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心感谢所有帮助、支持和关心我的人,祝大家心想事成!
很多年以前,看过一个关于爱心链的故事,大意是说感谢别人对你的帮助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帮助更多需要的人。我的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之路或许可以告一段落,但如果我的一些总结与感想可以对别人有益,那也是对帮助我的所有好心人的一种回报,或许这条路的艰辛与充实只有自己体会得最深刻,但正是你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让我一路前行,谢谢你们!当初试成绩出来时,我趁热打铁,写了一些总结和心得,现在复试余热未尽,也记录了一些感想,现在我把它们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用处。
一、2013年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之初试的总结
可能有人更愿意先知道一个人的考研分数,再来考虑这个人说的有没有参考价值,这乃人之常情,不过可能所谓的成功者未尝没有遗憾之处,所谓的失败者也能有不错的经验。我的初试总分是394,其中,英语61分,政治86分,文学基础112分,中国现当代文学135分,初试总分排名第二名,后来复试以及最后总排名也是第二名,顺利考取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并且获得奖助资格(即公费生)。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135分)
1、我个人一直是比较喜欢现当代文学的,平常读的很多作品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所以几乎是还没有在确定学校之前,我就已经把现当代作为自己的考研方向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倾向于广东的高校。一开始我打算考华南师范大学,它是考大综合,一门是文学史(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一门是考语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等等),它们的难度是基本持平的,而题目比较注重基础,不偏不倚。我一直对语言部分不是很有兴趣,总感觉自己学不好,而且古代文学不是我的强项,我很喜欢的现代文学也只是占70多分而已。虽然一开始我硬着头皮复习了《现代汉语通论》,但是越复习越痛苦越纠结,越发感觉我不符合这所学校的口味。大概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开始接触广东的其它院校,当时我是不敢考虑中山大学的,首先是招的人太少,保送名额多,其次是我一开始觉得它的现当代文学太难,自己驾驭不了。但后来在一个师姐无意而好心的鼓励之下,我开始认真地看了它的真题,了解这个大学。中山大学的现当代文学除了政治和英语,还考两门,一门叫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还是考小说,开放性大,综合性强,比较符合自己的口味(虽然不太做,毕竟那时还没怎么复习),还有一门叫文学基础,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等,我发现这其中,现当代文学部分占了200多分,另外,我对古代文学是不排斥的,还比较喜欢外国文学,尤其是外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部分,我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和这个学校有一种契合之感(虽然当时觉得自己考上的希望不大),后来有一股力量催促着我选择中山大学(中间的纠结选择当然是异常痛苦的)。当整个考研过后,我有一种感觉:有时候,一个人对于一件事太过自信或者太过自卑不见得是件好事,反而是那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催促你全力以赴,甚至做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哲学中所讲的矛盾,绝望的背后生出无限希望。大概是在暑假前,我决定考中山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虽然不被很多人看好,但还是感动地看到一些人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下定决心,就不要摇摆了,那就好好准备复习吧!
