翻了近两番。学院还依托现有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利用周末时间上课,举办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生课程研修班,已连续举办三届,招收学生共50余人,为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在职教师进一步深造,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四)专业学位侧重职业

2007年,国家设立第17个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即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培养在强调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进入更加明确地重视职业人才培养的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北京大学成为全国24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办校之一,于20082月首次招收在职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生12名,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为推动我国高水平汉语教师人才的培养,满足国内外高素质汉语教师的需求,推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持续开展做出了贡献。

2009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生快速发展,北大也首次面向全国应届毕业生招生全日制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0人,10年、11年继续招生,其中11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由往年的30人,扩招至50人。

与此同时,北大也响应国家汉办号召,于2010年首次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国来华留学生班18人,学生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西班牙、韩国、泰国、菲律宾、埃及、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11年继续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国来华留学生班学生17人。

    (五)培养目标逐渐深化

伴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和事业的飞速发展,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目标逐渐深化和多样化,培养方案不断更新。以前,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注重学术,定位为"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胜任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到了师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在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对外汉语教学技能、较强外语能力以及中华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明确要求:"师资人才将能胜任国内外基本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汉语远程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与推广工作"。再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目标又明确提出"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突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紧跟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新要求,及时地招生并调整培养方案,显示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适应能力。

    (六)课程建设逐步扩展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围绕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型对外汉语硕士培养,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功建设了一批研究生课程,如“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词汇研究”等。2006年起,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学院又紧跟学科发展步伐,着力建设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现代化技术与语言教学”、“中外国情与文化”等课程。2008年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培养进入职业型专业学位培养阶段,学院课程建设又出新举措,先后建设了“第二语言习得概论”、“汉语教学实践课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前沿问题研讨”(硕博课程)、“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中华文化与传播”、“教师发展概论”、“教学调查与分析方法”等课程。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研究生课程建设,一直在适应和满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日益发展深化的需要,始终追踪并引领着学科的发展方向。

    (七)教学实习走出国门

2006年起,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习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生的教学实习,根据培养目标的特殊需要,突破了只在国内的传统做法,开始走出国门向海外挺进。2007年,学院先师资硕士生,通过了国家汉办考核和国外专家面试,分赴美国、韩国与埃及进行汉语教学实习,迈出了研究生赴海外汉语教学实习的步子。此后每年都有在读硕士研究生赴荷兰、德国、泰国、日本、西班牙、埃及等国大学及孔子学院进行汉语教学实习。

目前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海外汉语教学实习点为:北京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北京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北京大学日本立命馆孔子学院、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北京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北京大学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系等。此外,硕士研究生还可申报由国家汉办志愿者中心组织选派的专项赴海外汉语志愿者教学实习活动和参加国家汉办师资处组织选派的赴海外进修非英语语言的计划,归国后作为国家汉办派往非英语国家和地区汉语教师储备人才。

     二、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导师队伍

    (一)博士招生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

1)招生名额和考核方式

该专业方向2006年在我院设立博士点并开始招生,为全日制享受奖学金培养,学制4年(在职攻读4-6年),每年招生名额3人(中国大陆学生)。

中国大陆考生采取全国统一报名、考试及入围北大复试选拔方式招生;该专业方向也面向港澳台考生、外国籍考生招生,这类考生采取专家推荐、北大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初审、学院学业复审、入围复试(笔试和面试)的方式选拔招生。

截止20116月,共招生中外博士生40人(其中泰国籍学生3人,韩国籍学生7人,港澳台学生2人,日本、加拿大、法国、马来西亚等国籍学生4人),分别在对外汉语句法语义研究、词汇语音研究、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领域进行博士论文选题和研究。已顺利毕业3人,完成学科综合考试和论文开题论证18人,完成学科综合考试、开题论证和论文预答辩2人。

2)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四年;

  职攻读:四~六年;

应修学分:共记20学分,其中必修课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3)招生/不招生博士生导师简介

