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谈现当代文学的复习经验前,先就几个问题简单发表一下看法。首先是学校的选择问题,定学校的客观标准无外乎两条,其一,学校的综合实力;其二,学校的专业实力。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自身情况再做出抉择。现当代文学专业实力强的有好几所“师范”院校都值得一试,如果对“师范”类院校不感冒的话,综合实力强的院校也有很多。两点兼备,像北师大这类名校,如觉得自己实力可以,未尝不可一战!总的来说,好的学校相对而言更具有读研的价值。
谈到这里就又涉及到一个名校竞争大不大,是否难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确实不好下结论,因为每个人水平各异,一年复习后的进展空间也各有不同。但是还是要本着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竞争哪里都有,招生人数的多少,报录比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全部的问题。
大家可以找一些学校的报录比数据来了解一下,剔除一波酱油选手,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一年后的预期给自己定一个最低分数线,剩下的那批人才是你的竞争对手。所以说不要被那些低至十分之一的报录比吓倒,真正的竞争就只是存在于那部分没有被吓到,坚持到底的人之中。考研大军中,二本学校的学生是主力军所在,最终笑到最后的出身二本的同学也居多数。大家的初始水平其实差不多,你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在考研这种基本靠自主学习的情况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是很小的。最大的差距不过就是情商的差距,所谓“情商的差距”又莫过于“坚持”二字。所以说,坚持下来,你真的就已经击败很多人了。
考研过程枯燥而漫长,这期间要抵抗的诱惑和承受的烦恼很多:同学找到工作;英语阅读理解一团浆糊;你在学习,别人在快乐地玩耍……总之一路走下来,勿忘初心,谨记你为何考研,迷茫了,想想它,前方会有光!
专业课
复习的时候还是应该确定一个大致的时间表。以2015年考研为例(倒推来看),基本上进入2015年的1月,一星期之后就是考试时间,这个星期可以用做查缺补漏、放松身心的安排。从9月至12月可以用作专业课的第二轮复习,这之前的时间作为第一轮复习时间。当然这个时间表只是一般性而言,各人情况有异,复习节奏不一样,具体操作起来肯定不一样。但是第一轮复习的后期和整个第二轮复习期间肯定是专业课的质变阶段。
不管是文学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考现当代,一年的复习时间是足够让你通过专业课考试的。所以,哪怕是小白,都要有信心。第一轮的复习是漫长的,如果学校提供的参考书多,难免给人心生畏惧且时间不够用之感。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好好把握复习节奏,趁英语还在打基础,政治还不用复习的时候,多挪出一点时间给专业课。同时还得提高看书的效率,保质保量。
专业课的复习应该怎么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绝对不能无视真题,真题是风向标,通过研究真题,才能更好地把握复习的大方向。就一般情况而言,现当代文学的真题基本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和大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这三类题型。
填空题
各个学校填空题的侧重点不同,只需找到近5-10年的真题,大致地看一遍,基本上就心里有数了。是侧重于主要作家、主要作品的小知识点的考查,还是一些较偏的知识点,理清之后,平时的复习中注意识记就是了,填空题一般都不是大的问题,就不赘述。
名词解释
关于这道题,真不像部分同学所想的那样——需要写很多,考试的时候只需简单、概括性叙述,答到要点即可。2014年南师大现当代方向改革了,只考现当代的内容,出了9道大题,如果这时候还花大力气去答名词解释,实在得不偿失。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每复习完一个文学史章节,首先总结出该章节涉及到的重要的名词解释(肯定是要包括真题中出现的),然后在网上或者其他途径找些名词解释的资料(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在这份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修正错误、查缺补漏等等。很多名词解释是有规律的,比如社团类(文学研究会),整个内容只需囊括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刊物、主张、简要概括贡献,这样就可以了。
2、当第一轮复习完,所有章节的名词解释也都罗列完了。等到考试前的两个月才开始背,这样复习量就减轻了,分散记忆、个个击破。这样分配下来每天也就5-8个名词解释的任务。而且没必要特意地花时间去记,分成小纸片,每天去图书馆,晚上回寝室,晚饭后散步,睡觉前等等零碎时间拿来反复记忆,效果特别好——你看到我在走路,其实我在记名词解释……
大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大题。或者说,辛辛苦苦看那么多专业课的参考书和资料就是为了对付它。现在考研的题目越出越活,许多同学在初期甚至会产生“拿着参考书都找不到答案”忧虑之感。这其中的原因,题目较活是一方面,初期自身修炼不足也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参考书所给的”和“考试所需要的”这两者之间有矛盾。