2、中山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考研是没有参考书目的。其实这不一定是件坏事,有的学校就算开了参考书目,也有“超纲”的可能,不开参考书目只是不想局限你的思维,就算没有参考书目,考的知识不会非常离谱,只是题目更加开放罢了。其实,离谱更多是和你的知识面以及专业素质成反比关系的。我复习的教材主要是这两套:一套是中山大学出版社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还有一套是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编写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以及洪子诚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它们的编写思路不一样,可以对比复习。
3、关于教材及基本知识的复习。文学史的复习还是扎实点为好,中大的简答和论述题虽然开放,但是填空题以及名词解释还是注重基础的,尤其是填空题,基本上都能在中大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找到答案,而且重现率还不低。文学史脉络的梳理很重要,这也是中大格外注重的,以宏观的眼光把握文学史,你会发现很多作家以及作品的出现有其可以解释的原因。我个人觉得,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可以分为“五四”前的近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第二个十年(1927年—1937年)、第三个十年(1937年—1949年)、“十七年文学”(1949年—1966年)、“文革文学”(1966年—1976年)、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以及新世纪文学。当然,这种分法并不十分科学,这样区分,也是为了复习方便而已,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没有那么明显和绝对,只是可能这几个时期的文学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因素,比如个性解放思潮、社会革命、战争、政治运动、市场经济、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等等。对于每一个时期的文学,应该从宏观上有一个把握,再可以细分为“大家”、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学批评等,这样,教材的那些所谓的“导论”部分比较重要,而知识的内化与吸收更重要。一般而言,弄清楚文学史的脉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我个人感觉中山大学的现当代文学是比较注重考查文学史、小说和“大家”的,因此我花了不少心血在这上面,相对而言,我对诗歌、散文、戏剧的复习力度不算很大。当然,教材的复习不是要把它们背下来,理清思路才是关键,复习几遍后,可以自己尝试回忆一下以检验复习效果(记住的浏览一下,记不清的强化,没有印象的重新关注,再用自己的话复述),你会发现你大脑里所想的所记住的与你所看的教材所写的还是不一样的。其实,复习几遍不重要,复习花了多少时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理解了多少,你能在考场上发挥出多少,你能让老师知道多少关于你的知识与能力。还有,对教材不要排斥,试想,如果现在是你,你能编写好一本教材吗?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不乏文采,看钱、温、吴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很容易拍案叫绝的。
4、多看导师的论文、专业著作和学术期刊。就像前面说的,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的考研题是比较开放和综合的,加上现当代文学占了200多分,因此,看看导师的的著作以及学术论文还是很有必要的(推荐大家在淘宝上买一个中国知网的账号用一台网速不错的电脑下载论文,这样比较方便省时)。看导师写的论文收获颇多,直接受益的就是对那些真题不会感到那么陌生,不会有太多无从下手的感觉,其次发现中大现当代那几位老师有着各自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更加向往中山大学的现当代了,可以说拉近距离吧。至于专业著作,可以去图书馆借阅,把一些新颖的或者有用的观点记录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原来教材上所讲的那么一丁点儿的知识可以大做文章,可以扩充得如此丰富,同一个内容,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却同样有道理的分析,其实,很多著作我都是偶然发现的,虽然有时看得不是很明白,却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打开了视野,更惊奇地是当我重新去翻看教材时,会有亲切熟悉之感。哪怕我后来记不清楚我看的这些书,但还是吸收了一些东西的,可能这就叫做潜移默化吧。
5、好好把握真题。教材以及知识掌握得好并不代表答题答得漂亮,更不代表具备足够的专业挖掘潜力。一开始,我几乎读不懂中大的真题,因此,我个人觉得对真题从适应到主动比知识复习本身还要重要。之前一再强调,中大现当代的题比较注重综合和开放,答题尽量不要局限于教材,多涉及具体的作品分析以及文学史脉络、研究现状更容易得高分。我花了不少时间分析中大的真题,至少有四遍,甚至自己命题(根据真题,写出所有可能考到的题目),有时还特意去查相关论文以便系统了解。这个过程也是比较消灭脑细胞的,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了。
6、个人强烈推荐模拟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考试科目。我总共模拟了4次,还请教过老师评价我的做题情况(虽然很受打击,但是非常受用),模拟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你会发现哪怕这些题目你见过好多次,甚至你练过思路,真正做起来还是非常不容易的。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本身就是一场身心的考验乃至折磨,更几乎让我崩溃的是中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般明确要求一道简答题600字以上,一道论述题1500字以上,直到正式考试前,我更担心的不是答得不好,而是写不完,因为几场模拟下来,我没有一次达到字数要求。幸运的是,等到正式考试那天下午,可能是考试的特殊气氛,也可能是对题目的感觉不错,我的书写速度突然提上去好多,写了15页。
7、现当代文学的复习有些地方我还是做得不够的,比如诗歌、散文以及戏剧的复习力度不够,我抱有侥幸心理,比如,我对“五四”前的近代文学不是非常熟悉,如果考了大题,我很可能答得不理想,再比如,海外文学或者说华文文学我没有复习,这样,在论述3选2中, 很可能我的选择余地就不大了。复习的一定不会都考到,但考到的最好能让自己在考场中答得漂亮!
