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返回旧版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 《北大中文专业考研秘籍》2013版精选:我的2012年北大当代文学考研心得

《北大中文专业考研秘籍》2013版精选:我的2012年北大当代文学考研心得

   中文考研网按:本文选自中文考研网免费资料《北大中文专业考研秘籍》2013版,全书下载地址:http://www.zwkao.com/mfzlDown.aspx?id=4855 

    一年多的光阴,恍然如梦。想想最开始将目标锁定为北大时候的忐忑与激动,想想在漫漫考研路上的每一次坚守与奋斗,我觉得考研这一年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今如愿进入北大,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把自己这一年多来的复习心得做个简单的汇报,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我正式着手考研是在2011年寒假,但在正式着手之前,有半年多的时间做了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可称为考研的筹划阶段)。比如听了好几场考研讲座,比如按自己的兴趣找一些课外书来读。这段时期的读书完全是没有功利性的,比较随意,但也有针对性。我当时就侧重于阅读现当代文学方面的书。2010年11月份读到洪子诚先生的《问题与方法》。该书对我影响较大。大三寒假带了一本英语红宝书回家,开始背单词,然后就是读了些当代文学的作品比如《尘埃落定》《长恨歌》等,算是拉开了考研复习的帷幕。大三下学期刚开学,就占稳了考研教室,每天除了上课的时间外,基本上都泡在考研教室和图书馆。大三下学期的课还是很不错的,像当代文学史啊、外国文学啊对于考研也有帮助,因此一次没有逃过,然而大四的课程开的少,而且比较鸡肋,于是我把上课的时间基本上用作考研复习了。我每天复习的时间呈依次递增趋:大三下学期平均每天7-8个小时、暑假平均每天10个小时、大四上学期平均每天12个小时。我是出于兴趣考研的,因此如此日以继夜的学习倒也不觉得累。

  我在大三寒假就制定了全年的复习规划,英语和政治的规划基本上可按照考研辅导班的意见进行,这一点我不再多说。我着重要说的是专业课的复习规划。我是分四轮复习两门专业课。第一轮时间最长,是打基础的复习。从2011年1月到8月,基本上都属于第一轮复习阶段。这段时间,主要是读作品、看教材、读论著。9月至11月属于第二轮复习,这一轮主要是重新读教材、边读边详细做笔记。继续阅读相关学术论著。至于作品看得就比较少了。因为主要在第一轮时看了。11月至12月中旬,第三轮复习:按照考研的题型,整理复习笔记,并尝试动笔做真题,锻炼思路、组织答案(注意这一点挺有效果的,做历年的真题一方面是对你已学知识的考查,一方面也锻炼了你的思维应变能力)。12月下旬至初试前,冲刺复习:集中记忆(注意不要死记硬背,古诗词名句除外)。下面我将依次说说我各科的复习经历以及相关经验。

  一、中国当代文学专业课

  好了,终于开始专业课的讲述了。我觉得两门专业课的成绩是决定你能不能上北大的关键。专业课的复习比较个人化,不同的学校题目不一样、答题规范也不一样,很多东西都是需要你在复习中慢慢摸索的。

  北大是不设参考书目的,这对我来说是个挑战,但也是个机遇。之所以说是个机遇,是因为我不是那种把几本指定参考书翻来覆去地读个几遍、背上几遍,就上考场的人。我觉得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穷尽一切,不能构成绝对的权威。因此没有必要设定参考书目,设定参考书目反而会束缚你的手脚。做学问,就是要学会挖掘源头活水,学会自己找相关的书目来阅读。很多书目其实不是你刻意去寻找的,而是它不经意间就出现在你的视野里,诚如杨万里所言“不是老夫寻诗句,诗句自来觅老夫。”但是当我们刚开始接触一门学科的时候,对于学科的建构不是很了解的时候,就需要别人给你提供一些书目。当你阅读了这些基础的书目之后,自己就会慢慢找相关的书来看了。去年,石岸书学长的文章在提供参考书目方面对我有很大帮助。他列的那些书,我能找到的,大致都翻阅了一下(有一些自己没找到的,然后觉得不是很感兴趣的书目,就忽略掉了),此外自己还从学校图书馆补充了一些。