李晓琪(2012年不招生)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语法

详细介绍参见:http://hanyu.pku.edu.cn/ChTeacherBrowser.aspx?article=1072

王若江(2012年不招生)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词汇、语音

详细介绍参见:http://hanyu.pku.edu.cn/ChTeacherBrowser.aspx?article=1193

  英(招生)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

详细介绍参见:http://hanyu.pku.edu.cn/ChTeacherBrowser.aspx?article=1209

杨德峰(招生)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汉语习得

详细介绍参见:http://hanyu.pku.edu.cn/ChTeacherBrowser.aspx?article=1195

刘元满(2012年不招生)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研究

详细介绍参见:http://hanyu.pku.edu.cn/ChTeacherBrowser.aspx?article=1115

李红印(招生)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词汇词典、汉语国际教育

详细介绍参见:http://hanyu.pku.edu.cn/ChTeacherBrowser.aspx?article=1174

4)博士生培养教师队伍

我院现有在岗教授9人,分别为:李晓琪、王若江、张  英,李大遂、杨德峰,王顺洪、李红印、刘元满、刘颂浩;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6人,分别为:李晓琪、王若江、张  英,杨德峰,刘元满、李红印,分别就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词汇、语音、文化、课堂教学等领域指导博士生进行研究。

我院还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教师,分别在汉语言文字本体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语言测试与评估研究等各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他们也参与到博士生的授课、学科综合考试、论文开题和预答辩、答辩的各个培养环节,在我院博士生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教师情况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网站·学院简介·师资队伍”(http://hanyu.pku.edu.cn/ChPeople.aspx )。

5)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优良的品德和学风、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在高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学科理论研究涉及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具有跨学科、交叉性研究的特点。本方向将着重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需要的课题研究,以培养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2门外语,在本学科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专业人才。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位博士研究生都必须成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应由该生的导师为组长,另有35名本专业、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组成。

6)主要研究领域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句法-语义

本研究方向将着重研究和解决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语法、语义问题,面向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进行句法-语义研究;挖掘汉语句法特点、总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音、词汇

本研究方向将着重研究和解决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语音、词汇问题,面向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进行语音、词汇方面的研究;目的是挖掘汉语特点、总结汉语言的规律,为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因素、文化教学

本研究方向将着重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所涉及的文化因素与文化教学模式,研究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面向对外汉语教学进行语言文化要素、跨文化对比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为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和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服务。

    在此基础上,本专业博士生培养还将进一步推动博士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语音习得、词汇习得、语法习得、学习策略、习得机制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等)和汉语国际教育等领域进行选题与研究。

7)现有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

类型

学分

 

 

 

1.外国留学生免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第一外语不是英语的,第二外语必修英语;

3.学生可以根据导师安排选修本专业其他方向和汉语言文字学(中文系)、外语语言学(外语学院)、心理语言学等相关专业的课程。

1

马克思主义理论

必修

3

2

第一外语

必修

4

3

第二外语

必修

3

4

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前沿问题研究

必修

3

5

专著研读

必修

3

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研究

限选

3

7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词汇研究专题

限选

3

8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文化因素与文化教学研究

限选

3

9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

限选

3

 

8)博士生培养重要环节

·第一环节,博士生培养计划制定:导师和指导小组应根据国家学位条例、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并结合博士研究生个人情况,认真制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详细填写培养计划表。导师必须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2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经院(系、所、中心)主管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执行,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

培养计划应对博士研究生所学课程的名称、学分、时间安排、学习和考核方式,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和进度安排,社会实践或教学实践,主要必读书目等作出规定。

培养计划表一式四份,一份送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院(系、所、中心)、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各保存一份。在执行过程中如因客观条件变化,可以修订培养计划,但需经院(系、所、中心)主管负责人同意,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在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审查培养计划执行情况。

·第二环节,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基本完成应修学分,成绩合格;第二学年应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的学习和准备。博士综合考试采取笔试或口试方式,完成学科综合考试的时间大体在第二学年,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最迟不应超过第四学期。学生的综合考试应达到博士生相应的水平,应对所研究的问题有较好的把握,写作应符合规范,成绩合格才能通过考试。对水平未达到博士生综合考试要求的,应重新进行考试。

·第三环节,博士论文选题-开题论证: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把握专业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开题报告应有明确的题目,基本结构,基本写作方法;应向不少于5名同行专家做选题报告,听取意见。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四学期或第五学期完成。学生应同时提交关于所选题目的国内外文献篇目作为开题附件。

