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 鱼还是熊掌?本科学习与考研大计的博弈

鱼还是熊掌?本科学习与考研大计的博弈

  如果每节课都看考研书,期末考试亮红灯怎么办?

  如果逃课复习考研,长此以往拿不到学位怎么办?

  如果认真上课,考研复习又没法顾得上怎么办?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本科学习和考研大计的冲突恰似鱼和熊掌的不能兼得。如何“得兼”,孟子也没有办法。

  进入4、5月,本科学业和考研大计的冲突日渐明显,尤其在理工类同学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大三下学期正是各学科专业课设置最多的时期,也是专业学习的关键期。但对于立志考研的同学而言,这个时期也是重要的备考期。本科学习和考研大计的冲突像刀子一样撩拨着考研人的神经,在矛盾混乱中不少同学心态失衡,究竟该如何取舍呢?

  我们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和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计800份,调查结果显示,有76%的大学生认为学业和考研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如果需要在考研和本科学业中进行惟一选择的话,有75%的人放弃了学业,选择了考研。

  博弈论,也称对策论,或者赛局理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我们将借鉴互相制衡的博弈论,来指导举棋不定的考研人,期望使考生们能走出谜局,步入坦途。

  三大博弈群像

  1、暴逃族:逃课是王道

  博弈论:零和博弈

  指严格对立的双方无论采取什么策略,得益之和都为零的情况。

  在协调本科学习与考研大计的冲突过程中,“漫天撒网”成为零和博弈理论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一方的赢以另一方的输为代价”,不会出现双赢的局面。

  博弈心情:“谁挡我,我跟谁急!”

  博弈历程:

  逢课必逃,考研最重要?

  “我就不理解,院里为什么在大四还要开必修课。忙着上课,根本来不及系统考研复习,但又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记忆,你说这节骨眼上怎么办呢?”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李同学今年报考研究生,说起这事有些激动。“这学期又开了一门完全陌生的专业课,让人很郁闷。看着考研时间一天天逼近,我心急如焚,所以一开学我就逢课必逃。为了考研,谁挡我,我跟谁急。”

  当看着同学们每天结伴去上课,小李心里感觉怪怪的。上课时间,他在自习室里看考研书,心里七上八下,想着老师讲了什么新知识,担心会不会被点名,如果被发现旷课了又该怎么办……晚上回到宿舍里,听到大家为老师白天所讲的知识而互相争辩,他一句话也插不上,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有一次,我硬着头皮认真去听了一次专业课,因为以前旷的课太多,什么也听不懂。如果考研又考不上,我就什么也没有了,心里真是烦透了。”

  山东师范大学大四的小广同学也有自己的担忧:“一堂课到场听的学生不足1/4,如果老师生气了,后果相当严重。点名3次不到的贴白板通报批评;再不到,就不给及格,不及格直接就不能毕业。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考研最重要。”

  博武器:

  逃课与考研成功无必然联系

  小李和小广的拼搏精神是可贵的,但是,逃课了就能成功考上研究生吗?用上专业课的时间去备考,合适吗?

  分析起来,出现备考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认为上专业课占用了复习考研的时间,如果不去听课的话,就可以把时间腾出来用在复习考研上;二是认为学习这些专业课与考研没有什么关系,对考研没有什么帮助。事实上,通过逃课来获得复习时间是不明智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首先,大学里各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制订的,每门专业课的设置对于构建大学生合理而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专业课的知识内容,对考研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试想,如果大学生不能顺利完成本科学业,不能顺利毕业,拿不到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即使考上研究生也是没有用的。因此,专业课的学习是不能放弃的,逃课是不明智的选择。

  很多在读研究生的成功考研经历告诉我们,逃课与成功考研并无必然的联系。相反,这些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他们每门专业课的成绩也是非常优秀的。一位在读研究生说:“不去上专业课,而用这些时间去看考研书,表面上看是赢得了一些时间,但事实上对考研的人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不足取。”南京大学的刘教授认为“经常逃课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这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就业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成功考上研究生,并不需要以逃课作为代价,而应该及早定下考研目标,未雨绸缪。很多考上研究生的同学,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就已经决定了考研的目标,从英语的提高到专业课的学习都围绕考研这个主题来进行,所以在紧张的考研过程中,他们能够做到从容备考,轻松上阵,而不是犹豫不决,或顾此失彼。对于毫无规划而匆忙做出考研决定的同学来说,专业课学习与考研在时间上自然就形成了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了。