  下面,我把我去年复习过程中觉得值得一看的书列出来,以供读者参考。其实还有很多书名,我都忘记了,印象不深的书就没有列。大家可以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不必照搬我所列的书目一一去读。某些书目,你觉得于你用处不大,大可换其他书目来读,但是核心参考书不能变换,比如说你读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感觉费力,就想将其弃之一旁,换一本浅显粗劣的文学史版本来读,此举无异于弃美玉而拾陋石。至于什么是核心参考书,就需要你细心地鉴别了。一般来讲,北大编的教材、北大老师的著作、考研成功人士推荐频率较高的书都可视为核心参考书目。

  1、教材及学术论著(现当代文学部分)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新诗史》

  洪子诚老先生是我一开始比较心仪的一位学者。他为人谦逊、治学严谨,淡泊名利。他的文风更显飘逸,我很喜欢。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我认为是目前诸多文学史中,写得最好的一本。(但是目前观之,它对九十年代的论述略显薄弱)他的《问题与方法》是我的当代文学启蒙读物。洪老的论著不多,但本本经典,有时间的话,都可以读一下。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德里达的底线》《不死的纯文学》

  陈老师的书,我读的比较多。其中《当代文学主潮》这本书很重要,在诸多文学史教材中,只有这本书涉及了新世纪的文学。而且今年的考题有很多内容都是出自本书。陈老师的《无边的挑战》是研究先锋小说的专题论著。《德里达的底线》这本书虽然不是当代文学范畴内的书,但是对于理解陈老师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很有帮助。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教程》

  挖掘“潜在写作”的教材,虽然我不太喜欢这本书,但是这本书在学界也是挺有分量的一本书,可以当作品解析来读。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这本书有些观点对我有很大启发,写得比较深入。

  另外,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写真》也可作为补充教材,挑相关章节一阅。

  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解读》、《抗争宿命之路》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十七年文学的课外书,有了这三本书就足够了。

  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文学史的多重面孔》等。

  去八十年代视角解读八十年代文化,观点新颖,启发性强,建议一读。

  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

  贺老师是洪子诚的徒弟,其文风和洪老很相似。多读她的文字,对自己答题时组织语言很有助益。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

  本书对严肃文学在九十年代市场化转型做了细致的剖析。

  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研究》

  曹文轩老师是一位作家型学者,文风讲究“纯美性”。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掀起大陆重写文学史浪潮的经典著作,最好看一下

  王德威《现代小说十讲》《被压抑的现代性》

  这两本书,也是海外学者的经典论著,可以当休闲的书随意翻阅一下,开阔一下视野。

  李平、陈林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著者虽非大家,但是这本书选材精当,利于理解和记忆,偏重基础,对考试有帮助。

  温儒敏、贺桂梅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关于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论著,能更好地加深我们对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认识。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

  汪晖《反抗绝望》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

  都是研究鲁迅的重量级论著,只是后面两本我都没有找到。钱理群是国内研究鲁迅的大家,其论著可以读一下。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读了这本书后,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将会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这是一套很不错的论文集。

  另外再说几本可能不算核心参考书目,但是对我个人较有帮助的书。王世诚:《余华:向死而生》;余昌谷:《当代小说家群体描述》;谢冕、洪子诚等编《百年新诗史略》等。

  2、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的像鲁、郭、茅、巴、老、曹、沈、钱、张、艾、丁、赵等大家,他们的经典作品能读的话,尽量读一下,长篇可跳读,戏剧可看梗概。总之文学史中反复提到的作品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建立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才能产生相应的理性认识。现代文学的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我是考当代文学的。我开列一些当代文学中比较重要的作品。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不一样,它的经典序列很不稳定,而且没有像鲁迅、茅盾等大家,比起现代文学来,当代文学的线索要显得冗杂。我去年看作品大概看了长篇20多部,中短篇80多部。不要被这个数字吓到,其实读作品很快的。有的长篇我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比如陈染的《私人生活》。这是因为有些书目,可以略读或跳读。知道讲的是什么就可以了,有个大致印象就行。

