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 南京大学2009年古代文学考研之种种

南京大学2009年古代文学考研之种种

  天道酬勤是真理

  3月1号出的成绩,65,60,123,103,总分351。说不清看到这个成绩的感受。文学123,比预先估计的高,对这个成绩还窃喜。可是其他的,都很低了,尤其是总分,去年南大的线可是355!从此以后,整个3月就是低迷、压抑状态。可是低迷归低迷,却从3月2号开始,早出晚归,到图书馆去看书了。看什么?不知道。文学史?看不进去。随便拿了些书,有莫砺锋老师的《杜甫讲演录》、《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钱穆的书,闻一多的论文等等。很多、很杂。我想,我拿这么多书,只为了让自己的精神有个所在,不要因351这个成绩乱想非非。然而还是有很多的心思,痛楚,伤感,心已经沉到了最底处,无法言喻。我开始找原因、反省。感谢在这个时候仍然关心、支持、鼓励我的老师们、同学们。

  一直等到3月下旬出了文学院的分数线:340。稍微安了安心。可是对于接下来的复试名单又是翘首以待。“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个时候,除了静静地等待命运的启示,只有祈祷了。出复试名单,告知所有关心我的人,收到一条条恭喜的信息,准备复试,进入复试,完成复试,出拟录取名单。这一系列的过程,直到今天、此刻,仍然像一场梦。也许是整个3月过于压抑,竟然没有了喜悦的感受。

  先谈谈我的复试过程。

  今年南大先面试,再笔试。上午面试,包括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

  英语面试时:先跟老师聊天,可能主要在考察英语会话水平,比较轻松,什么都可以聊。比如问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为什么选择南大?等等。然后给了一段英文材料,先看后读,最后老师针对这段材料提问。也有可能涉及专业问题:我被问到是否读过程千帆、周勋初老师的论文?

  专业面试:先让自我介绍,我基本就答的我的名字、来自哪个学校,最近在读什么书,对古代文学哪一段比较感兴趣,毕业论文做的是什么。(个人认为这样介绍比较有利于“引导”老师对你提问)

  第一位老师问我:你们学校古代文学的治学传统和治学特色?古代文学比较知名的老师?我先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还没有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位老师又问:说说你的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第三部分还没有开始说。第三位老师问到:谈谈《诗经》的成书过程。回答完后。又问:谈谈你对商颂的看法。

  第四位老师问:你们学校开过文献课没?答:没有。但自己看过张舜徽《中国文献学》,及杜泽逊《文献学概要》。问:经、史、子、集中集部包括哪些内容?答完。

  第二位老师说:你第一个问题还没回答呢?

  我想了想,说:对不起,老师,第一个问题我记不清楚了,您可以再重复一遍吗?

  众老师大笑,都说:算了算了,反正都是随便聊聊。

  下午笔试结束后,就匆忙跟刚认识的新朋友们打了离别的招呼,游秦淮河去了。

  报考原由

  我考南大,最初是导师的推荐。2007年9月,我已经决定保研了。把学年论文定稿交到导师家里,正好有一位工作的师兄在,导师就留我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导师冷不丁地对我说:你可以考虑报考南京大学。

  后来决定考研了。就直接定了个南京大学。没有想别的。我的另四位研友,都是自己查好了学校,对比了几所学校,分析了学校风格和考题,甚至地理区位种种因素。现在想来,他们还是很有条理的。而我定了南大,就没想别的选择了,直接去看他们的参考书目,找历年真题。南大考什么、就复习什么。后来才发现,每次复习时我抱的书最多,我要看的书最多,我要考的东西最多。呵呵。认命了。这样也好,跟哪位考研的同仁们,都能聊上一聊。互相推荐好书、好论文,也蛮好。