(二)文学基础(112分)
1、如果说2013年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很难,估计是因为文学基础难度加大(虽然叫做文学基础),比如填空题个人觉得真的是难,简答题中有多少人听过“八股通曲”?还有,艾略特的《荒原》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但是他的“非个人化理论”究竟为何物?再比如,有一道论述题是要考生以“考研”二字为题写一篇作文,之前的真题哪出现过?这才叫出其不意啊。说真的,看到这些题目时,我立马有想走出考场的冲动,我觉得自己可以和中山大学说“再见”了,好几分钟我都不能下笔答题了。这时,心态调整发挥作用了,我劝说自己:这些题目,你不会的别人也很可能不会,我要是能答上一点点,说不定就有一些不错的分呢!因为阅卷老师很可能看的很多卷子是空白的,好不容易有人写上一些字了,很可能大发慈悲呢!于是,我开始先做自己会的,再尽量答那些“爆冷门”的题目(当我做这些题题目时,我发现自己也不是完全不会,就算我觉得自己真的不会,那我就自己猜测的答案)。事实上,后来跟进入复试的其他六个人闲聊时,大家的文学基础考得不算高,好几个刚刚过线,所以,文学基础我能得112分,我很欣慰。
2、我复习文学基础的力度相对于其它科目,不算大,我觉得内容太多,不好下手。古代文学部分我看的是袁行霈版本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部分看的是郑克鲁版本的《外国文学史》。在11月份之前,我基本是每天上午有一个时间轮流看古代文学或者外国文学,大概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后来是每天都复习一个小时,挑所谓的重点复习。个人认为文学基础还是需要积累的,不是死记硬背和打突击战可以拿到高分的。当然,在考研复习的特殊情况之下(特指中山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考研),花很多精力与时间复习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是件性价比较低之事,它们占的分总共才70分左右,花了那么多时间,很可能最后还是考你没复习到的,还不如多把时间放在其他科目之上。
(三)其它一些补充(因人而异,希望对大家有用)
1、兰州拉面,不仅西北人爱吃,也有不少人南方人爱吃,就像川菜,全国流行。报的是好学校好专业,你担心别人会比自己强,这很正常,但是有没有想过:别人也很可能担心你比他们强。与其陷入自负或自卑之中,神化或者看轻别人,不如做好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2、选择一个你个人喜欢的学习地点。考研复习时,我差不多一直都在我们学校的一个公共教学楼北八的212教室靠窗的第一排学习。其实,我们的文学院有专门的考研教室,虽然学习气氛不错,但是教室空间很大,人很多,很多都是认识的,容易聊起天来,也都是考中文专业的,我觉得压抑得慌,感觉不自在不自由;图书馆虽然也是个不错的学习场所,五楼南边中午不关门,冬天很暖和,但是几乎八点才开门,每天还需要排队占座,而且人很多很杂,且不说上厕麻烦,有时说话的人也不少。当然,北八教学楼也有它的弊端,因为大大小小的考试总是需要封楼,需要重新占座,而且有时教室人少,缺乏所谓浓厚的学习气氛,冬天特别冷,但是它安静自由,离自己宿舍较近,、吃饭、上厕所、喝水都很方便,只要自己内心宁静,不太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里面学习的更多是不同专业的研友,可以说在气场上是互补的。所以,对我而言,在北八212复习是段愉快充实的经历,只要是在这个地方学习自在就好。
3、善于抓住自己的大脑新鲜思维区。比如将复习时间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段,每一段时间的开始和结尾部分可以好好把握,这时的思维较少受干扰,记忆更加明晰深刻。
4、真题是很好的资源,要好好把握,里面大有玄机,不仅可以发现出题规律,而且可以训练自己对真题的适应能力,帮助你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不仅仅是复习过程中,其实在很多场合下,别人对你说的话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你,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多鼓舞别人,如果大家互相鼓励,以信息共享、开放的心态共同进步效果应该会更好。
6、重要的不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到时你能发挥出多少,考卷上有多少信息可以告诉老师;重要的不是你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去坐在教室学习,而是你安安静静下来学习了多少,你掌握了多少,你的效率怎么样。
7、复习过程中理性和感性、勤奋和惰性“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考研复习也算是段长跑,还是需要坚持的,不想学、开小差、闹情绪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都是差不多的普通人,放松、放纵之后收回心就好,很多人都是半路放弃或者在最后阶段崩溃了,你还在努力,那你就多了好多希望和胜利的可能,许多人都倒下了,你还在跑,那你还怕什么?