·第四环节,博士论文预答辩:在博士生正式申请学位论文答辩35个月前应举行预答辩;由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向本专业的导师,博士生导师小组及有关教师,全面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听取与会教师的意见;博士生指导小组(或专家组,一般不少于5人)对送审论文的创造性、学术水平和是否可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提出审核意见,对未达到水平的论文不应同意举行学位论文答辩;在进行预答辩前博士生应在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或完成一项重要成果,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予举行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应为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及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并在理论上、实践上对促进本学科学术发展或解决有关实践问题方面具有较大意义;学位论文必须观点明确,要有主线,有假设和明确的命题,要有明确清楚的学术概念,要有自己的新观点和新材料,写作应符合学术规范,表明作者对本门学科已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第五环节,博士论文答辩:预答辩通过后经3-5月的修改方可进行正式答辩程序。正式的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5名以上(含)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应有2名校外委员。答辩需得到全体委员的2/3同意方得通过。

9)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

·新生应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言文字学、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的水平,最好能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

·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

·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能用外语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

·有较强的汉语写作能力和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有较强的科学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和能力;

·身心健康,思想稳定成熟。

(二)硕士招生

1.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

该硕士招生专业方向为学术型科学硕士,全日制享受奖学金培养,学制3年。自1986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培养了不少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人才和骨干。目前仍继续招生,每年招生名额为9人,其中5人用于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未使用的名额返还到当年的全国统一招生名额中。

1)选拔方式和考试科目说明

A.硕士免试选拔方法

我院只接受全国有推荐免试资格学校的应届本科生毕业生,具体条件为:(1)取得本校的推免资格;(2)符合北京大学免试推荐要求;(3)接受免试生申请,进行资格审查,然后进行复试。

B.应试选拔方法

我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的出题指导思想是,坚持在“汉语言文字学”范围命题,主要围绕着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普通语言学的基本内容等方面出题,这是专业课的考试范围。此外,还有专业基础考试科目,考察范围扩大到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如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知识内容,另外再加上中国文化内容。具体考试科目有两门:

1)专业课考核:由现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汉字)和语言学理论两部分组成,重在考察考生对现代汉语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语言分析能力。

2)专业基础课考核:由古代汉语、语言学知识、中国文学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四部分组成,重在考察考生的古汉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础知识掌握。考题常常采取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形式,题量较大。

    3)专业复试:主要采取面试方式,围绕着汉语普通话水平、汉语言文字学分析能力、中国文化文学知识、汉语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

2)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全日制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173修订,20119月执行)

 

一、培养目标

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两门外语,能胜任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三年。

三、学分

总学分不低于42。其中课程学习38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

10级及以前方案总学分为40学分,本方案调整为总学分不低于42学分,其中教学实习10级及以前方案为3学分,本方案改为4学分)。

四、课程设置

(一)必修课(公共必修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19学分,共28学分)

*        政治(5学分)

*        第一外语(4学分)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学分)(新增课)

*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上)(3学分)(新增课,分上下两个学期开设

*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下)(3学分)(新增课,分上下两个学期开设

*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2学分)(新增课)

*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2学分)(新增课)

*        第二语言评估与测试(2学分)(新增、新开课)

*        第二语言研究方法与设计(3学分)(新增课)

(二)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具体排课视当时学期课程及相关任课老师情况而定)

*        汉语语言学导论(2学分,本科非汉语言文字学或对外汉语教学者必选,本科为汉语言文字学或对外汉语教学者不选)

*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学分)(10级及以前方案中该课为必修课,本方案调整为选修课,学分不变)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2学分)

*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2学分)(10级及以前方案课程名为“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与教材编写”,必修课,3学分;本方案改为现名,调整为选修课,学分减为2学分

*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讨(2学分)(新增、新开课,建设中)

*        语言教学论著选读(2学分,导师负责)

*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2学分)

*        现代化技术与语言教学(2学分)(新增课)

*        语言学习词典编纂研究(2学分)(新增、新开课,建设中)

*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2学分)(新增、新开课,建设中)

*        应用语言学(2学分)

*        专业英语(2学分)

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经导师同意,可选其他院系的课程,原则上最多不超过3门。

自外校考入的学生以及大学本科未修过以下课程的学生(含外国留学生)等须补修以下本科生课程,补修可采取旁听、自修等方式进行,不计学分。

现代汉语                         (中文系课)

古代汉语                         (中文系课)

语言学概论                       (中文系课) 

五、教学实习

二年级第一学期起可参加留学生教学工作,达到60学时教学工作量,计4学分。

教学实习两周后结束后须提交实习报告,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完整一课书的教案、试题一份、对教学的反思和导师评语。其中对教学的反思应写成30004000字的小论文,这是实习报告的主体部分。这几部分材料装订成册后交到研究生教研室,方可得到实习的学分。