摘抄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中的部分文字,如下:
对于具体的文学现象的选择与处理,表现了编写者的文学史观和无法回避的价值评析尺度。但在对这些文学现象,包括作家作品、文学运动、理论批评等进行评述时,本书的着重点不是对这些现象的评判,即不是将创作和文学问题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抽取出来,按照编写者所信奉的价值尺度(政治的、伦理的、审美的)做出臧否,而是努力将问题“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去审察。也就是说,一方面,会更注意某一作品、某一体裁、样式、某一概念的形态特征的描述,包括这些特征的演化的情境和条件;另一方面,则会关注这些类型的文学形态产生、演化的情境和条件,并提供显现这些情境和条件的材料,以增加我们“靠近”“历史”的可能性。
其实洪子诚老师在这段文字中所传达的态度代表了国内大部分编者在编写文学史时的态度——重描述,而轻判断。习惯于给读者描述文学史场景、演化过程、条件等等,却很少直接的给出判断。而就考试的实际情况而言,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结合材料∕作品…,谈谈你对…的看法”,这类问题大行其道。也即是摘录材料中所谓的以你“所信奉的价值尺度”对问题“做出臧否”,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矛盾。
之所以花这么多篇幅来阐述这个问题,就是想大家认识到,参考书所给的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引子、线头,要想取得专业课上最终的胜利(直至复试),就必须去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在复习中最好不要只盯着学校所要求的参考书看,要拓开自己的视野,找找其他参考书,资料、笔记等等来看,不同资料上的知识点之间进行类比,等等。总的来说,解决的方法就是多看、多借鉴、多分析总结、多思考,直到自己也能对一些问题“做出臧否”,也能提出些看法。这个目标,难不难?说难也不难,毕竟这只是研究生的入门考试,要求并不会那么高。
回到具体的复习操作上来谈——对于很多基础不好或者是无基础的同学而言,第一轮复习就是一个不断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此时,切记要做笔记(勾勒出简单的框架,不必面面俱到),不要只简单的在书上勾勾画画。这个阶段的笔记主要是为了理清“文学史讲了些什么”,通过笔记对知识框架进行梳理,可以很清晰地把握到参考书讲了些什么,也有利于在平时巩固复习前一天的内容时,更加高效。
现代文学史的复习,强烈推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相信基本上也没有哪个学校能绕过这本书。《三十年》体例清晰,观点新颖(其中很多地方借鉴了夏志清的观点,颇具启发性),每十年按照思潮、小说(主要作家)、诗歌、散文、戏剧几大板块编写,方便进行横纵比较。但落到各个章节内部而言,又多少有点显得“太过板块化”了,很多知识点揉到一起写,细分得不是很清楚。这个时候就要用到另外一本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本书也是其编者专门为《三十年》而编写的。
举例阐述,如下:
在《三十年》中,谈到“京派小说”时,对“京派小说”的特点,书中没有进行具体的细分阐述,而是直接写在一块。而《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本书就给出了如下精确的概括:
这一派的特点可概括为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远离政治斗争和商业势力的态度,乡村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和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体小说样式。
以上就是关于“京派小说”特点的概述。通过配合这本书进行复习,在总结笔记时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也可以很清晰地把握到《三十年》这本书的脉络、重难点。另外书中的思考题、知识点、评论节选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复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当代文学史的复习,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定要看一看。提到这本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艰涩难懂,而情愿把它束之高阁。这也不奇怪。洪老这本书脱胎于他上课的讲稿,作为老一辈的泰斗级人物,授课方式严谨有余而稍欠生动,我们不必苛求太多。但是,我一直认为,正因为洪老的这本书,才使得其他当代文学史相关参考书有了一个进一步阐述的基础。