8、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保持健康。我一般会选择每天下午跑上10圈(大概四公里),跑步一直是我的习惯,它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反思;去学校礼堂花2块钱看上两场电影,看什么电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过了,然后觉得自己浪费了一晚上,第二天应该努力学习;多吃水果,据说吃香蕉能让人的心情变好;中午午睡,半小时,就算睡不着,也要回宿舍眯上半小时,算是个心理安慰吧。
9、考研复习中不是非要和所有课程说再见。不少人觉得考研复习时间很紧张,而上课就是浪费时间,尤其到了后面所谓的冲刺阶段,几乎都不去上课了。我个人更愿意把上课当做一次放松的机会,甚至好多时候能有意外的惊喜的收获,比如老师偶然的一次“闲言碎语”能让你深受启发,比如老师也可能讲一些学术动态,比如老师讲授的一些解题方法很有用。我真的特别感谢我的老师们,他们对我的耐心帮助是我终生受益。很多时候,任何一次经历都有它的原因以及影响,为何不把它们当做一次次美丽的邂逅呢?
10、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及时关注考研消息和动态。比如向考过这个学校和方向的师哥师姐请教,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很有用,他们是过来人,不仅清楚情况,还能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而且一般会耐心向你解答,我特别感谢他们对我的耐心帮助。再比如,弄清楚报名时间、现场确认时间、考试时间,早点做好准备,早点购买考试用具,处理好自己的吃饭住宿问题,甚至想好穿什么宽松舒适的衣服,提前熟悉自己的考试地方(如在哪几个考场,交通线路,等等)。等到考研那几天,保持自己人际关系的和谐愉快,注意晚上睡眠充足(中午可能睡不着,考研那两天我一般晚上8点多就睡了,第二天7点左右起床),正常饮食,白天少喝水,调整好心态,正是这些小细节影响你的考研心情乃至结果。
11、真正上了考场,你会发现它和你平常的复习状态和模拟状态很不一样。在考场上,我觉得自己看到不会做的题目也得做,这些题目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可能有些地方无从下手。其实这时候心态调整很重要,外国的月亮和中国的一样圆,你不会的别人也可能觉得难,你会的也有人不会,尽你的能力去做好了。考试更多时候也是心理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2、专业课考试时,在答大题时,我一般会先在答卷上写下自己的答题思路,用一段话写出来再分别用序号详细答题。一般老师阅卷时间很有限,那么多卷子,老师不太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和耐心看完每一个考生答的每一道题,老师看到你每一道题开头部分的思路,就知道你是怎么回答这道题的,看出你的考虑的是否严谨周全,是不是那些采分点你都有了。简单来说,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让老师更多地知道你所掌握的知识。
13、不要抱怨答题时间不够。考试就是考试,它就是看一批人在最用短的时间内谁更快更好地完成“游戏规则”。如果每个人的时间是充裕的,那为什么还要有“考试”一说?你写得不快,那就训练你的书写速度吧。你答得不好,那就增强你的实力吧。这场游戏,你要是不能晋级,或者淘汰,或者重来,或者选择另一场游戏。
14、听到“离本场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结束”时,不要心慌,考试中15分钟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可以做很多事情,要充分利用起来,不到最后时间,不要放弃,甚至,不要停笔。
二、关于2013年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之复试的一点回忆与感受
1、知道自己的初试总分与排名以及已招的免试生人数后,根据中大研究生院官网往年的录取情况统计数据估计自己的录取可能。一般中大这个专业平均每年总共要10-11个学生。每年进入复试的人数及最终要的人数一般是不一样的,比如2012年据说是10个人进入复试,要了3个,而今年有七个人进入复试,要了5个。此外,尽量了解有没有本校生或者985以及211的本科生,还要了解有没有一些特殊政策或者外国留学生之类的,总之,了解得越详细越好。
