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 浙江大学2013年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谈

浙江大学2013年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谈

  首先自报家门吧,报考的是浙大的现当代文学。所以说今天要谈的经验也是围绕“文学”这方面而言。浙大的文学类考研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放眼现在的文学类考研,基本上都是以大综合形式出现。所谓大综合也就是说,即使你报考的是现当代,古代,外国文学等等也会一起进行考查。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出题模式,一般而言题目会相对简单一些。一方面这是由考研这类考试的性质决定的。本科生还没有接受比较深刻且系统的学习,所以研究生考试的题目更多的注重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而进一步的个人见解与体悟大多数是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事。但关于这方面的考查不能说完全没有,具体原因后面再谈。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考查的广,自然考查深度就会降低。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的,像北大,北师大,复旦等这些文科名校,考查的既广又深,具体就不多谈了。铺垫了这么多,也该说说浙大的文学类考研为什么另类了。像我报考的是现当代文学,考试的时候涉及的内容就仅仅只是现当代文学。这自然减轻了复习的工作量,但考查的深度也同样大大增加。所以,有研友报考的学校考查较深的话,我的经验你也可以借鉴一下。

  前面我还留下一个问题——当你报考的学校考的是大综合,初试更多的注重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深入与个人体悟”这个问题该怎样看待呢。我的建议是一定要重视起来。结合实例来讲,我有一个同学以前报考的是川大的现当代,川大的真题我也看过一些,可以算作是这类大综合的典型代表(在此绝对没有认为川大考的肤浅的意思),比如有“柳永的成就”“某某作家的文学贡献”等等,这类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稍微在参考书上进行简单的归纳就可以找到答案,剩下的事就是背了。正好我那个同学记忆力确实很不错,对川大这种出题模式甚是满意。而我相对就苦逼的多了,每天要看很多参考书之外的一些资料评论,还要做大量的笔记,以此来加深对作家作品理解。

  大家在一起复习,总不免会一起交流。他时常会惊叹于我的一些独到的领悟,我也对于他那牛逼的记忆力艳羡不已。当时我给他提意见,大概就是要他也看去看看一些评论什么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初试只是考研的一关而已,还有面试。而面试过程中,老师的工作就是看看哪个学生有带的潜质。然后要谈“潜质”这种东西,那些老师肯定是“同学,我们一起来谈谈文学吧”。我那个同学凭借他牛逼的记忆力和不差的英语底子很顺利的通过了川大的初试,而面试却败北了。近年来川大的文学类面试有点宽进严出的味道,面试刷人挺凶的。事后他说,老师问的一些问题他觉得招架不住,招架不住就越紧张,也就败北了。话说到这也差不多说清楚了,万里长征,就差面试最后一步,这时候趴下了,更让人觉得可惜。总的来说就是,不管你所报考的学校文学类考试形式是怎样,你一定要有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体悟。而这种能力的训练绝非一朝一夕之工,要内化到你初试的复习准备中去。

  谈到对作品的个人见解,肯定有同学会觉得很难。曾经我也觉得很难,但当自己尝试去做的时候也觉得没那么难。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后面的叙述中会慢慢解答。

  接下来先说说我具体的复习过程吧,这只对专业课而言。浙大现当代的专业课书不算多,下面具体谈谈自己对这几本书的看法。

  首先是朱栋霖的那两本书,红色壳壳的,这是两本老古董,一如其出版社——高教出版社一样,全书的观点比较“正统”,在中国,“正统”也就等于是陈旧,老套的代名词。显然这样的观点在考试中是不能给阅卷老师提神的,但这不代表这两本书不重要,无陈旧又何来新颖,这些东西都是相对而言的。

  然后是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现代文学的圭臬之作,基本上可以说任何一个学校现当代文学考研都绕不开这本书。无论是从编书的体例,观点的新颖程度等等方面,都有其优秀的地方。这本书应该精读细读。《三十年》有一本配套的指导书,温儒敏出的,叫《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可以结合在一起看看,大有裨益。

  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老实说这本书不适合作为考研的参考书目,用来做研究倒是不错。书中提到的很多文学问题,洪老先生都提出一些想法,重在描述,看完之后能走多远就得看读者自己的功力了。洪老师出了一本《问题与方法》,和这本书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并且在浙大的近年的复试中出现过“文学的体制与生产”这个问题,而《问题与方法》中有一些与之相关的阐述。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教程》,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剑走偏锋,独树一帜”。在当代文学的研究中,陈老师能够另辟蹊径,实在让人佩服。他的“民间立场”,以及以此为中心的一些学术思想,相互间互有联系,自成体系。这点很难得。关于这本书多啰嗦两句,以这本书出题的话,浙大喜欢将某个部分提炼出来,设计成一道题目,如某年的关于“杨朔模式”的那道评论题,还有12年的“潜在写作”。这就要同学们要对陈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十分熟悉,在此基础上才好发挥。

