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杨。我报考了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初试总分395,英语69,政治65,现代汉语卷127,现汉古汉语概综合卷134。4月3号晚查到了最终结果“拟录取”,回首三年考研路,感慨颇多,谨以此文祭奠我那终于逝去的考研岁月。
北京高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略谈
这个专业最近几年比较火爆,以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都是众矢之的。以我所报考过的北语和北外为例,北京语言大学的报考人数在2008年达到了1300,2013至2015的报考人数也在475到1000之间徘徊,而招生简章上说招65个,实际招收100个左右;北外2013和2014报考人数在150到200之间,2015北外报考99个,除去推免生,给统考生的名额仅剩9个。据说北师大刷人比较厉害,1:3的比例不知是真是假,但刷人厉害面试变态乃是人尽皆知的,没办法谁让人家是京城四大名校呢,牛叉叉的学校就是这么任性这么炸天。
比较而言,北语和北外就正常多了,北语的面试老师特别和善,面试气氛通常是有说有笑很和谐,而且北语比较人性化,会尽力去留住每一位走到复试的考生,即使第一志愿录取不了也会尽量给调剂到文艺学、古典文献学、汉语国际教育什么的。北外虽然没有北语那么和蔼,但相对来说刷人也不厉害,据我了解,14年的情况大致是这样,进复试16个,本专业录取9个,还有2个调剂到古代文学,剩下的可能没录上吧,我也不太清楚。14年北外还是按照初试名次逐个进行复试,而15年除了初试第一的同学是第一个进去面试之外,别的同学完全打乱了顺序,我的初试排名可能是第二吧,由于没有公布,初试排名只能大致估算,我是第四个进去面试的,我前面的两个同学总分和专业课都没我高,真不知道学校是怎么想的。
北语和北外,经验之谈
北语真题比较重视基础,题目相对来说有些四平八稳,但是题量很大,下了考场胳膊简直要断掉,虽然胳膊如此受累依然无法把所有想吐的都吐到试卷上,心碎啊。个人认为北语试题区分度把握得还不够好,待改善,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想考很高或者很低都比较难。我2013的专业课成绩,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卷122,语言学概论123;2014,现古合卷130,语言学概论108(时间紧,16分没做,悔死了)。建议减少题量,同时设置一些比较有区分度的大题。或者增加现代汉语的分值比重,减少语言学概论的分值比重。
北外真题比较陡峭,区分度把握得还行,虽然也很重视基础,但是基础题目里有很多特别鬼精灵的小陷阱,一不小心就会出错而且防不胜防,太无语了。而北外区分度很大的题目还是在简答和论述上,简答论述紧贴时事,紧跟语言文字的新变化新情况,比如繁简字之争、网络流行语、量词为何是对外汉语教学难点、上声不教214直接教211可以么、被字句的新用法,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可以想见北外老师绝不是单纯考查记忆力理解力,更重视考生是否关心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是否懂得利用自己的母语语感和所学理论知识去思考语法规则、语言教学乃至语言政策。正好适合我这种平时不爱背书又健忘得不行不行的而考场上喜欢瞎编喜欢自由创作的超级懒人。
专业课复习方法
总的建议是把真题一道不落地在精美的笔记本上自己认认真真地总结一遍答案,以真题里比较陡峭的考题为着眼点去尽可能地多看书多思考,我常常为了一道解答不了的真题去网上买书,比如为了解决同义词辨析,我买了《新华同义词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基本教材对离合词的介绍少之又少,而离合词又是一个非常热的考点,非常贴近实际生活,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买了《离合词词典》和;为了解决刚刚提到的区分度很高的论述题,我买了好几个版本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并下载打印了不少知网论文,比如邢福义版的《语言学概论》,这个版本上面的例子特别鲜活,观点也特别全面,出自博学大家之手,强烈推荐!
在近几年的考研路上,我买过很多很多的书,所有的参考书加上各个版本的笔记,我花了好几千,搬家的时候用哪种装金装的尿不湿箱子装了一大箱子都没装完。每次我买书都会有家人或者朋友问我“你买这么多书,能看完么?”,我只想说,我买书不是为了把书看完去获得一种虚假的满足感,而是把书当做工具,在解决真题和练习题中的拦路虎的过程中有用到的时候不至于手头没货干着急影响我的复习进度。
关于如何做笔记
笔记最好自己亲自做一遍,一般是把书详细地看个一两遍再开始做笔记,做笔记时要留出一定的空隙,因为后期可能还要补充或者标注真题答案考查年份考查方式。我就犯了一个毛病,写得有点密了,所以年份什么的我索性不标注了。尽量多参考几个版本,然后有选择性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或者经典的观点摘录即可。也可以参照学长学姐的笔记,在此基础上补充或者增删,形成自己的笔记,因为学长学姐的笔记一般是复印版,不如自己手写的有亲切感有想看的欲望,而且做笔记也是重新梳理思路加深记忆的过程,最好不要偷懒,当然如果时间紧迫,可以直接拿着别人的笔记进行理解复习和背诵,好好看的话也能拿高分。最后两个月可以开始背诵笔记了,不过我建议最好在最开始就有目的地读读,省得最后背诵量太大承受不来。
关于跨考
因为所有的经验都是过去的都是别人的,而后来者又会遇到新的情况,每个后来者都有可能遇到不同的情况,所以我没有办法绝对地去说跨考能否考上,但是一定是有跨考成功的例子的,据我了解,英语、文学、历史这几个专业经常跨考语用,而英语和文学跨考都各有优势,历史我不太清楚,别的像理工科也有跨考成功的例子,比如我一个朋友本科北交大跨考北师大汉硕就成功了。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也有很多想跨考的,问我是否能成功,我觉得吧,事在人为,语用主要是研究汉语,但凡中国人都是有汉语语感的,区别可能在于是否对语言现象敏感,而语用的解题思路很多还是要来源于生活,所以做一个安静的细心体验生活的人吧!