既然是“文学史”,这就使得这个科目多少带点历史学科的特点。现代文学搁下不表,当代文学要是脱离历史来看,估计大家都得“呵呵”了。当代文学因此特殊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过多政治话语的干涉。要想全面地读懂当代文学,就必须了解很多文学之外的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洪老的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做得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初看这本书,有一种看历史书的即视感。除此之外,书中还对当代文学中的生产机制、出版机制、作家身份的更迭等等方面做了补充阐述(很多当代文学史的参考书都较少这方面的介绍)。所以说,这本书值得一看,在此基础上再看其他书,会更容易理解。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相关另外一本洪老的书——《问题与方法》,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借来看看。某一年浙大的复试中,有一道关于“文学生产与出版体制”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就有较详尽的阐述。
第一轮复习是一个“被动吸收”的阶段,此时的你就是不停的看参考书,吸收每一个新知识点;第二轮复习时一个“主动思考”的阶段,在占有一大堆感性材料之后,进行理性分析,主动思考,打通关节,这样才足以应对大题。这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换是没有太明确的界限的,觉得知识储备够了,就可以试着开始。在复习中,一开始要强迫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究,慢慢地就会融会贯通。总之,学会思考很重要。举些例子来谈,如下:
学会从原点来思考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关于鲁迅的章节有这样一段:
这里表现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无可附着的漂泊感。它既表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乡土中国”“在”而“不属于”的关系,更揭示了……,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
什么是“在”而“不属于”,为什么知识分子(鲁迅)会觉得“在”而“不属于”,为什么又会产生“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
有了疑问之后,学会尝试着去解决。根据本人学习中的经验,一个问题想不通,就试着找到其原点,从原点倒回来看。联系这个问题来看,说的更俗点,就是从作家的思想入手。如胡适信奉“实用主义”,所以他做学问的方法,抑或如新文学运动后期“唱反调”的“整理国故”的行为都可以从其思想中找到根源。回到鲁迅来看,通过查阅一些资料,鲁迅的思想从他留学日本期间开始形成,慢慢走向成熟。后期,他曾提出过“中间物”的概念。
鲁迅曾说过自己只是历史“进化”链子上的中间物:“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总有多少中间物……在进化的链子上,都是中间物。”“中间物”概念是鲁迅在感觉到历史和社会的变化时精神上的分裂感、边缘感,感觉到历史和社会的夹缝之后提出的。对他而言,“中间物”是他对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历史个体“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的历史地位的一种确认。
换个直白一点的说法:作为留过洋,接受过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新”的。当他们回国后,这个国家是“旧”的,他们试图改变着什么,而这个国家却因为旧的惯性抵制着,甚至试图同化腐蚀他们。所以说,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不免会产生“在”而“不属于”,“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之感。
再往前延伸一点来看,既然鲁迅认为自己是“中间物”,人的存在不是以发展成为一个完美的范本为目的,那自然很好理解鲁迅“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心态,在认识到“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坚持以及鲁迅一生的“呐喊”与“彷徨”。
一个问题牵扯出的知识点,最终达到了理解一系列问题的目的。养成这样一种思考与探索的习惯,自然能慢慢达到融会贯通的阶段。
学会横纵向思考
这是一种在考研中很常见的复习方法。简单讲一,在谈到茅盾的小说时,《三十年》中用了“开创新的文学范式”的字眼。何为“新的文学范式”,具体而言就是指书上所提到的历史性的内容、宏伟的结构、时代典型形象的创造等等方面。往前联想,有“新”就有“旧”,“新”总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旧”的小说形式是怎样的(即第一个十年),因为哪些缺陷才使其不能成为“范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缺陷……这样就自然联想到了第一个十年中小说的知识点。往后联想,所谓“范式”必然会有追随者,不然不足以称之为“范式”。这就自然串联起叶紫、吴组缃等人,可以把他们同茅盾进行比较。
以上描述的只是一个大概,还可以向更深、更广的层面进行延伸思考。但是切忌流于表面,应将延伸到的每一个知识点了解清楚,这样才会有效果。