  吴秀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我觉得这本书毫无个性就是它的个性。个人认为这本书编的并不是很好,但因为是浙大自己老师编的,需要有一定的重视。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后面给出的思考题来使用这本书。

  和大多数考生一样,前后也就一年的时间放在复习上。我大概是接近三月份开始复习的,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到七月份才过完第一遍。在此说一下,本人大学期间不是什么好学生,所以在看这些书之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基础的。最繁重的阶段是第二轮,这段时间我把第一轮期间所看到的东西(这包括所规定的参考书,和很多其他的相关资料)全部变成详细的笔记,足足有十来万字,这段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现代部分从八月份弄到十月份,当代十一月初才弄完。而那个时候我的政治复习才刚刚开始。现在想想,成就我的正是那段时间。

  如果有人问我,面对浙大现当代文学这种出题模式,应当具有一种什么样的能力才足以应对。我的回答是“思辨能力”。我会在后来的叙述中来阐述这个问题。

  首先来谈一谈浙大最近这年的真题。2013年的真题可以算的上是浙大近十年来出题风格的一次巨变,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模式。首先从最基础的填空来看,以往浙大的填空题都是比较大众的路线,考查的内容也是那些重点的东西。13年的填空题第一道就足以把许多人打蒙。“陈衡哲”这个名字确实让很多人陌生。要说文学史的书籍正儿八经的提到过这个人也就是夏志清老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我当时也是在参考书之外的一些书籍瞟过一眼这个名字。之后的像食指,穆旦这些作家的真名也确实让人头疼。如果平时复习不是很多的被以往的出题风格所左右,细心一些,也是足以应对的。总体来讲,我觉得浙大13年的题目出的不是很好,大题除了那道“从《边城》看沈从文独特的爱情悲剧观”有水平外,其他的题目都比较简单,要是让人觉得难,无非是相比往年较偏了。

  下面就从沈从文这道题目来阐述一下我是怎样答题的,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的复习方法。在此之前,我想强调一点:我的答案不可能让每个人觉得对,本来文学这类就无所谓绝对的正确,自圆其说即可。抛砖只为引玉。考场之上,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只管发挥。(文学类考研的阅卷不同于高考,可以说绝对的没有标准答案,另外阅卷量小,老师有足够的时间欣赏你的优秀观点,所以尽情的挥洒吧,骚年。)

  当时我拿到这道题目起初也手足无措,平时的复习中也没有复习到这个问题。只有靠考场上的独立思考了。根据我复习中的体会,任何一个作家,他的作品或多或少地不自觉地都会走向一个集中点,而这个点正可以作为我们应试时思考的源头。像我们提到鲁迅,就会想到“反封建反礼教,鞭挞国民劣根性”。这就是所谓的点。而沈从文一生所追求的那个点就是——追求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形式,美好的人性。(简单的归纳为这样)我当时就是从这个地方思考这道题目的。题目中提到“独特”二字,也提到《边城》是一部悲剧,但我们读完之后却并不觉得那么悲。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在那个点中找到答案。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沈从文写这部小说更多的是想引发人们对于一种健康的人生形式的追求,而不是让人们的情绪止于悲中,沉溺于悲中。所以说悲剧只是他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媒介,其意不在展露悲剧。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其悲剧观的独特之处。另外我还援引鲁迅的“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和张爱玲的“悲壮是一种完成,悲凉是一种启示”来论证。之所以要撕破美的东西,那是为了给人予思考,给人予启示。所以这些就再次论证其悲剧观的独特之处——写悲剧是为了更多让人去思考这背后的东西,去追求一种健康的人性。

  这一点已经把我认为的答案中的重头戏给阐释完了,我还加了另外一点。以往的一些悲剧作品其悲剧的根源都脱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背景,社会影响等等。但《边城》却在作品中隐去了较为清晰的社会政治背景,从某种程度上也就让任何一个时代的人读起来都感觉更接地气。这一点联系到三十年代的文坛发展状况,更为难得。从这一点想下去,我也就得出了另外一点独特之处——超越常规悲剧的时间上的局限性,取得了矛盾的普遍性,更能引发读者形而上的思考,这些思考不因岁月流逝而黯淡。