  看了这么多作品,能考到的其实不多。但是作品我们还是要读。因为没有对作品的直接印象,我们很难理解学术论著上的某些阐释。即使理解,也不深刻。另外读作品本身可以当做一种放松,不会觉得乏味。我去年读先锋文学的一些作品时,感觉很享受。大家可能要问了,当代文学的作品那么多,茫茫书海该读哪些作品呢?以下这些作品,是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有许多书目我都没列上。所以大家不能只局限于这个名单,这只是我个人觉得比较精炼的书目,大家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书单。

  十七年红色经典:《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

  百花文学: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红豆》,茹志娟《百合花》

  朦胧诗:北岛、舒婷、顾城的诗歌自然要读,但我觉得多多、芒克、江河等人的诗也最好找来读读。我个人觉得多多、芒克、根子的诗写得比舒婷、顾城要好,比八十年代的北岛好,但不及九十年代的北岛。(多多除外)

  伤痕文学: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郑义《枫》

  反思文学:王蒙:《夜的眼》《蝴蝶》,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谌容《人到中年》

  “现代派”小说: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

  寻根小说: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

  第三代诗人:韩东《有关大雁塔》,于坚《尚义街六号》,李亚伟《中文系》等

  先锋小说:马原《冈底斯诱惑》《虚构》;残雪《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罂粟之家》;格非《褐色鸟群》《青黄》;余华《古典爱情》《一九八六年》;孙甘露《请女人猜谜》《访问梦境》

  新写实小说:刘震云《一地鸡毛》《塔铺》,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刘恒《伏羲伏羲》

  女性主义小说:陈染《私人生活》,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九十年代的诗歌:张枣、西川、柏桦、欧阳江河、臧棣等人的诗歌。其中张枣的《镜中》、柏桦的《现实》、西川的《一个人老了》我尤其喜欢。

  晚生代小说:朱文《我爱美元》,邱华栋《手上的星光》

  (除了以上的作品外,还有一些重要作家的作品也需要看一下)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里湾》《李有才板话》《锻炼锻炼》

  孙犁:《山地回忆》《铁木前传》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

  王安忆:《长恨歌》《小城之恋》《叔叔的故事》

  余华:《活着》《现实一种》《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兄弟》

  莫言:《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

  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废都》《秦腔》《古炉》

  陈忠实:《白鹿原》

  铁凝:《玫瑰门》《笨花》

  王蒙:《活动变人形》

  阎连科:《受活》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当代文学专业课这张卷子总共分两种题型: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名词解释6-10个不等。每年不一样,有的年份出6个,有的年份8个或10个,通常是5分一个。之后是论述题,一般每年四个、通常25分,(今年因为名词解释所占分值降低,这样论述题每题30分。)但也有的年份是四选三。题目少,每道题的分值就会相应增加。

  3、复习建议:

  名词解释可以集中归纳总结。尤其注重比较偏的名词解释。比如今年考到了《时间开始了》、《玫瑰门》、《矮凳桥风情》等。这些如果不在平时看书时做归纳总结,很难拿到全分。名词解释,我觉得完全是送分的题,只要平时多归纳,多积累,没什么大问题的。后面的几道论述题才是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大概是十七年文学一道(偶尔会出一道文革文学的题,比如有一年考到了手抄本小说的问题)、80年代文学一道、90年代以后一道,另外一道随机(通常是80年代、或90年代以后)。通过今年的考试,我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有的趋势:当代文学专业课的考察越来越重视当下性了。即加重了2000年以后的文学的考察比重、直逼当下(要知道以前的试卷几乎不涉及2000年以后的文学)。今年初试考到一道题:试阐述新世纪的中国乡土文学叙事的艺术创新。复试时考到一题:请你谈谈对当今网络文学或期刊文学的看法。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势,是因为90年代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按照以前的惯例,2000年以后的文学也该列入书写日程了,当代文学也该重新拓展疆土了。所以建议考研的同学,不要忽视对2000年以后文学史的复习。当时我没有把90年代和2000年以后的文学当成重点。考到新世纪乡土文学叙事艺术创新那道题,刚看题时有点儿懵,所幸看过一部相关的作品--阎连科的《受活》,结合着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勉强答了这道题。我今年当代文学专业课考了123分。可能大家都没有预料到今年这个新变化,所以当代文学专业课这门卷子大家的得分都不是很高。去年有上140的,今年最高的也就120多。