六、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6月份)分导师,采取学生填报研究志愿,师生双向选择、学院调控的办法进行。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选题、开题、撰写、申请论文答辩、获准参加论文答辩等完整环节和过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格式、规范、学术水平等要求,应按照《北京大学研究生手册》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开题在二年级末或三年级初举行,学位论文答辩按学校规定统一安排,基本上在每年的5月底举行。

七、 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全面审查合格,符合毕业证书颁发条件者,颁发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全面审查合格,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经院系审查,报校学位分委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3)导师队伍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学一年后(每年5月份)分导师,导师分配采取学生填报志愿、师生双向选择方式进行;指导教师由我院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担任,相关教师情况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网站·学院简介·师资队伍”(http://hanyu.pku.edu.cn/ChPeople.aspx )。

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

该硕士招生专业方向为职业型专业硕士,全日制单列收费项目,学制2年。自2009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3届。每年计划招生30人,其中10人用于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未使用的名额返还到当年的全国统一招生名额中。

12012年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2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适应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经教育部研究批准, 北京大学作为全国首批24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点招生高校,2012年继续招生30人(其中拟接收免试推荐研究生10人,名额未用完,剩余名额将返还到全国统考招生名额中)。学习年限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本项目不设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名额,学生需交纳学费。

一、推荐免试生

本专业面向国内重点院校中文、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招收推荐免试生,凡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按照《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申请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将于201210月中旬结束,届时将在研究生院硕士招生网页公布实际接收推免生人数,请广大考生查询。

二、应试生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1,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5)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中文专业及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通过初试后,还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应试生初试、复试和录取

1、初试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德语

354汉语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汉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分析等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中外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材料分析写作等。

2、复试时间一般在20123月底,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技能及教师素质、外语能力等,其中:

①专业技能及教师素质考核主要内容为:(1汉语教学基本技能;(2心理素质;(3教师潜质;(4)普通话。考形式为面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

②外语能力考核形式及主要内容为:采取面试方式,重在考察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满分100分,60分及格。

3、复试相关说明:

①参加复试的同学一般应达到北京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一般为招生规模的130%150%

②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大研究生院网页下载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

③复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及格者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准。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为40%

④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

四、学习方式及住宿

上课地点为北京大学校本部,全日制脱产学习。住宿自理。

五、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

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将在教育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指导下,结合北京大学的学科优势,制定具体课程。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六、学费

学费为3.2万人民币,分两年交清。每年学费为1.6元,学生须于每学年注册时按学年交纳学费。届时未交纳或未足额交纳学费者,将不予办理入学及注册手续。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八、违纪处罚

如发现考生有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并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九、招生咨询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 62751916

         电子邮件: yuanban@pku.edu.cn

    址: http://hanyu.pku.edu.cn

联系地址:北京大学勺园2号楼412室,邮编为100871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6275135462756913

         电子邮件:grszsb@pku.edu.cn

    址:

http://grs.pku.edu.cn

联系地址:北京大学红二楼2102室,邮编为100871

2)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学生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1620修订,20119月起执行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      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      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4.      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5.      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6.      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

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组织教学。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包括课程学习不少于34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10级方案为6学分,本方案调整为4学分)。

四、 课程设置

(一)必修课(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必修课18学分,共24学分)

*    政治(2学分)

*    第一外语(4学分)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学分)

*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上)(3学分)(10级方案该课为2学分,一学期课程,本方案改为上、下两个学期排课)

*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下)(3学分)(10级方案该课为2学分,一学期课程,本方案改为上、下两个学期排课)

*    课堂教学研究(2学分)(10级方案课程名为“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2学分”,本方案改为现名,学分不变)

*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2学分)(10级方案课程名为“第二语言习得概论”,本方案课程名改为“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学分不变)

*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2学分)10级方案课程名为“跨文化交际”,本方案改为现名,学分不变)

 

(二)选修课(14学分),每学期具体排课门类和数量视具体学期情况而定

1.语言学类课程

*        汉语语言学导论(2学分)(本科非汉语言文字学或对外汉语教学者必选,本科为汉语言文字学或对外汉语教学者不选)

*        应用语言学(2学分)

2.语言教学类课程

*        汉语技能教学分析(2学分)(新增、新开课,建设中)