现代汉语
北外180分的比重真是醉了,北语75的比重却是需要付出比150分的语概更多的功夫才行。建议先把北外的现代汉语练习题做一遍,你会发现一点北外出题老师的小九九,然后就是北外课件以及内部讲义,很多人问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我只想说北外的课件和内部讲义还是非常有用的,有些真题直接出自那些资料,比如食品吃品,比如时间顺序原则,比如量词为何难教,比如13年那道围棋分九段的论述题等等。然后就是把真题整理一遍,这个特别重要特别死脑细胞,做笔记已使我小手指近乎磨破,整理真题答案更使我纤纤玉指几乎出血。整理答案的时候,你会发现就算你手头有再多的资料,还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还不得不求助于百度、QQ群、QQ研友、本科老师乃至别专业同学的汉语语感。
古代汉语
北外60分的比重,北语75分的比重。相对是最容易复习的,主要是把前两册复习好,有一位师姐几乎把王力先生那两本教材翻烂了,自愧不如。15年的古汉复习我凭着之前的功底大胆而鲁莽地赌了一下,几乎没有复习古代汉语,结果上了考场就失了最不该失去的一分,就是那个“望洋向若而叹曰”的“望洋”的解释,当时死活想不起来,为那一分自责了很久很久,要知道13年北语语用专业单单366分的就有10个人,所以多一分可以压倒一批人,少一分也可以被一批人压倒甚至压死,考研圈不是有句调侃叫做“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心碎”嘛。
语言学概论
北外60分的比重,特别贴近时事,虽然这门课比较艰涩难懂,但是还是要耐着性子去啃去理解。除了指定的叶徐版外,还可以看看华中师大邢福义版、北师大岑运强版,王德春版我也买过但是翻了几页没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又嫌太厚所以没接着看下去。北语150的比重,不可小觑,还是得多背几遍,但相信大多数同学都很难背太全,所以还是建议去记关键字,考试的时候围绕关键字展开说明加上举例,相信就没什么大问题了,特别强调一下,北语的语言学概论题量特别大,所以前面的名词解释一定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尽量压缩字数提高书写速度,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后面的简答题和论述题,14年我的语言学概论16分的论述题根本没时间写,不过说来也恨得慌,14年出现了16个名词解释40分,14个选择题14分,还有6个简答48分,1个论述16分,剩下的题记不清了,囧……
语用专业的考研,最大的经验还是要多看书多体悟多思考,不要纠结看的记住了多少,看书的意义不在于记取多少,而在于受了多少滋养,多看一页兴许就多了一滴水的素养,分数有价素养无价。
关于二战三战
这是一个忧伤的话题,毕业后同学和朋友有的读研了,有的工作了,有的结婚了,有的生娃了,而我没有工作、没有爱情、没有研究生可读、没有开心的事,甚至生活费也捉襟见肘,却要自己租房子寻合租室友找自习室买考研书,这些都没有问题,只是在我刚刚在租好的八九平的小房间住下来没几天时,凌晨两三点被醉鬼的砸门声叫骂声恐吓声惊醒,然后听到很多女生的歇斯底里的哭喊,此起彼伏的声音着实瘆得慌,我合租室友睡眼迷蒙声音无力而恐惧地跟我说“我怕”,我说“我也怕”。我当时吓坏了,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砸我们的门,那醉鬼到底是想干嘛,如果是砸我们的门我该怎样逃生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甚至有一刻想过从窗户上跳下去(三楼……),但终究是没有行动,后来就睡不着了,我跟我合租室友相互陪伴着挨到了天亮,天亮了很久还是不敢出门,直到中午我和我合租室友去找房东问凌晨发生的事是怎么回事,房东说是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喝醉酒了在耍酒疯,而他们住在二楼我们住在三楼,怪不得听着声音那么近,呵呵。
北语我坚持了两年,那些笔记和真题看得厌烦了,于是我就从北语换到了北外,有赌气的意味,有喜新厌旧的因素,但也理性地分析了自己考北外的优势,那段时间还是非常抑郁的,所以我没有把换学校的事告诉北语群的研友,怕得到过多的关注或讨论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态,但是依然经常在北语群蹦跶,讨论专业课讨论政治英语,讨论考研复习中的种种大事小事,看到别人的问题总是忍不住去思索,忍不住去翻资料看自己是否掌握或者是否可以掌握得再全面些,甚至不开心的时候也去群里发泄一通,事实证明这个群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不仅鼓励了我去思索研友抛出的问题,无形中提升了我的思路,更是成了我开心时的倾听者、郁闷时的解压计。