  考研经过

  从2008年7月9号开始准备。那时候宿舍的人日渐减少。空荡荡的房子。多是考研人。奔波在图书馆、寝室、食堂、开水房之间。图书馆闭馆了,就奔去自习室。每天起早占位,一边读英语一边等开门。后来,寝室就剩我一人,我胆子小,就夜夜开着灯睡觉。可是从不晚起。不晚于七点。自习室里坐满了考研的人。有些人是老坐一起的。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自己经常占的位子,呵呵。我们从不说话,很有默契。每天都有要完成的计划,每天都做英语,每天都边看书边看笔记。每天都在想,今天的任务完成了没?没有完成?为什么没有完成?明天怎样补救?有没有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生活变得异常简单。添新衣成了多余。自己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走在路上,经常自己跟自己说着话。7月底回家,一直到8月10号返校。返校后,同样的生活持续到9月上旬。

  9月上旬,我搬进我们班的考研寝室。一共五个人考研。其他两个人一个找工作。一个保研了。我们五人分别考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南京大学。(现在多嘴一句:都考上啦!我的分是最低的,嘿嘿)然后自习地点也从图书馆转移到了我们班的专属教室。有了自己的考研桌。堆满考研的书。桌上放不下,塞在桌子里面,放在凳子上面。被书包围的感觉真好。在桌子上贴上自己的励志标语,各式各样。有时候幻想自己考上的情景、没考上的失落。五个人一起起床、一起早读、一起看书、一起吃饭、一起洗澡、相互鼓励。我其实是独来独往的人,不习惯一起的生活,可是现在想起来,凡是经历,都是值得回忆的。何况还如此难忘!一起生活的好处是,不用自己想什么时候该洗澡了,什么时候该洗衣服了,什么时候该添干粮了,大家一起去做就是。

  10月开始,复习政治。十一期间花了三天时间过了一遍任汝芬的序列一。之后没有管政治了,直到十一月开初才重新拾起政治。中途买过陈先奎的2000题做,错得离谱。又陆续添置了序列二、三、四。还报了冲刺+点题班。只为心安。后来考政治时,提前了半小时交卷回去睡觉了。正如一位朋友骂我的那样:就你这态度,你政治再少考十分也不冤!(可是谁让南大复试时不看政治分呢呵呵,感谢南大!)

  每天的复习都是这样的:早读英语、也偶尔背背《诗经》。上午专业课,下午做做英语,再看专业课。晚上依然专业课。直到晚期,我才把晚上的一部分时间分给了政治。我花了大力气在专业课上。笔记一本一本地承载着那么多日子的心血和汗水。一旦听到好的书,值得看的书,就抽空跑去图书馆或者资料室去借,借了总是要翻一翻的。我在文学上用力颇多,语言就荒芜了。所以一个123一个只103,也是有所依据的。有位考南大的同仁,她花了大量时间在语言上,所以她语言考了110多,是我们专业的最高分了。所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话是没有错的。

  教室太冷。我又搬回了图书馆。这里也有一群为考研而奋斗着的人。这时已经是12月24号。搬回图书馆后,我就再没有做过英语。每天都读专业课笔记和政治题目的答案。偶尔读一读英语作文。半月有余没有碰过英语,直接导致我考完英语后毫无感觉,面对很多人的抱怨完全不知所措。还好过线了。:)本文转载自中文考研网www.zwkao.com

  考研的前一天,即2009年1月9号,去考了外国文学的期末考试。做题做着做着,心里开始发慌。这种感觉一直维持到9号下午,一直到住进旅馆。还好,平静了。查看了考场地形。在心里盘算着哪里吃饭近、怎样最方便之类。因为本校没有考点,所以只好就近选了所高中考试。做完一切准备工作,就一个人进了酒店。很暖和,就是灯光太暧昧。靠着枕头看书一直看到晚上11点50。期间不断地跟朋友短信。呵呵。

  考研那两天,每天一上考场,精神抖擞。一出考场,烂如稀泥。我把那两天的所有精神气儿都花在了那十二小时的考场时间上。监考老师很和蔼,谢谢你们给我放松的心情。考完,打车回校。没有结束的感觉。折磨在轮回。呵呵。

  考研用书暂列如下

  古代文学:袁本、游本、刘本、章本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王彬彬、董健;还翻看过温儒敏的一些书,比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等等,多看,思路比较开阔,复习时不在于你记住了知识点,而是拓宽你的视野和看问题的方法(个人意见)。