迁移与类比
前面谈到了考试中更需要的是判断性的观点,想要得高分,观点更要出彩。而对一个普通的本科生而言,一年的复习时间和知识储备显然是比较难达到这个水平的。所以要学会借鉴,当看到一个视角很独特的观点时,试着想想是否可以迁移引申到其他文学史现象上去,或者从中得到启发,学会分析类似的问题。同时,对同一个现象(或作家作品)在不同参考书中的评价进行类比,从中学会看问题的多元化角度。举例如下:
【类比】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杨朔散文是瑕瑜互见的。其思想内容不可避免地为时代所局限……因刻意求“诗”,惯用比兴和卒章显志的手法,在艺术表现上则留有雷同化的倾向和求工的斧迹……总之,这些艺术上的缺陷均来源于作家思想观念的偏颇,其根源还是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真诚感受。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杨朔的散文在实施这种从一切事物中提取宏大政治性主题的“诗意”模式时,靠某种带有“个人性”特征的取材,也靠与古典散文建立的联系,增加一些“弹性”,使观念的表达不致那么直接、简单。这种“弹性”,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因此受到广泛的赞扬。但在写作的个人想象空间有了更大拓展的80年代中期以后,杨朔散文的“生硬”在阅读中便急速凸显……转而为人们所诟病。
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
在杨朔写作的年代,日常生活只有与宏大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才具有抒写的价值。杨朔的散文既认同这种写作模式,同时又能独创性地借鉴和融会古典诗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抒情散文这种文体不至于过于乏味,也是难能可贵。
三段关于杨朔散文的叙述,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三段和第二段观点其实是一样的,因为洪老说的太绕了,故摘录第三段下来以作解释)。第一段的观点稍显“一棍子打死”,而洪子诚的观点就更让人觉得全面些——在承认杨朔散文有不足的情况下,肯定了杨朔在那个时代的文学体制下所作出的个人努力。同时和文学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凸显出一种发展而全面的眼光。在当代文学中,尤其是十七年文学,洪的这种看问题的角度可以延伸运用到很多地方去。也有部分编者的观点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的“民间隐形结构”等等,在此就不赘述了。
所以说在复习中,要多多涉猎规定的参考书之外的书籍、资料等等。在比较中,学会看问题的角度。多思考,多总结,慢慢为自己所用。
【迁移】
“精神胜利法”折射出阿Q在一个文化断裂时期进退无据的悲剧处境。阿Q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构型颓塌而新的文化构型又未建立的乱世。其悲剧在于,首先,他承袭了旧文化构想体系而形成的“自我”构想体系与社会嬗变格局相抵牾,这使他在不自觉中成了一个替旧文化构型衰靡而不平不满,义愤填膺的角色。其次,阿Q时代原有的社会文化构型的约束力已大为削弱,阿Q的“自我”开始萌醒,这种更贴近于真实的自我构想与现实也是矛盾的。阿Q因为犯禁(向关妈求爱,自称姓赵等)受到主体文化的放逐,又没有找到可以安身立命得反文化构型,因此,他就必然成为流离失所的文化断带上的游魂。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路遥说过,他始终关注的焦点是“城乡交叉地带”。其实,他所说的“乡”固然是名副其实,“城”却并非“城市”而只是“城镇”,但与乡村相比,两者的文化落差还是十分明显的。
高加林与传统道德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变动的现实中……,他被实现个人愿望的可能而引起的骚动所折磨:一方面他留恋乡村的淳朴,更留恋与巧珍的感情,另一方面又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往城市文明……,他与刘巧珍的分手标志着与土地和它象征着的传统乡村生活的决裂。
但作者并没有回避高加林选择的合理因素,高加林的悲剧同样给读者这样的气势:倘若古老的而淳朴的乡村文化不能产生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的要求……,那么传统的生活哲学如何说服他、束缚他?……从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切入社会……,又把社会变迁的观察融入个人人生选择中的矛盾和思考当中。
以上的摘录,一部分关于阿Q,另一部分关于《人生》中的高加林。两个主人公都可以说是处在一个文化转换时期。阿Q在“中国传统文化构型颓塌而新的文化构型又未建立的乱世”,最终成为一个进退无据的悲剧。回到高加林来看,其人生路由乡到城,这个过程其实可以视作两种文明在他身上的转换过程。然而农村代表的“传统文明”和城镇代表的“现代文明”,这两者之间的转换是不可能一刀切的。如编者陈思和所说:城镇代表的“现代文明”是有其“合理成分”的,农村代表的“传统文明”也有不能满足高加林“要求”的地方。高加林选择了一刀切(与刘巧珍的分手标志着与土地和它象征着的传统乡村生活的决裂),最终成为一个悲剧角色。所以说,通过前面那段关于阿Q形象的论述带来的启发,我们可以迁移引申到处于类似情况下的高加林身上。在分析高加林形象时,我们可以认为他是一个进退失据的悲剧(阿Q完全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所以说是“进退无据”,高加林对此还是有一定的认知,只是未处置得当,所以说是“进退失据”)。这就是在复习中的一种迁移引申的思考方法。以上所讲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同一个重要的前提下——学会思考。