  风险指数:★★★★☆

  2、多面族:抓着上课的衣,拽着逃课的里

  博弈论:负和博弈

  指双方冲突和斗争的结果,使所得小于所失,即通常所说的两败俱伤。

  在考研的协调过程中,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博弈心情:“既不想逃课,又要把考研复习做扎实,哪个都放不下。”

  博弈历程:

  被动听课,心系考研

  “我们这学期还有几门课,不去上吧,有些课确实有意思,也担心会有旷课记录;去上吧,又觉得听不进什么东西,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的张同学很无奈。

  “我是每堂课都去上,怕对不住老师。”西南财经大学的赵刚就是一边上课一边看考研书。他说:“带上你的人,带上你的心,带上你的考研复习书。人交给老师,心交给考研。”

  “我始终觉得被迫去上课,在下面偷偷看考研书,听课质量根本就不能保证,复习考研的效果也好不到哪里,但我还是找不到两全齐美的解决办法。”山东大学的易飞同学虽然有一百个不情愿,还是选择了边上课边看书。

  “我真的不想逃课,但又担心最后考试通不过,学位证拿不了。所以每次都是逼着自己上课,到了又不想听,就趴桌子上睡觉。”兰州大学大四的黄杰同学担忧地说。“心情烦躁,实在看不下考研书。现在想想都感觉很怕,要是考不上怎么办?”黄杰很郁闷。

  博武器:

  时间在于“利用”,不在于“占用”

  很多同学是第一次参加考研,而且考研的专业课试题多数是由各高校自行命题,教材深浅相差很多,因此,多数考研同学感觉时间总不够用,不得不用一切时间来复习考研。因为不想逃课,选择了边上课边复习的方式,老师讲到有吸引力的地方就听上几句,没意思就继续奋斗于自己的“第二产业”。

  实际上很多成功的考研人都清楚,时间多少是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不在于你占用了多少,而在于你有效地、用心地、高效地使用了多少时间。哪怕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每天只有几个小时,只要你学习状态好、效率高,复习的方法和材料对路,那时间就是足够用的。

  中国农业大学的吴教授认为,这种情况下考生容易得“交叉感染”,如果一边有意无意地听老师讲课,一边准备考研复习,有时难免互相影响,甚至“窜笼子”,混淆知识点,弄得似是而非,影响学习和复习进度,事倍功半。

  心理学上有一种方法,是按照“紧急-重要”两个维度把所有事务归到“紧急且重要”、“不紧急但重要”、“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四个象限中。考生可以把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事务归类到四个象限当中,首先排除掉那些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务,解放这部分时间,然后仔细鉴别哪些是紧急但不重要的,这部分最难鉴别。譬如,刚要去听关于考研的讲座,舍友打电话叫你去吃饭,这是紧急的,但是重要吗?如果不去,可能影响舍友感情,但只要说清楚就没问题了,所以要仔细鉴别和处理,最好把这部分事务安排到统一的时间来集中处理。

  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是那些涉及长远规划的事情,譬如自己希望获得的工作和拿学位,可以放宽时间考虑和执行,但是不能不做甚至放弃。而紧急且重要的,则是现在必须马上着手做的,譬如某门课程马上考试,如果不过肯定影响你的复习情绪,譬如你的学业方向,确定了才能保障你能克服重重苦难将考研坚持到底,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早日确定。这样划分归类后,考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生活重点,不再疲于奔命,让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最值得的地方,在本科学业和考研复习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有时候听课和复习也像武侠小说里的“左右手互搏”,虽然互相影响,可未必就是互相干扰。“其实很多不是考研的科目都会和考研的知识产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东北大学的杨教授说道,“如果上课纯粹为了点名,纯粹是为了老师而上,那真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考研人已经成年,应该学习对自己真正有教益的东西,应该为自己而学,而不是让周围的没必要的事情扰乱心思,找不着自己。”