*        汉语教学案例分析(2学分)(新增、新开课,建设中)

*        特殊目的语言教学(2学分)(新增、新开课,建设中)

*        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2学分)(10级方案课程名为“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本方案改为现名,学分不变)

*        现代化技术与语言教学(2学分)

*        第二语言评估与测试(2学分)(新增、新开课)

*        语言教学论著选读(2学分,导师负责)(新增课)

3.文化类课程

*        国别与地域文化(2学分)

*        中华文化技能(2学分)

*        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10级方案为必修课,本方案调为选修课)

 

4.教育、心理学类课程

*        外语教育心理学(2学分)

*        教师发展概论(2学分)

*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2学分)(10级方案课程名为“汉语国际推广专题”,本方案改为现名,学分不变)

*        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2学分)(建设中)

5.其他类课程

*        专业英语(2学分)(新增课程)

*        外院系课程(学生根据学习需要,经导师同意,可选其他院系的课程,原则上最多不超过2门)。

五、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专业实践

教学实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本院选拔派出;二是在本校或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学生从第一学期即开始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参加实践课程、课堂教学观摩、独立承担教学任务等。教学实践累计达到60学时教学工作量,计4学分。

教学实习(包括海外实习)由导师负责。教学实习结束两周后须提交实习报告,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完整一课的教案、试题一份、对教学的反思和导师评语(或实习单位出具的考评意见)。其中对教学的反思应写成30004000 字的小论文,这是实习报告的主体部分。这几部分材料装订成册后交到研究生教研室,方可得到实习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进行选题,题目要有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学位论文的格式、行文规范、学术水准等,应按照《北京大学研究生手册》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选题、开题、撰写、申请论文答辩、获准参加论文答辩等完整环节和过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八、 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全面审查合格,符合毕业证书颁发条件者,颁发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全面审查合格,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经院系审查,报校学位分委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3)导师队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研究生一般在入学后第一学期中(每年10月份)分导师,导师分配采取学生填报志愿、师生双向选择方式进行;指导教师由我院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职称的教师担任,相关教师情况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网站·学院简介·师资队伍”(http://hanyu.pku.edu.cn/ChPeople.aspx )。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学生班)

该硕士招生专业方向为职业型专业硕士,全日制单列收费项目,学制2年。自2010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2届。每年计划招生30人,其中15个名额可申请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15个名额用于自费攻读研究生。

12011年招生简章(供参考)

 

北京大学2011年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为促进世界各国汉语教学发展,培养外国本土汉语教师,中国教育部批准中国国内部分高校设立面向外国来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项目,自2009年起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

北京大学作为首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院校,2010年首次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11年继续招生。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为该项目具体招生、培养单位。

一、招生人数

该项目2011年计划招收30名学生。其中,享受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提供“孔子学院奖学金——外国本土汉语教师培养项目”奖学金学生15名(申请办法见后),自费生15名。

申请奖学金学生须经北京大学审核申请资格(初审和复审),获得通过者方可作为奖学金学生攻读该项目硕士研究生。

二、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

1、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在校学习,主要通过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撰写的方式进行培养;

2、学习年限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在第1学年(两个学期)内完成;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在第2学年的第1个学期陆续开始;教学实习可在中国国内进行,也可回学生本国国内进行。

三、申请资格

1、申请人须是非中国国籍公民,持有效外国护照,身体健康,品行端正,遵守中国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年龄一般在40岁(含)以下。

2、申请人须具有汉语言及人文社科类本科以上(含)学历。

3、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较丰富的中华文化知识,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具体要求为:旧版要求8级以上,新版要求5210分以上。

四、申请时间

20101015-1217(法定假日除外)。面交材料截止日期为2011331如邮寄申请材料以邮戳时间为准。邮寄申请材料地址: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勺园3号楼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邮编:100871

五、提交申请材料

1、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研究生)。请登陆北京大学留学生网上报名系统(网址http://isao.pku.edu.cn/ooirr)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成功后打印申请表,并贴照片;

2、学位证明文件(应届毕业生提供预计毕业证明),须为中文或英文原件或公证件;

3、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须为中文或英文原件或公证件;

4、个人陈述(含研究计划),800字左右,用中文撰写,格式可在网上下载,网址:http://www.oir.pku.edu.cn/

5、两封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位人员)的推荐信,格式可在网上下载,网址:http://www.oir.pku.edu.cn/