  基本的答题观点阐述完了,不过既然谈到答题,就多说几句。每一道论述题都可以算是一篇小论文,既然是论文,精彩的观点之外还应该有漂亮的包装。什么样的论述才算是好的包装呢。答案就是文学史书籍的论述模式。具体而言就是

  1、有力的逻辑(全篇要给人一种论证性,让老师看完会服你,观点与观点之间如果有推论出与被推论出的关系,就要注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有一定的文采(也就是文字功底,语言要通顺,略带一点文采,最好加上一些评论术语,类似于“维度”“向度”“聚焦”“话语层面”“解构”等等,还要善于引用原文,名人的话等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浙大没有文学评论,完全可以归入到文学史中一起复习。浙大的文学评论是基于文学史而考查的,不像一些学校要系统的学习文学理论,以理论作为武器来评论文章。浙大这种偏印象式的评论不需要太大强度的复习,自己平时文学史钻的深一些,考前练练笔,熟悉一下即可。至于另外一种文学评论出题模式,我觉得更容易得分一些,用理论来评论,自然有套路可循,等同于用公式来套。复习中只需要把文学理论相关的书看透,再根据真题,什么样的作品从什么样的角度入手来评,自己总结出来模板,但考试时也不能拘泥于模板。推荐刘俐俐的《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多看看,会有效果的。

  接下来说一说具体的复习方法吧。前面我已经说过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去把所有的参考书过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思考。看到后面要联系到前面,同一类的体裁,不同时期要学会对比。总之就是要学会横看,纵看。

  对于本科生来说,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很难像那些学究一样得出一些新颖的观点,但考研所中出彩的恰恰是一些独到的见解。这些独到的见解我们从所给的参考书中基本上得不到,一来是参考书上的观点很多基本上都已经被行内人所熟知,盖棺定论了。二来也是编书者有意为之。像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扉页上就表达了他的态度:对于文学现象,描述大于评论。也就是说他只告诉你有那么一档子事,至于他的看法他是不会说的,至少说的很隐晦。吴的《写真》也同样的观点。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矛盾。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个人的答案是更多的还是要立足于“借鉴、延伸与一点创造”。下面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经常碰到的关于“吴荪甫人物形象分析”或“形象意义”的问题。很多人肯定会从其背后的阶级属性来谈。这是无可厚非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根据我看的一些资料得到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吴荪甫这一形象反映了那个时代所面临的的现代性焦虑问题。这个观点基本上剥离了其人物形象上的政治话语,简单说一下就是,吴荪甫的选择代表了一种新的现代性追求,一种新的选择,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阻力,小如其父亲妻子的不理解,大到政权的黑暗,腐败,红色革命的发展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与吴的现代性追求所背离的。

  那何又为“延伸”呢?带着这个观点我继续复习,当我看到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时,我觉得也可以用“现代性”来分析。城镇的交叉地带,工业文明显然代表着一种新的现代性追求,但有不免有其过于激进偏激的地方,同样农业文明也是一种追求,也有其保守的一面。而高加林的悲剧正是一个在这种现代性追求当中进退失据的悲剧。另外在比如觉新与周朴园这两个人物形象,觉新的“多余人”特点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而当我们谈到周朴园时很多人立马就对其“封建家长专制”这一点大加挞伐。援引觉新的分析,我们应当注意到周也有这一特点。早年的周也算是个新青年,和鲁侍萍的分开,周的母亲“出了莫大的功劳”(这些在作品中的细节可以看到),对于鲁侍萍“遗物”的保留“挞伐派”认为是虚伪的表现,而我认为为什么不可以解读为一种惋惜,后悔之情的流露呢。再联系到周的现状,可以得出其身上有一种“时间人”的特质。他之所以成为今天这样,是有一个过程的。这样的分析明显显得更加的有理有据,而不像“挞伐派”那样简单粗暴。

  像这些想法很多时候我都是得到一点启发,在试着深入思考就有所得了。这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尝试去做,就会有发现;不做,它永远都像大山一样存在,仿佛不可跨越。

  另外我要说的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有的这些想法,我在第二轮的复习中都将它整理出来了,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印象,也有助于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十来万字的笔记是我一笔可贵的财富。平时在走路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我会假想面试时的场景,给自己设定一道题目,然后在脑力里想应该怎样去答,怎样才显得有逻辑。很多火花就是这个时候闪现出来的,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http://bbs.kaoyan.com/t5035472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