  自愿学习和“身在曹营心在汉”,效果完全不一样。我们不妨摆正心态,对自己的实力进行正确分析,找到听课和复习的最佳契合点。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做恰当的事情,才会更有成效。

  风险指数:★★★★★

  3、跨考族:疯狂自学,逃课有理

  博弈论:竞争博弈

  也称为“生存博弈”。正如其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跨考生往往最容易陷入这种矛盾的境地。那么作何选择?他们坚持:“我只想留在这个战场上。”

  博弈心情:“感觉像只没头的苍蝇一样,没有明确的方向。”

  博弈历程:

  跨考复习,无从下手

  “我找到了一年级基础课的课表后就跟他们一起听课,我和他们一样,线形代数基础是零。”湘潭大学的小王打算跨考企业管理专业,但文科出身的小王只学过高等数学,只能从头学起。

  为了按时旁听大一跨考科目的课程,小王很少出现在自己的专业课上,而是整天抱着线形代数书。谈起本科课程与考研科目协调的问题,小王苦笑:“对于我们跨考生来说,逃课太有理了。逃课还不一定学好呢,别说不逃了。”然而说起逃课是否对本科学习和毕业有影响,小王眼神黯淡,没有回答。

  西南财大的萱萱同学之所以选择跨考,是因为认为自己本科专业的前景不是很明朗。萱萱觉得已到大四,本科阶段的课程不上也罢,她想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对于自己的未来更有效益的事情上。“逃就逃呗,学了又不用还不如学点有用的。”可是对于考研科目的复习,萱萱却觉得无从下手。“毕竟习惯了以往课堂教学的学习模式,现在需要全部自学,常常感觉自己的复习抓不住重点,并且市场上的参考书目种类繁多,也让我无从选择。”

  博弈武器:

  上课是跨考的“另类”放松

  选择跨考,首先说明你很有胆量,但是光有胆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披荆斩棘的方法,那就是尽早准备,统筹规划。“如果到了大四才准备跨考,那未免有点晚。”嘉兴学院的范教授说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专业底子是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打造好的。跨考生不可以心存侥幸。跨专业,意味着要在本科阶段同时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不言而喻,跨考生要比考本专业的同学需要更多的时间,跨考幅度较大的考生更是如此。这些考生为达目的只能选择适当的放下本科课程换取时间,以在短期内达到跨考专业知识层面上的“资本积累”。因此,对于跨考生来说,逃课的理由似乎更加充分。

  “心理学上非常强调彩色的生活,强调生活的丰富性,如果生活只被某种认为是‘最大的乐趣’的事物占据,那么久而久之,这个宝贝般的事物也会失去光彩,甚至让人生厌。”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孙博士这样比喻。“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而言,尽管他们复习的是他们最喜欢的、最向往的学科,但是如果整天不舍昼夜地盯着那几本可怜的教材,书中美女也要变成黄脸婆,里面的知识将逐渐随着视觉的、心理的疲惫而令考生失去追求的欲望,让本来愉快的复习成为一种折磨。”

  而牺牲本专业的课程学习,其代价也是巨大的。如果一旦跨考不成功,本专业又不能顺利毕业该怎么办?所以,逃课并不是跨考生获得时间的唯一途径,如何充分利用时间对跨考生才是关键。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公平,就看你是如何去利用它。如同金矿砂,对于不会炼金的人而言,它只是普通的砂石,再多的金矿砂也只是一堆砂子;对于炼金术士而言,每一粒金砂都蕴藏着宝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炼开发。善于支配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复习效率才是跨考成功的金钥匙。

  或许,经常逃课的跨考生可以尝试着不逃课或少逃课来复习,选择精彩的或相关的本科专业课对跨考生来说未免不是一种“另类”的放松,说不定会让你的跨考复习更有效率,也会让你的复试视野更宽、成功率更高。

  时下不少高校为考研大军量身定做的“缓考”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此举在保证考生本科专业学习不受影响的同时也为考生考研复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受到众多学生的青睐。建议跨考的同学,尤其是跨考难度较大的同学可以考虑向学校申请缓考,为自己考研复习提供自由翱翔的天空。