6旧版要求8级以上,新版要求5210分以上成绩单复印件。

7、护照复印件,护照必须是有效的普通护照;

8、个人研究成果,已发表的学术文章目录及摘要,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

以上材料除推荐信外,须提交一份原件,一份复印件,按照申请时间邮寄或送达留学生办公室。

六、申请费用

2010年起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申请费800元人民币。接受现金、银联卡支付和网上支付(网上支付功能目前在调试中,开通日期请见具体通知)。不接受其他币种及旅行支票,申请费用不予退还。

七、取得参加复试资格

1、由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对申请人的基本资格进行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后,201131前将申请材料转到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2、由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组织招生专业导师组,根据申请人提供的全部材料对申请者的来源学校、专业、学术水平、品德及其在申请专业领域内的发展潜力进行审核,选拔出参加复试的申请人,并在2011420前发复试通知书。

八、复试

1、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组成复试专家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专业基础和汉语能力的综合考核。

2、复试科目和范围主要为:汉语普通话表达,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知识,中华文化常识,汉语教学基础素质和教师潜质等。

九、录取和入学

1、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根据复试结果,在20115月底前公布录取名单。

2、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20116月下旬寄发录取通知书及签证申请表等文件。

十、入学时间

20119月初,具体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为准。录取的学生须严格按照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北京大学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十一、学费与奖学金

1、学费

学费标准为39000元人民币/学年。

2、奖学金

申请人可申请由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设立的“孔子学院奖学金”,申请奖学金的材料须本人认真填写后随同报名材料向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一同提交,具体要求请参看中国国家汉办网址:www.hanban.org

 

十二、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所规定的学分,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全面审查合格,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硕士论文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三、招生咨询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 62751916

    电子邮件: yuanban@pku.edu.cn

    址: http://grs.pku.edu.cn/zs/zs_ss.html

联系地址:北京大学红二楼2102室,邮编为100871

 

 

        2)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外国留学生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1620修订,20119月起执行)

 

说明:该培养方案是为外国留学生制定的,是在“教指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外国留学生全日制培养指导性方案》(草案)基础上,参考面向中国学生的《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而制定的,又在10级培养方案基础上做了修订。为便于外国留学生阅读和培养单位操作,方案中的条目尽可能简化、归并,相关要求尽可能明确、具体并与该学位中国学生培养相呼应,课程门数、教学时间等也尽可能“集约”化、“菜单”化。

一、培养目标

培养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备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

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融通能力;

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选拔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老HSK八级(或相当于老HSK八级)以上,汉语语言能力达到或接近汉语母语者水平的外籍人士。

具备以上基本条件的外籍人士可向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提出申请,通过初审后,参加由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组织的专业课复试。复试包括笔试与面试两部分,其中,笔试着重考查申请者的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中国文学、文化基础知识等;面试着重考查申请者的综合素质、汉语交际能力和教师潜质等。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采取在校全日制课程学习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北京大学专家教师指导为主;在教学实习和论文撰写阶段,如需联合北京大学以外的专家共同指导,学生须提前申报,并经北京大学审核、确认。

基本学习年限为2 年,其中课程学习1 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 年。

四、学分与课程设置

(一)设置原则

1.进一步夯实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基础,开设旨在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语言水平提高课程;

2.全面提高外国留学生理解汉语、组织汉语教学(语言要素教学和技能教学)的能力,开设汉语言要素教学和技能教学法课程;

3.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对中华文化、文明的了解与理解,对中外文化沟通与交流的理解,开设相关中外文化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以及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等。

(二)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包括课程学分32学分(其中必修课26学分,选修课6学分),教学实习4学分。

(三)课程设置

第一学期  必修课(12学分)

高级汉语                  4学分

汉语语言学导论            2学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4学分(10级方案该课为2学分,本方案调整为4学分,与中国学生11级方案课程名及学分统一,且一起上)

中华文化专题              4学分

第二学期  必修课(12学分)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4学分(10级方案课名为“汉语言要素教学及偏误对比分析”,本方案改为现名,与中国学生培养方案课名统一,但分别排课,学分仍为4,比中国学生同一课程多1学分)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        2学分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2学分(10级方案课名为“跨文化交际”,本方案改为现名,与中国学生方案课名统一,学分不变)

当代中国专题             2学分(新增、新开课程)

古代汉语专题             2学分(新增、新开课程)

