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因念及自己09年的考研,感想颇多,所以写一点自己的感受,希望能给后来人一点帮助。我想这个时候,面对考研这件事情,准备考研的你们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去年的这个时候,一直到现在,我一直都是在这些琐碎的纠缠不清的问题之中度过的,但是很多事情我不能一一解答,而且每个人的经历也不一样,就取我感受最深的一二点略微地谈一谈。
我的考研,觉得最让我焦头烂额的就是选择学校的问题,而且在这方面走了很多弯路,吃了许多亏。文学类考研不是全国统考,每个学校的考试方式,书本都不一样,所以选择学校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认为最好先取定三个学校,从高到低,而且这三个学校的考试风格是比较一致的,书本也相对一致。比如说,你选择考大综合的三个学校,或者考写文学评论的三个学校,又或者是那种基础型的,背诵较多的三个学校。我建议大家不要害怕大综合,大综合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考的多但是不会很难,而且文学类考研一般最后大家的专业课分数都会比较高,所以不用担心。另外,很多学校都考文学评论写作,像厦大、南师大、西南大学、苏大……当初我以为文学评论比较主观,拿分会比较有风险,其实也不然,现在看来,只要你多看论文,多摹写,结合理论,深入浅出的分析,是不会得分很低的。尤其是如果你四年本科念得是中文,所以相信自己的实力吧!至于基础型的,就是背,在十月份背自己的笔记,背中文考研网www.zwkao.com的文学要点精编,至少背两遍。切记要结合真题抓大放小。不要纠缠于那些小知识点,因为考试准备的时间其实很有限。
之所以让你们先选三个学校,是为了保险起见。说说我的经历吧,我去年这个时候定的广东的学校,3月份到9月份专业课都看完遍了,结果在9月12日,晴天霹雳的考试专业课大纲出来了,本来是考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结果文学类的书目全变成语言学的了,真是措手不及。所以整个9月份的学习都是不稳定的。后来10月份临时找了个类似的学校,但是还是很多东西仍然是不一样的。我原来看专业课的方式,为了应付选择填空题,看的特别细,所以那些小的知识点在后来的学校其实是不考的,所以又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现在回忆一下我的考研答题,我的文学理论的分数比较高,但是文学史就没有。后来我和我的大学一个老师交谈,谈到他当年的考研,他说第一年专业课他没考好,后来总结出来,考研其实还是很注重学术创新、思辨意识的,这主要表现在论述题上。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背书上的知识点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是论述题一定要有创见,不要答非所问。我考文学史的论述题一,是写鲁迅的后期杂文艺术特点,因为我开始读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刚好书上就有归纳,我还窃喜了一下,把书上的内容搬上去了。现在想来应该是不对了,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多吸收一些学术前沿性的新颖的观点。
至于文学理论,因为大纲上直接就有说明,不能死记硬背,所以大题我一般都没有采用那些老套的观点,增加了一些本科时上课过程听来的东西。
我回忆一下我的考研大概就是一片雪白,09年11月15日就下了一场大雪,一直都很冷,大病了两场。我想考研考到最后也许一般都会大病个一场吧,不过不要因为生病,就把病情扩大化。
还有,关于考研的说法有很多,比如“得暑假者得考研,要找个研友,至少要每天看书十几个小时”……其实不要太在意那些流行的说法,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一切事情都是因人而异的。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不要盲目。
总之,当你结束完这段历程,回过头来看,就真的是:“只是当时已惘然。”希望你们相信自己,坚持到最后,取得好成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