  风险指数:★★★☆☆

  博弈攻略

  逃课,从来不是我们提倡的。我们始终觉得,课是用来上的,逃课和考研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以上这些常见的案例,源于他们陷入了“逃课就能考好”的误区。

  事实上,本科课程与考研大计之间谁是“鱼”谁是“熊掌”,无法定论,但是两者却完全可以“兼得”,可以相辅相成,许多成功考研人也在佐证着“本科学习和考研之间可以协调”的结论。 实在做不到“兼得”的矛盾人群,面对这个难题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攻略。

  博弈攻略1

  “攀比心理”易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备考生怕自己落后于别人,所以想通过逃课或熬夜来投入大量时间复习考研,而没有仔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式,或者说忘记考虑自己的学习方式。

  其实,考研复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调整好自己的复习节奏。毕竟,身边的人很少和你产生直接的竞争,如果是因为受到周围人大量的负面影响,而脱离了自己原本的复习方式,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在心理学上,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攀比心理?“这可以用易得性线索理论进行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孙大强认为,有这种心态的同学大多是第一次考研,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对事情判断的准确度和有效性不够,这时候“易得性线索”就会发挥作用。考生会把那些最容易判断和控制的东西作为实现目的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把这些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譬如买了多少考研教材、花了多少时间等等,而没有考虑用心程度、领悟能力等这些不易判断的因素。忽视了集约,没考虑性价比。于是,逃课成风,熬夜跟风,复习效果却很差。

  其实,考研复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调整好自己的复习节奏。毕竟,身边的人很少和你产生直接的竞争,如果因为攀比而脱离了自己原本的复习方式,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其实,考研人应该知道,考研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好不要与原有的学习生活完全割裂。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复习,完全脱离原有的生活规律,并不是好事,甚至会有害,以至于事倍功半。

  还有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必须考虑。比如最后的毕业考试、学位证,这些不应该放弃,也是不能放弃的。考研人都过了18周岁,一定要安排好优先次序,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博弈攻略2

  孰是孰非,关键在心态

  一般来说,各大高校都会在大三学完必修课程,大四安排一些实习活动和少量的选修课。但是由于某些专业设置的特点,一些学校仍然会在大四安排必修课程,毕竟高校的教学活动安排不是以考研为中心,所以考研的同学首先要给予理解,不要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极端地“逢课必逃”。

  能“得兼”最好,只是要注意,无论怎样协调,因为心态浮躁而直接影响学习效率是最不可取的。也许是你的准备还不够,那么为了一个理想的考研结果,不如在心态方面再加些砝码。“平和喜乐”才是考研人追求的,只有先保持“平和”的状态,才能争取到“喜乐”的结果。

  “如今社会竞争渐趋白热化,很多学生对考研的重视程度几乎到了极限,逃课似乎是必然,并且关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言论也甚嚣尘上,但无数失败的案例在警示考研人:为了考研,逃课并不是最可取的应对方法,争论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于考研本身也不会有什么效用。”考研成功的并不一定是逃课逃出来的,逃课了也不是一定就会考好。只有把握好心态,才能在遇到矛盾时能够更好地协调。“重庆大学心理系的王教授这样告诫考生。

  博弈攻略3

  解决矛盾,计划最关键

  本科课程与考研复习之间最大的矛盾在于时间的安排,效率最重要。考生最现实的考研策略是在保证能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拿到学位证的大前提下,以考研为中心,灵活、安全、有序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其中计划最为关键。虽然有的学校抛出”学分修满可不上课“的”橄榄枝“,但是一个完整的考研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江西财经大学的杨教授告诉考生,不要觉得去上一节与考研科目无关的课就浪费了多少时间,关键是计划好你的复习与学习的时间安排。尤其是在考研复试中,考查非常全面,说不准就能用到你觉得没有用的专业知识。在课上你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缓解备考过程中的压力,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种”考研休闲“的方式,同时心里也不会产生因为逃课而带来的负罪感。

  从长、从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复习和生活计划,让”鱼“与”熊掌“成为错落有致的部分,有张有弛,紧张有序,效率自然能够上来。

  这样换一个位置思考,换一种角度看待,”鱼“还是”熊掌“的问题便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