第三学期  必修课(2学分)

论文写作                 2学分(新增、新开课)

教学实习                 4学分

第四学期

完成学位论文(11级方案论文不计学分)

    选修课共6学分,可供排课选择的课程有

应用语言学(2学分)(新增课,同中国学生方案课程)

第二语言评估与测试(2学分)(新增、新开课,同中国学生方案课程)

汉语技能教学分析(2学分)(新增、新开课,同中国学生方案课程)

特殊目的语言教学(2学分)(新增、新开课,同中国学生方案课程)

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2学分)(10级方案课名为“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分析”,本方案用现名,与中国学生方案课名统一,学分不变)

现代化技术与语言教学(2学分)

语言教学论著选读(2学分,导师负责)(新增课,同中国学生方案课程)

中华文化技能(2学分)

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新增课,同中国学生方案课程)

外语教育心理学(2学分)

教师发展概论(2学分)(新增课,同中国学生方案课程)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2学分)(新增课,10级方案课程名为“汉语国际推广专题”,本方案课程名改为现名,同中国学生方案课程)

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2学分)(新增课,同中国学生方案课程)

国别化汉语教学设计与分析(2学分)(取消,11级方案取消该课)

(为学生学位论文选题打基础)

五、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的方式为在国外独立承担教学任务或在学院参加实习课程。

教学实习由导师(或国外所在单位)负责。教学实习结束两周后须提交实习报告,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完整一课的教案、试题一份、对教学的反思和导师评语(或实习单位出具的考评意见)。其中对教学的反思应写成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这是实习报告的主体部分。这几部分材料装订成册后交到研究生教研室,方可得到实习的学分。

具体要求、内容等详见《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教学实习指南(学生手册)》。

六、 学位论文

1.论文撰写与指导。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选题、开题、撰写、申请论文答辩、获准参加论文答辩等完整环节和过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2.论文选题与形式。论文应紧密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进行选题,题目要有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

3.写作语言与规范。论文应使用现代汉语和简化字撰写,语言表达流畅、规范,有一定逻辑性;学位论文的格式、行文规范、学术水准等,应按照《北京大学研究生手册》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4.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须在北京大学校本部进行,时间及程序按照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基本要求进行。

七、 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全面审查合格,符合毕业证书颁发条件者,颁发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

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全面审查合格,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经院系审查,报校学位分委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3)导师队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研究生一般在入学后第一学期中(每年10月份)分导师,导师分配采取学生填报志愿、师生双向选择方式进行;指导教师由我院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职称的教师担任,相关教师情况详见“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网站·学院简介·师资队伍”(http://hanyu.pku.edu.cn/ChPeople.aspx )。

     三、研究生就业基本情况

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一个蒸蒸日上的事业,随着国内外汉语热的不断升温,社会对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外汉语教学又向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方向拓展,海外中文师资需求大增。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毕业后可以在国内部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任教,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可通过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赴海外任教。近年来,儿童学汉语的需求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毕业生也可在国内外中学学校中从事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另外,也可在专业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学管理机构(如国家汉办)从事和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各类出版和行政管理工作。还有部分研究生选择了国内外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随着近年来国内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我院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生也面临着就业多元化的趋势,部分研究生毕业生选择了企业、公务员、社会办学机构等单位任职。以下为我院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一览表(供参考):

 

毕业年份

毕业人数

高校教师

事业单位行政或专业技术岗

读博

中学或其他教育机构

公务员

企业

志愿者

其他

2007

9

2

3

3

 

 

 

 

1

2008

10

4

2

1

 

2

 

 

1

2009

32

5

3

5

5

1

4

2

7

2010

37

2

8

3

14

1

5

 

4

2011

38

4

12

2

8

4

7

 

1

     四、我院师资与科研情况简介

    (一)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

在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50多年不平坦的道路上,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如今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形成了合理梯队,拥有跨学科、高层次的教育背景,具有国际视野,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除了国内教学,每年还有约四分之一的教师被派往国外长期或短期任教。无论教学还是科研,国内还是国外,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事实证明,这是一支敬业和谐、朝气蓬勃的队伍。

