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返回旧版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 南京大学2010古代文学考研总结——初试篇

南京大学2010古代文学考研总结——初试篇

  初试的准备漫长而艰辛。从09年寒假起,妈妈开始敦促我到网上查询大学的资料和考研方面的信息,在最初的查询中,面对茫茫而浩瀚的信息,难以定下心意,甚至觉得困惑,因为网站上提供的那些资料往往是理性而无感情色彩的,没有亲临其中,我无法说服自己。直到后来去了南大,回来后立下心愿。现在想想,南大的确是适合我的性格的,她沉稳、朴实而温暖,于是心里有所归属。

  自暑假开始正式的复习。从暑假至10月份复习得不是太紧,到了11、12、1月气氛陡然紧张起来,每日见面时打招呼都是匆匆,各自有各自的时间安排表,然而在这中间,也经常和一同自习的同学们交流与鼓励。暑假期间呆在家里,时而在家,时而到附近学校的自习室里,顶着烈日一个人来往,去时听俞敏洪的英语红宝书mp3,回来则听mayday的相信、温柔,由于没有人交流,回到学校的时候感觉表达能力都下降了很多,也变得安静讷言,心如湖水。暑假期间看的书包括袁本古代文学史、南大版当代文学史、文艺学论纲,高小方古代汉语十多节、叶徐本语言学纲要,英语单词看、听了约莫一半。进度并不快,而且第一遍的印象不深刻,原本预计的将各门课程都过一遍的计划也没能实现。

  9月初回校,由于好友保研,但历经波折,最终没能赶上南大,而去了南开,成为莫大的遗憾。那时我亦心绪波动很大,慰藉、自忖,心疲,亦伤心,最终孑然,孤执向前。考研中还是尽量避免干扰吧,人事以及学习上的负面情绪的传染,都容易使人沉溺。9月份10月份的日子都是在老图度过的,秋天武汉的天气高爽宜人,老图占座蔚为壮观,甚至到了6点40去就已经排到樱顶的情况,固定的位置不是那么好维持的,如果是和几个同学一起自习,每天早晨都得稍稍担心,今天是否会位置不保。当时我还曾跟同学戏言,说考研的人没有固定的位置,就跟失去土地的农民一样,流离失所。然而坐下之后,老图室内的高旷与清凉,使人心一下就静下来了,能够在里面满满的看上一个上午、下午和晚上。

  9、10月份大致的安排是每天早晨会读英语单词、读诗词文,先唐部分读的是沈德潜的《古诗源》,评语简短精到,在复试的时候也曾引过他在《说诗晬语》中关于陶渊明的评论,说其清远闲放,其中自有一段渊深朴茂等等。可作为读背的参考本,无注疏而精简,是先唐诗歌较好的选本。上午的时间给了古代文学,往往一上午只能详细的做上2章袁本的笔记。由于南大重诗、词、文,而在小说方面相对较轻,故而复习时,我对古代文学的侧重也在先秦之诗经、诸子,汉代赋,魏晋诗赋,唐诗宋词,明清诗词文这些方面,但对于重点的小说戏曲,基础知识也不可不记。中午往往是12点钟即吃完饭,吃饭过程中跟一同考研的同学聊聊专业的知识和看法,樱园食堂外面的小餐桌成了我回忆中很美的一个场景。

  下午依旧看的是古代文学,稍微看看英语,总觉得时间不够,进度太慢。晚上看现代文学三十年,由于现当代上课时候不甚用功,吃了苦头,但是发现三十年的确是一本好书,阅读起来时有精彩的评论与富含感情的赞美或叹惋。这段时间应该还有时会看看古代汉语的,做笔记,练翻译。过后愈临近考试,愈觉得这样一天安排多门持之以恒虽好,但往往容易中途切断,头重脚轻,连续性不好。相比于一天大概就安排个英语与专业课两门来说,显得琐碎,自控能力不好易陷入左支右绌,拆东墙补西墙的境地。