2、搜集教研室导师的相关信息与论文。如果是报考中山的现当代文学,这个工作适宜在初试复习中就应该进行,毕竟现当代文学占了200多分,中山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考研题目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注重文学“史”的把握,题目风格偏综合偏开放,如果有扎实的文本阅读就更有优势。个人认为在初试复习时看论文可以逐渐培养你的宏观思维和问题意识,帮助你知道教材那些几句话的丰富的生发空间,而看老师的信息资料可以帮助你拉近与中大的距离,同时那些老师的研究兴趣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当然,复试时开始做这项工作也不晚,看个人意愿罢了。
3、虽然2013年中山大学的考研初试成绩2月7号就出来了,抛开春节的十五天,也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复试,但是回想一下,自己真正用心踏实复习的时间并不多,首先是早早回学校,没暖气没热水,冷得不行,生活不方便,后又盼着出复试线(尽管我知道自己应该能进复试),又盼着出复试名单与时间,等时间确定后,更加难以宁静下来,而且坐火车去复试,几十个小时的硬座“旅程”让我缓了好一段时间。教训一:知道初试成绩之后,早点踏踏实实下来准备复试吧。(不要像我一样犯了低级错误,在复试面试时回答鲁迅的《故乡》出自《彷徨》)
4、我的复试是3月19号去中文堂报到。20号上午八点到十点专业笔试,两道大题。笔试之后就去601室进行笔试,7个人进入复试,两个第六名并列,主考官告诉我们要5个人,3个奖助类,2个自费,还有两个第二天可以参加文化事业管理(MCA)的面试。我们是按初试成绩的高低进行面试的,第一名面试了半个多小时,在等候时我就有些紧张了,想方设法地转移注意力。终于轮到我了,有四位主考官,再向老师简单问好后,有一段自我介绍,即使是有所准备,还是有点卡壳,老师手里可能有我的报名信息简表和笔试卷子,问我是哪里人,问我的大学。然后是从一些信封里抽取两个的题目,选取其中一个,读出题目,几乎没有太多思考时间就需要回答,这个环节可以说很考验你的急中生智和积累能力,我选的是比较鲁迅和沈从文小说中的“乡土”书写的差异,我感觉自己答得不是很好,思路有点混乱,接着一位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再提问你,这次会问得比较细了,教训二:复试时如果你不知道就坦诚说自己对这方面现在还不是很了解,真的不要不懂装懂,毕竟老师们都是高手,他们不指望你什么都会,反而希望你有一个诚实谦虚的态度,这个原则我觉得贯彻得不是很好。还有一位老师问了我对国外汉学家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看法,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事实上,真正进入面试的那种感觉和你在外面等候与平常想象的还是不一样的。最后会有一位老师进行口语考试,问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毕竟我比较喜欢英语,尤其是英语电影和英语口语,我的面试时间大概是半小时。
5、面试结束出来后,自己觉得有些沮丧,发挥得比自己期望的糟糕,虽然最后还是第二名,获得了奖助资格。仔细想想:自己面试时还是紧张了点,没有把自己平时在台上的稳重与气场充分释放出来,教训三:面试的高境界是放松式地聊一场天,营造一种友好气氛使双方都愉悦自在,如果来点幽默就更好了。
PS
一、2013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之专业笔试题目
1、你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2、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学与新文学的关系?
二、2013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之部分面试抽签题目
1、《红楼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2、谈谈你对鲁迅研究史的了解。
3、你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
4、谈谈张爱玲对新文艺腔的理解。
5、比较鲁迅和沈从文小说中“乡土”书写的差异。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