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3级考研结束的时候下定决心考研的,到2004年我参加初试是整整一年的时间。因为是跨专业嘛,提前开始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定下来之后我就一心一意地准备考研,即使在状态最糟糕的时候我也没有动摇过,大四上学期我放弃了教育实习,同学找工作也影响到我,当时很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而事实也证明,这点勇气是需要的,正是因为破釜沉舟了,所以我才能全力以赴。决定考研之后就是寒假,那其间我很好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并制定了一年的复习计划。新学期一开始我就开始实施我的计划了。虽然我们总是说计划不如变化快,但我觉得大体的计划还是很重要的,到什么阶段的时候你应该做好什么事情,这是最重要的,至于怎么做,具体的方法、细节还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具体调整。在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合理分配时间,复习几轮,每轮的重点是什么,公共课与专业课怎么分配。关于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关系,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公共课是资格考试,重在通过;而专业课才是一决高低的地方。而我又是跨专业的,专业课对我而言就更重要了。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我觉得我当时的观点应该做一个小小的修正:当专业课的竞争非常激烈的时候,分数有时候也会靠考公共课来拉开,所以也不能拿对待四六级“六十分万岁”的心态来对待它,能考得高一点还是要考得高一点。
我具体的时间分配是这样的。我把整个复习大致分为三轮:
第一轮:2月-8月,也就是在大四开学之前算一个阶段。因为是跨专业,我把重点放在专业课上。熟悉文学史,对着文学史看作品,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第二轮:9月-12月上旬。看近三年的《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著作,做好读书笔记。
第三轮:12月中旬-考试。主要看前两轮留下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试着自己给自己出题,试着想想该怎么答。给自己一个明确的问题,能够把以前很分散的东西集中起来,能够清晰地理出一条线索,这个过程也会开阔思维的。
在专业课的复习中我还有一些体验非常深刻,我想应该能给大家提供一种借鉴的。
一、重视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千万不能忽视,只背一背文学史与看过文学作品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作品的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答题的时候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大家可能觉得文学作品这么多,怎么有时间看啊。我是这样处理的:选择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好好读,特别是文学史上做专门论述的作品,中短篇全部读下来,长篇小说读开头结尾与文学史中做了分析的部分。读其实就是自己感受一下,看文学史的分析是不是那么回事,可能你还会有自己的感受,这样读过一次之后,大体上有个印象了,答题的时候找例证就比较容易了,光有观点还不够啊,一定要有支撑观点的论据,读作品就是要把这个工作做踏实。
二、多看看专业的学术期刊与学术著作
面对考研,仅仅是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看看别人是怎么分析怎样评价的。而且既然选择了上研究生,我们对自己所选择的领域的学术现状也应该有相应的了解。我常看的有《人大复印资料》和《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基本上从最近这些年的都翻过一遍,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说到做读书笔记,学了三年中文,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经验与技巧,我想说的是,记读书笔记切忌大段大段地抄别人的东西,我一般是找关键句与关键词,通过这些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思路,论述问题的角度,另外,文章用的史料也是我比较关注的,比较新鲜的史料我一般会记清楚来源。做读书笔记最好还注明文章的出处,这样以后查起原文来也比较方便,这样的积累对写毕业论文也是很有好处的。除了这两种刊物,还有《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新文学史料》等都是很不错的,有时间大家可以随便翻一翻,找找自己感兴趣的看看都是会很有收获的。
在现当代文学方面,我记得当时让我受益匪浅的有这样一些书: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这两本当然算不上专著,也比较浅,适合刚开始复习的时候用。还有一些重要学者的著作,譬如现当代文学,你就不可能不知道王富仁、钱理群、洪子诚、陈平原等一些人的著作。还有一点也不可忽视,那就是你所报考的专业的老师的论文或者著作,多少应该了解一些。
三、关于答题
其实辛辛苦苦地复习一年,在考场上发挥的时间只有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内你能想到些什么,怎样组织你的语言,怎样通过答题来表现你自己,这是成败的关键。
首先要自信。复习的时候要经常检查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马上改进,到考场上就一定要相信自己是做好了的,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文学有这样的特点啊,很多时候都没有一定谁对一定谁错,重要的是言之有理。只有首先相信自己了,你才会想办法去说服别人,那样才能言之有理嘛。
第二答题要有条理。大的论述题最好先就相关的文学现象做一下简单的梳理,最好像论文的模式,不要一、二、三……地列举,这样就要求有一定的层次性,哪些在前面说哪些在后面说要计划好。另外论述的时候史料的引用很重要,虽然考试的时候不可能像我们写论文那样记得那么准确,但要尽量做到言之有据。如果记得的话,最好说明你是在什么书或者什么文章上看到的这样的观点,实在记不准确的话就不要写,写错了恐怕更不好。
第三要思维开阔,有一个大文学的意识,尤其是对于论述题。譬如考查现代文学中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是不是就可以提一提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它们有某种联系但又是不同的;考查明末公安派的散文,是不是也可以提一提他们对现代文学作家的影响像周作人;考查巴尔扎克的小说,是不是也可以简单地提一提他对中国现实主义创作的影响。这些都不一定要花很多笔墨,但是有这种想法存在,你站的位置能高一点。在现当代文学中,打通就更重要了。如果你掌握的信息足够充足的话,有时候你甚至可以把当前的一些学术动态答进去。这样给阅卷老师一种印象:你是在关注当前的学术研究的,这个印象就很好。本文转载自中文考研网www.zwkao.com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