  我的古代文学第二遍直至11月初方才结束,其间基本看的是袁本,宋词参看了章培恒本,做了第二册、宋代诗文词、明清诗文词方面的笔记,厚厚几册。论文并没有同步看,时间把握不好,是到了后面在学校图书馆的网站上下了一些必读的古代文学方面论文来看的。文学方面现代三十年前面做了五章的笔记后即中断了,直到11月份才扎扎实实的看了一遍,配合的是温儒敏的学习指导,觉得很好。关于看作品和看教材以及看评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难题。后来想明白的是,越临近考试,心境越浮,越求全责备,就想回归作品,获取一些自己的新鲜的感受,来更好的理解教材与评论,然而这样做并不适合应试。时间若短,看的要求又高,只能是对自己的无尽的折磨。有所放下和取舍,挑出重点,有层次而推及其他,如水纹依次绽开,才可得到应得的知识以及心安。这样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感受力的束缚是必然的,会有越捆越紧,除了书本所言,自身却毫无一物的感觉,然而如同学所说,我们只有经历了这样的痛苦的阶段,才能走到那个安静而包容、能让人潜心静学的地方,所以不要苛求,坚持下去,就会破茧成蝶。11月12月的晚上,睡前我也有时会捧现当代的作品,择其中一篇(中短篇)看,感觉很美妙。看了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茹志鹃等的一些。

  当代文学史比较容易看,主线条也很清楚,是对五四新文学精神的认同,以及采取自由主义立场对如今文学的批判,言语中时带调侃,所惜是或有杂乱之处,特别是80年代小说的境况描述,让人不甚清楚。建议还是要结合本校老师讲课及当代文学的笔记来复习,理清楚一些思路较好。

  文艺学论纲和外国文学史是据往年题目而言较好准备的两门,虽然今年考题中这两门实在有点偏了,一个是评说如今的文艺学方面教材情况,一个是谈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我本打算是放弃外国文学大题,现当代可舍去一题,文艺学、古代文学全做,结果变成了古代文学桐城派的考前没看,于是只做了苏轼那题,现当代两题均做,还做了外国的那道比较文学气息较重的接受学题,呵呵,倒是有点出乎意料,但也多亏了平时的积累。文艺学论纲条理脉络清晰异常,胡有清老师还出了本配套的练习,可以参看,基本上是理解记忆就可以完成的。而外国文学史我并没有完整的看过一本教材,只是针对性的准备了名词解释方面的题目,在考前的前一天将它们记忆了。算是有点取巧,我觉得可以依照个人情况针对试题来选择自己的学习和应考方式。文学的部分是在11月底结束的第二遍,部分如当代文学史是第一遍(但是看得很详细)。

  至于语言学,我当时是将语言学论纲和现代汉语一起复习的,虽然架构并不全部相同,但是原理相通。在期间还上了万献初老师的音韵学的课程,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对古代汉语音韵方面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如背诵宋人三十六字母以及音韵的演变过程及原因等等。现代汉语是越复习感觉不知道和不确定的越多的一门,由于之前有所轻视,在后来(12月),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但是也不需要慌,南大的考察多是在胡裕树本上深挖,并不离开书本,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我参看了邢福义老师的那本,条理脉络要清晰很多,但是说法有诸多不同,所以参看有好有坏,好在一般的问题可以理解更为深入,而坏处在容易引起迷糊,纠不清楚,而且牵涉到了学术论争与学术史的问题。

  论文写作方面,徐有富老师有本相关的书籍,对于应试帮助并不大,不过其中的一些原则和治学方法,值得一看。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立论清晰明确、论证层次缜密有条理,开头、收束自然。在文学史中背的一些相关诗句,可以适时写上。

  至于英语与政治方面,我付出的努力并不如专业课多,但也未曾掉以轻心。政治是上了培训班的,觉得老师把握的还是较为准确,但重要的是回去后需要巩固和练习。大概也是从10月份开始的正式复习,到了考前看的较多。而英语,做的真题套数不多,但是每一套做过的都加以了详细的分析和阅读,作文从12月份开始练习,开始的有些晚,考场上发挥的并不是特别的好。今年英语的生词还是很多的,做出来不敢让人确信答案,考试过程中略微紧张,总体心态不错。

  考试那两天和一位同考南大社会学的同学同住,我们在时间、节奏上都配合的不错,每次进去考场都互相提醒对方,记得咬一大口巧克力再进去,记得要把手机都给关了,记得考完后立即出来回宾馆。如今她也上了,呵呵,又可以做三年的同学。

  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看了很多遍学姐写的经验,甚至有一次看的时候看得哭了,因为深切体会到了其中和自己挣扎的痛楚。她说的那些平实却好的话,如要有一颗安宁的心,自己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等等,都让我感慨甚深。爸爸、妈妈那段时间无微不至的关心,也很让我感动,这份感谢在心底最深。

  昨天看到校内上一位华师同去考的同学,签名栏是:终于…南大…南大…,顿时就会心一笑了,只是心念着,而今换却自由身,而今换却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