至此前面所讲的都是关于怎么复习的问题,也就是关于怎么“进”的问题。然而肚子里有货还要学会倒出来,要解决“出”的这个问题还要诉诸于研究真题。当然,真正的学到知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研究真题只是起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切忌舍本逐末。
在研究真题这个问题上,首先可以对真题进行一个定量的分析——哪些作家常考,哪些不常考;哪种类型的问题常考,哪种类型不常考……具体操作时,落实到每个章节,把真题一一分类就是。比如鲁迅很重要吧,但是从浙大近几年的题目来看,却基本没考过(这样说绝不是暗示考浙大的同学鲁迅不需要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毕竟还有复试,保不准明年就考了)。还有如浙大关于文学与影视的知识的考查,在2014年前,浙大曾出现过“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戏说”现象这样的题目,恰巧在浙大提供的参考书中,关于这部分的知识是空白的,这种情况下,是很有必要去看看相关的书籍的。果然,在2014年的真题中,华丽丽的出现了一道——新感觉派的电影特征表现在哪里。
再看近几年南师大的部分真题:
1、分别以《伤逝》《家》《青春之歌》《绿化树》《废都》为例,分析现当代文学史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围绕一问题深入)。
2、请就不同时期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论述中国现当代小说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农民题材的小说对国民性的批判及这类作品的特点。
通过上面的几道题,我们可以发现,类似于“知识分子题材”、“农民题材”这类可以归为一个群体概念的题目,南师大很喜欢考。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一般来说,各个学校还是有“出题风格”这一说(当然,这个问题上不要盲目坚信,毕竟这是一个比较玄的事情),同样举例说明,如下:
浙大
1、怎么理解张爱玲的反传奇的传奇?
2、新感觉派的电影特征表现在哪里?
3、评析莫言的苦难叙事(或暴力叙事),结合文学史评价。
4、如何看待艾青对“散文美”的提倡。
南师大
1、比较论述《红旗谱》与《红高粱》的历史书写。
2、分别以不同时期有关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例,论述中国现当代抒情小说的艺术发展。
3、比较论述冰心、丁玲、萧红、张爱玲和王安忆几位女性作家的异同。
4、从对地域文化表现的角度,分析比较中国现当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小说创作。
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看点所谓的“出题风格”。浙大侧重“纵向”考查——考得深。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征参考书上有所提及,但也是点到即止,所谓“反传奇的传奇”必然和张爱玲“新”与“旧”交织的艺术风格有所关联;艾青的“散文美”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是有那么一小段的叙述,但想要答好这道题,“那一小段”中包含的内容肯定是不足以阐述清楚的。探究南师大的出题风格,之前提的那几道题目可以放到一起来看,结论就是“横向”考查——考得广。很多题目涉及的内容都特别多,一道“论述中国现当代抒情小说的艺术发展”的题目将现当代文学史各个时期都牵涉到了。
对学校出题风格有大致的了解,对复习中肯定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像南师大这种横向考查型,复习中就要注重把同一个知识点在各个时期所涉及的内容串联起来思考,答题时做到全面,不疏漏。
再谈具体答题方面的问题,真题中有些题目问法直接干脆,有些题目问得文绉绉的,要想答好这类题目首先就得学会审题,你得知道题目到底问得是什么,考得是哪方面的知识。举例如下:
1、从《边城》看沈从文独特的爱情悲剧观。
这道题应该算是浙大2013年的真题中最难的一道题目。咋一看,整个人都是懵的,这题目到底在问个“啥”啊!给的参考书里面压根就没提过沈从文的“爱情悲剧观”,而且还是“独特”的。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回想到上文学史课的时候,老师肯定都应该讲过《边城》是个悲剧。可在你课前预习的时候,除了最后“翠翠”那“无望的等待”给了你一点淡淡的忧伤之外,整部作品看下来感觉多唯美小清新的,硬是要和“悲剧”这么惨痛的词汇联系起来真点牵强(至少大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是这样认为的)。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为什么老师们觉得是个悲剧,自己读下来却觉得略显夸大其词了,难道是因为自己太学渣?
