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导师建立良好关系有三部曲:获取信息、取得联系、巩固联系,每一环节都有其内在规则和操作技术。但规则和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合理地包装自己,在联系导师和巩固联系的过程中如何将自己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来(这种展示更多地表现为思想和精神形象),以顺利获得导师的肯定。这些都渗透着印象管理的艺术。
导师信息——印象管理的基础
毋庸置疑,获得导师的相关信息,是学生与导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但信息并非越多越好,要寻觅那些对考研真正有帮助的信息;同时不要过于迷信这些信息,由于获得渠道的不同,信息本身可能不够准确甚至有误。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了解哪些一般性的信息呢?粗略地说,主要包括4个方面:导师的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导师的经历主要是指导师的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当下工作状况主要是指职称、是否兼有行政职务;学术研究情况是指导师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立场、学术研究风格;师生相处情况指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等等,这些情况主要从日常教学和师生交往(尤其是节庆日公共活动)中了解。在这4个方面中,“经历和当下工作状况”是基本性的信息,而核心信息是“学术研究情况和师生相处情况”——前者关乎你的备考(尤其是复试)乃至将来读研后的学习,也是打开我们与导师沟通或关系之门的钥匙;后者则直接关乎导师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原则与方式,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如何获得这些信息呢?
途径一:上导师所在大学和院系的主页查询。这种方式简便易行,大致能了解到导师经历、工作状况和粗略的学术研究情况。
这里大家要关注一个新趋势,如今大学里一部分导师开始建立自己的博客,与外界进行交流。如果你选择的导师有自己的博客,你不妨经常上去转转,上面有许多导师工作与生活中的信息,这是一条不错的渠道。
途径二:通过你所报考学校和院系的一些相关论坛以及百度、谷歌等搜索工具查询。这些搜索工具中,首推各大院校的论坛,在那里会有一些关于导师的讨论,更有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如北京的水木社区,武汉的白云黄鹤社区,上海的日月光华社区等等)
途径三:通过专业学术网站(如中国学术期刊网)或者图书馆搜寻导师的著作与文章。学习研究这些文章,以了解导师的学术研究情况。
途径四:直接与导师接触。如果你居住在所报考学校的城市,可以抽时间去听导师的课,甚至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争取与导师交流沟通,这是最直接地了解导师的好方法。
途径五:通过你周围的人。如果你有师兄师姐或者老乡正好是导师的学生,或者与导师有一定的接触,通过他们就能了解到上述4个方面的信息,尤其能了解师生相处情况。因为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在与他周围的人接触的时候会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他的学生或者熟人获取的类似信息,是其他途径所无法获得的。
很多同学在获得导师的相关信息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尝试与导师的第一次接触,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自我形象的定位。这里的自我形象不单单指外形,更多的是指精神气质,即精神面貌。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大家在考研期间与导师的接触只能是一种初层级的接触,留在导师脑海中的至多是一种印象,或深或浅,表现为一种感性的形象、气质的认识。正因此,在与导师开始接触之前,较好地定位自我形象十分必要。
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定位最适宜呢?这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答案。千人千面,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也会迥异。但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还是大致相似的,如:生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学习执著追求、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学生,让人感觉充满活力;而执著的追求,是科研必备的品质,这种执著精神某些时候会感染导师,留下很好的印象。
在与导师接触时,如果你能较好地展现出自己的优点,能让导师觉得你是个“有个性、有特色,还不错的学生”,那么在考研战役中,你就已经取得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胜利。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无须赘言。与导师的第一次联系,既可以是第一次碰面,也可以是第一个电话、第一封E-mail,或是第一次在导师的博客中留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加以足够重视,一定要给导师留下一个较好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需要在两个方面下足功夫:适宜的接触方式和恰当的切入点。
接触方式按照适宜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
方式一,发E-mail。在E-mail中,简单的自我介绍及表达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是必须的,但这不是拉近与导师关系的最好切入点,询问有关的专业问题才是一种更好的切入方式。这种询问,容易引起导师的注意,引发彼此的交流,且不落俗套地为进一步交流留下余地。
方式二,上导师博客发言,与导师交流(如果导师有博客)。在了解导师的著作和文章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对博客内容进行浏览,你可以针对导师的某一篇博文发表自己独特的感想。如此几次,让导师对博客中的你有一点模糊的印象,你便可以适时嵌入一些学术问题,请导师给予指导。
方式三,听导师讲课。适时参与课堂讨论,课间请教导师问题(如果你居住在所报考的城市)。这种方式很容易给导师以直观的印象,也容易获得导师的好感。
方式四,给导师打电话。这是最难以把握的一种方式,但很多考生由于距离太远,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包含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如果第一次电话联系不成功,第二次再联系就难上加难了。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通过E-mail与导师联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给导师打电话。
所谓恰当的切入点,是指最能够引起导师注意的方式。“问题式切入”是比较恰当的切入点。采取这种方式时,问题的选择十分重要。所提的问题应该是与导师重点研究、并已成形的课题相关的,必须是考生自己仔细研究思考过、并有一定心得的问题。问题的提出方式应该是,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拙见,再谈通过导师的著作和文章获得的启发,最后将自己思考中的疑惑说出来,请导师给予指导。
“问题式切入”是一种很好的初步接触导师的方式,但它要求考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对导师的著作与文章有较深的理解和领悟。问题过浅或过深都不适宜,这是需要一定功力的。此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把握所提的问题,对延伸的交流有多个角度的预见,这样才能在与导师的交流中做到游刃有余。
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如何巩固联系、保持接触的延续性,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十分重要。
借助E-mail、博客以及课堂,通过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感想和观点的交流,考生与导师的联系会得到逐步加强。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些辅助方式,如在节庆日时向导师表达祝福。表达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还是电话、短信、贺卡3种。电话可以直接亲切地表达祝福的情感;短信相对委婉,内容可以很丰富;贺卡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既可是网络贺卡,也可是纸质贺卡。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纸质贺卡更显珍贵、更能沟通情感。需要注意的是,邮寄贺卡应提前一段时间,以保证在节庆前到达导师手中。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辩证的思想,也是为人的艺术。考生主动与导师接触、沟通,要注意不可太过,杜绝触犯沟通中的一些忌讳,以免事与愿违。
忌讳一:把隐私当信息。了解导师的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的隐私,而是在导师的学习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这4个方面对导师有所知晓。
忌讳二:过于迷恋自我形象尤其是外在形象在交往中的价值。自我形象的构建是在自身原有基础上,通过自我激励等方式,使自己表现出更完满的精神气质与状态,这才是自我形象的关键。
忌讳三:第一次接触不太成功后的消极自我暗示。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
忌讳四:频繁地与导师联系。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导师觉得反感,影响对你的判断。与导师的联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联系的质量。适宜的、恰如其分的联系才是最佳巩固联系的方式。
忌讳五:过于看重与导师接触的重要性。大家需要与导师接触与沟通,这并不意味着联系不上导师就无法在考研中占据主动。考研的关键仍然在于自身的学习备考情况,在条件允许且精力有余的情况下,加强与导师的沟通是明智的,但这并不是绝对必要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是在入学考试的主战场,还是在与导师接触的第二战场,大家都需要先充实自己,自信而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