  外国文学:就看了朱维之的教材,呵呵,比较推荐复旦大学的那本,写得很生动,很容易看(因为准备放弃外国文学的大题,没想到还是做了,因为自己以前看过作品,答起题来驾轻就熟)。

  文艺学:《文艺学论纲》胡有清(我看的是老版本的,复试时看到了最新的一版,不知道内容有无重大变动)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胡裕树;推荐: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例子较多,我比较喜欢,呵呵)。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高小方;王力的四卷本;杨剑桥《古代汉语知识宝典》。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文献学:因为文献学知识很缺乏,所以看了张舜徵《中国文献学》;复试前看了杜泽逊《文献学概要》。看得都不精。

  还有许多好的书。都是我在图书馆书架前乱逛时偶遇的:比如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叶嘉莹的诸多论文,莫砺锋《杜甫讲演录》等等,不一而足。

  复习现当代时,也顺手翻看过一些作品。作品是很重要的,没有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文学史活不起来。并且南大近年来更加重视对作品的考察,09年文学初试名词解释时,直接出了占三分之一的作品解释:《傲慢与偏见》《财主底儿女们》《古文辞类纂》。

  心得

  记得张伯伟老师的一句话:“读书怎样读?只管去读,读来读去,自然知道,别无他法。”这话看似无理,实则至言。考研也是一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什么经验可循,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读书才是硬道理。

  个人认为,看书时,不一定要动笔,却一定要有思考。自己的思考很重要。现当代线索不如古代文学那样明晰,我只在每一小节的空白处通过回忆,记下看过的脉络和内容。没有整本成形的笔记。但是对于一些文学现象,在看书、看文章的过程中,我有自己的思考。在一些书上,你可以看到我对某问题自己的阐发。随感随记,不拘形式。因此,在答题时,就不需要拼命想自己做成的笔记,而是自己思考一番,就从容地答出了自己的特色。有基本史实、有学界的看法、有自己的思考。

  常有人问:怎样做笔记?都知道做笔记不是简单笼统地抄书。我不及大家冰雪聪明,我做笔记是从抄书开始的,抄着抄着,似乎知道怎样做笔记才更有利于自己理解、记忆。你可以说我走过很多弯路。可是通过这些弯路,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每一天都有做笔记的心得。针对不同的学科,针对不同的文学史实、文学现象,笔记都有不同的做法。这是需要大家自己去慢慢摸索的。世上的道理千千万,都是最简单的真理。可是不经过自己的实践,你永远都只是一位门外人。并且,书看得多了(比如看完了袁本、游本、刘本、章本四套文学史)在看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生发做笔记的愿望,因为你想把一个问题弄清楚,就需要借助自己的笔端,记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这样来的记忆最深刻,也最为宝贵。

  教训

  1、心态要平和、安定。

  即使像我一样,在考研时屡次换寝室和自习的地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也要有一颗安定的心。

  平和是指,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打击,比如今天看书效率不高、做题错得一塌湖涂等等,都还要对自己保持自信,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能够达到目标。

  记得分数下来以后,当时以为无望了,跟导师汇报分数时小哭了一下的(见笑见笑),她批评我说,在考试之前,我总是患得患失,总会去想考得上考不上,考不上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导师说了句很经典的话,录于此:“这些心态上的问题,固然不会影响你的脑力,但终究会对结果发生影响的。”

  所以敬告大家:确定了目标,就要不惜一切地为之奋斗,不要徘徊,一直到实现它。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2、专业课试卷要适当练笔。

  如前所述,文学得分123,让我无比欣慰。因为我有65分的题是在最后半小时之内划完的。什么叫划完?就是没有时间经过大脑思考与组织了,只好听任笔端,随之任之了。考完文学之后整个人很DOWN。

  我想,如果之前能够抽两个下午的时间对08年或者07年的专业课进行一次小型模拟,或许结果会更好一些。本文转载自中文考研网www.zwkao.com

  3、答卷时字迹尽量整洁、清晰。

  为什么我有65分的题胡乱解决,还能够得123分?不是因为我答过的题有多高明。我想,是我一手整洁的字体慰藉了阅卷人疲惫的眼睛。所以,强调这一点,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