还是那句话——想不通的时候就试着回到原点去思考。沈从文穷其一生都在追寻和讴歌他心目中那理想的人性。对乡村和抹布阶级的描写是为了直接传达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然而在此之外,他还对都市文明的病态景观进行了讽刺。为什么一个一直以“乡下人”为角色认知的人要讽刺“都市文明”呢?其实这两者本身就是合二为一的,后者只是作为前者的陪衬,以便更加凸显前者而已。那么把一个“悲剧”写得让人读起来“不觉得那么悲”的原因是不是出于类似的目的呢?
其实是的,张爱玲的“悲壮是一种完成,而悲凉是一种启示”可能有人没听过,但鲁迅那句“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肯定听过吧。为什么要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为要给人“启示”。沈从文要给读者的“启示”也就是他一直都在追寻和讴歌的理想人性、人生形式。也就是说其意不在于展露悲剧,让读者沉溺于悲剧之中,而是希望读者看到这背后的东西。沈从文说过这样一些话:“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滩血、一把泪,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来表现”。至此,应该能理解何为沈从文《边城》中“独特的爱情悲剧观”。
前面谈到了怎样审题,怎样揭开题目的面纱从而导向书本知识进行解答的问题。但是在考试中还有另外一类问题容易困扰大家: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于同一个作家都可以衍生出许多问题(如下面的例子),而书本上给的知识点只有那么多,怎样以不变应万变呢?其实参考书中的知识就好比水,要学会运用,给水一个杯子,水就能变成杯子的形状;给水一个碗,水就能变成碗的形状。也就是说,同样的知识点,在论述时侧重点不同,方式不同,自然就能变成不同的题目的答案。
1、怎么理解张爱玲的反传奇的传奇?
2、张爱玲对人性的逼视。
3、张爱玲的小说为什么能雅俗共赏?
三道不同的关于张爱玲的题目,其实是有相交性的。题三谈到“雅俗共赏”必然和艺术手法的知识有关。张爱玲的小说在艺术上是中国传统小说与西方现代手法之间的巧妙融合。在结构上,既有传统小说的纵式结构,也有截取生活横断面的西方小说结构形式,如《倾城之恋》、《金锁记》等虽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但并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情节小说,因为作者在情节安排、人物设置、场景描绘、细节处理上又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心理刻画等等。所以说能“雅俗共赏”。试着转换思维一想,这一点用来回答题一也是合适的。传统的“传奇”的写作手法也就是指前面所说的中国传统小说的纵式结构,但在此之外,张爱玲又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心理刻画,所以说是“反传奇的传奇”。再接着看题一,传统的“传奇”故事其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真爱,然在徒有“传奇”之名的《倾城之恋》故事中,男女主人公却不是因爱情而结合,是因为生活的交易走到了一起。此类“无爱的婚姻”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还有很多。这也是“反传奇的传奇”其内容的一方面。接着看题二,众所周知,张爱玲描写“人性”是很深刻的。所谓“对人性的逼视”无非就是指张爱玲是通过哪些方法来深刻地透视人性的。说到这里,写“无爱的婚姻”绝对算是“对人性的逼视”的方法之一吧。婚姻中没有“爱”,只剩下“饮食”两项,直指人性至深至痛之处。
以上,就是个人对专业课复习的一点浅见。要想取得考研最终的胜利,无非就是努力与坚持!加油!如有不同意见或疑问,欢迎一起讨论。
http://bbs.kaoyan.com/t5158411p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