  复习讲究个策略,一定要认真揣摩专业课真题,根据真题推老师的出题思路。今年我有一个失误之处在于,小说看得很多,但是诗歌看得较少,以致于答到“多多诗歌的中国经验”那道题时,只知道多多在白洋淀时期的几首诗而已,而这道题需要引证的主要是多多九十年代以后在海外的创作,而对于该方面的诗作,我了解较少。如果提前揣测出老师会出一道九十年代诗歌方面的题目,可能就会系统地读一下诸位诗人在九十年代的诗歌作品。另外就是不要只局限于读文学史中提到的作品。去年暑假的时候,就有朋友向我推荐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但是我当时以为这本书不在考试范围,担心会挤压复习时间,就没有阅读这本书。寒假时读了,发觉甚好。其实如果之前读了这本书,在答当代文学最后一道题的时候,可以用得上。如果答上的话,这是个人的创见,有亮点,可以加分的。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

  这门科目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综合(25分填空、25分选择),另一部分是四道大题。如果你报考现当代文学的话,那四道大题分别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四大科中出一道。每道题25分。我在去年的复习中,最担心的就是这门,因为这门学科的复习任务量极重,方向感也不明晰。怕考试时万一考到几道自己不熟悉的题目,那就惨了。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还是花了很多力气,生怕遗漏某些知识。但是这四大科内容如此之多,而且每科只考一道题,如果全面铺地毯式的复习,时间是不够的,也只能抓重点,做好取舍。至于什么是重点,则要认真揣摩真题了。

  下面我列一些书,供大家参考。

  1、古代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这本书编得很详实、很端庄,从规范化的角度来说,无疑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古代文学教材了,但是我个人更喜欢比较活泛、灵性一点的教材。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50-60年代编的,思想可能比较陈旧,有阶级论的残留,没时间的话可以不读。

  骆玉明《中国文学简史》

  图书馆有这本书,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本,与其说它是教材,不如说是个人学术专著,有些观点很新颖,对考试可能帮助不大,但对开阔思路很有作用。可找来大致读一下。

  2、外国文学

  郑克鲁或朱维之的教材,选用一种就可。我们学校用的是郑克鲁那本,郑版虽然阐释得比较清楚,但过于臃肿,朱维之那本教材(注意是人大版那本,不是南开版的)写得就比较凝练。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这本书推荐读一下,写得很好,很有趣的。

  刘洪涛主编《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这本书是初试过后,无意中从图书馆找到的,感觉这本导读书,对作品阐释得很透彻,读起来比文学史有味道,而且对考试也会很有助益,可找来一阅。

  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

  只研究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得可能会深入一点,可找来一看,没时间的话就不用看了。

  3、西方文论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我基本上是以这两本书为核心教材的,另外从图书馆找来几本类似教材,对上述两本讲述不明的地方做了下补充。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另外读了几本外国人写的书,虽然比较难懂,但读起来挺有趣的。

  此外,对我启发比较大的文艺理论方面的书,一本是陈晓明老师的《德里达的底线》,一本是杨春时的《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

  4、古代文论

  古代文论主要是背诵,理解性的不多,所以要看的书相对少些。

  教材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另外李建中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这本书编撰思路很新颖,对我的帮助挺大。

  说些题外话,如果把考研比喻为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不同阶段你最需要的东西是不尽相同的。在考研伊始阶段,你最需要的是勇气。你要相信自己,敢于拼搏就会有所收获。在考研的攻坚阶段,你最需要的是定力。如果没有夜以继日的自习生涯,怎么会有考场上一飞冲天的辉煌?在考研的收官阶段,你最需要的就是信心了。越临近考试,心态就越要摆平。其实,你已经复习这么久了,如果不发挥失常,应该没什么问题,安心走进考场即可。此外,在考研过程中,要找一个能够和你一起并肩作战的研友,在一起互相讨论问题,互相打气,对考研很有助益。平时不要因为复习忙而舍不得抽时间去锻炼身体,以免考完研下来,身体垮掉。最后祝大家能够如愿以偿考上你们心中理想的大学。

  (作者:孟德才  北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