    (二)教师阵容逐渐壮大

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及其前身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专修班,只有七八位汉语教师,他们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开拓者。不过,从那时起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20多年间,来华留学生数量很有限,北大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很小,除1962年大批接收越南留学生时外,多不过十几人。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世界"汉语热"的兴起,来华留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北大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也壮大起来。1984年汉语中心成立时,教师从十几人增加到二十多人。后来学生数量不断攀升,教师队伍也随之扩大。目前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有专职教师52人,是汉语中心成立时的两倍多,其中85%以上的教师已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得政府颁发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近些年,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教学任务需要,学院还通过严格挑选与培训,聘任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构成了学院教师队伍新的特点。

    (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前,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师资主要来自中文专业与外语专业,专业背景相对单一。80年代中期,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开始培养本专业的研究生,一批批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加入北大对外汉语教师的行列,成为教学与科研的生力军,使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学历层次渐渐优化和提升。近些年,为了适应对外汉语学科新的形势需要,学院专门引进了一些具有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相邻学科背景的硕士博士充实教师队伍,更加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跨领域、交叉性强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了教学和科研的实力。截至2007年底,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92%,拥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54%。教师队伍明显呈现出平均年龄日益年轻、专业背景多元互补、学历层次不断上升、整体素质越来越高的局面。

    (四)充满生机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以学科建设为本,在努力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密切联系本学科特色,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百舸争流、充满生机,取得了丰硕成果。

1.教材建设佳作纷呈

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自开创以来,始终将教材建设放在科研工作的第一位,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语文专修班"时邓懿主编的《汉语教科书》,到70年代恢复接收外国留学生后新编的《汉语教科书》与《汉语口语》,再到80年代分别由邓懿、杜荣、姚殿芳主编的系列《汉语教程》(初、中、高)和由赵燕皎、张起旺等编写的系列汉语口语教材,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十多年来,中青年教师们继承老一代教师的优良传统,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在新的教学理论、观念、方法指导下,在编写教材的数量上和质量上,又创造了新的令人骄傲的佳绩。仅1998-2007年的10年间,就编写出版了教材及工具书103部(册)。有些精品教材被多次再版、印刷,有的被翻译到国外,有的获得国家汉办或北京市褒奖,有的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对外汉语教材。为了适应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推广的转变,近年来,学院积极与国外机构合作,为海外不同汉语学习群体编写更具针对性的教材。例如,李晓琪等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针对英国中小学生编写出版的《快乐汉语》,已为超过半数的英国中小学所采用,受到英方高度赞扬,加拿大、美国、泰国等多个国家也在使用这部教材。

2.论文著作成果丰硕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加强本学科各个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开拓新领域,发现新方法,取得了可喜成绩。过去10年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论著涉及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有以世界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发展为背景,对本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有从相关理论出发,对教学中具体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有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和文化的本体研究,也有基于本体研究探讨如何进行具体教学的应用性研究;有对语言文化要素和语言技能的习得过程和规律的研究,也有针对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培养策略和方法的研究。有些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空白,对本学科研究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基于大规模语料的统计分析,也有基于个案考察的定性研究;有共时的汉外对比分析,也有不同时期相关语言特征的历时发展考察。许多研究从汉语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使用国外第二语言研究的新路子、新方法,在一些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总体水平的提高.

3.学术交流十分活跃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世界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分支,与其他语种的第二语言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在国内和海外都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学院一方面加强了与海内外汉语教学界的联系,同时也重视与其他语种教学界的交流。20世纪80年代初,汉语中心与有关兄弟院校共同努力,促成了全国性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团体"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的诞生。随后在历届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讨论会以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等重要会议上,都能目睹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师的风采,他们高水平的论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扬。为了加强了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同行的交流,学院大力支持教师出席在境外举行的重要学术会议。过去5年间,全院共有30人次参加了诸如"全美外语教学学会年会(ACTFL""欧洲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会年会(EUROSLA""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教师们在更好地开阔国际视野、把握国际学术动向的同时,也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听到了北京大学对外汉语学者的声音,促进了与海外语言学界的交流与互动。

学院创办并主办的“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简称“中青会”),已联系成功举办3届,2012年将举办第四届。中青会的创办和连续举办为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海内外汉语教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

4.创办刊物追求卓越

在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同时,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从促进学科建设的高度出发,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20世纪90年代中期,创办了《北大海外教育》,为校内外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发表研究成果的学术阵地,为繁荣科研、加强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本世纪初,学院进一步扩大视野,站在新的历史和学术高度,高立意,高起点,高品位,创办了《汉语教学学刊》,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学者积极投稿,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对广泛推动学术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对提高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学术地位,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