三年的青春对正值大好年华的女孩子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有人问我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我从小就特别向往北京,渴望有一天可以来北京读书,虽然真正来到北京感受到拥挤和压力,少了田园牧歌的情怀,忽然觉得想看看村里的麦田和油菜花都已经成了很大的奢侈,但我依然喜欢北京,爱这里的地铁、爱这里的小区和公园、爱它的上进与优秀。
我在信阳蜗居着复习的那段时日,真的是郁闷得不见天日,心情低落得连自拍照都不想拍了,但是我却隐隐约约阿Q式地劝慰自己“或许你是个人才,这是上天的考验,它很痛苦,痛苦地不想醒来不想起床不想面对这个世界,但你必须走完这段黑暗而恐惧的路,即使走不完也要爬完或者滚完,虽然不知道这段黑暗的路会有几千里,但只知道必须一个屁股印一个屁股印地围完才行”。
关于初试
考前两周感冒了,大冬天的,大晚上的,我去输液,输完液浑身冰冷地回到住的地方,那场感冒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心理压力太大了,怕赢不了,怕输。实在承受不来了,我给家人打电话说我感冒了心理压力大东西也背不住很着急,我家人说让我不要有那么多的压力不要觉得考那么多次了就输不起了,就算调剂到云南新疆西藏也让我读,就算考不上也还有别的出路,让我放下心理包袱轻松上考场答完所有的题。没想到那个电话真的很管用,我忽然觉得轻松了很多,我老老实实地去平桥在我的考场附近订了托班的小床铺。不过考前一周我感冒还没好时又拉肚子了,心里真是堵得慌哎,考试那两天继续拉肚子,但是没能阻挡我临时磨枪霍霍向猪羊的脚步,在托班的小客厅里我们几个同学晚上背诵到十一点,早晨五点半起来接着背,中午在阳台上边晒太阳边看书复习。政治,我们那个考场的老师太不给力,都开考半个小时了还没照完相核对完信息,我们一边答题一边听他叫谁谁谁过来验指纹谁谁谁过来照相,选择题单选我选了7个A,虽然平时做真题很清楚几乎都是均匀分布但还是没有改动自己的答案,大题全部靠编,觉得自己答得不好不坏。英语,没有背诵模板,上来一口气写了大小作文花费一个小时,写完作文举手去了趟厕所,回来后做题还是很顺畅的,下了考场群里都说英语难,但我却觉得除了第四篇阅读之外别的都很顺利,毕竟每年都有很多人说英语难,我也就没当回事。专业课综合卷,实在说不来,很多东西回忆不起来,模模糊糊的,瞎编乱凑地提前十分钟答完了,觉得自己答得不准确而且在基础题上失分了很不开心。专业课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和最后的论述题都让我大吃一惊,整场都是编下来的,其实内心特别没有把握,很担心会不会最后还考不到90分,因为之前听说北外专业课改卷一点都不水。
关于求职
考试结束后我就来北京了,元旦休息调整后,由于对这次考研特没把握,于是就没抱希望,接着下载了智联招聘海投简历,收到了二十个左右的面试通知,我去面试了十二三家,大多是一些文化公司、报社、杂志社,现在还记得几个比如悠游科技、新唐智库、圆融通泰、海丹教育、中国食品报社、赤子杂志社、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创新时代杂志社、卓成教育、华夏两岸北京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改革报社的面试机会我放弃了(虽然这家报社是发改委下属的很牛叉叉的,但是由于初试成绩出来了,又要求穿正装,我就没心思去那家报社面试了),在面试的过程中,由于我不是应届毕业生加上没有工作经验还是挺纠结了一番,但是我参加的面试通常是有笔试或者现场给新闻挑错或者直接给我一篇二校三校的稿子让我编辑修改,我的笔试答得,主考官还算满意,所以虽然我没有在社会上全职工作的经验和经历但最后还是获得了十次左右的工作机会,其中有私企有国企有事业单位,实习期一到三个月不等,工资基本都在四千左右,双休。但更重要的是面试的过程让我体悟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当然获得那么多次的工作机会也给了我不少自信,让我相信事在人为,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公平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公平竞争的平台上,我也并没有因为出身二本院校受到歧视什么的,甚至我记得只有一家公司在跟我谈到待遇时强调了一句“清华北大的应届毕业生也就拿三千的工资,别说你信阳师院的”,当然那家公司最终给了我实习期三千的工资,三个月转正后的工资额度待定,不过我放弃了。中国食品报社是国企,朝九晚四做四休三无需坐班管午饭,副总编说我还没他的孩子大,他把我看做孩子,鼓励我“小羊,好好干!长自己的本事,发几个头版头条走到哪里都拿得出手”。他老人家跟社长商量的让我负责报纸头版二版的编辑工作,我觉得也算是委以重任。有几次笔试是改错别字修改新闻标题修改消息中的病句,我凭借着备战北外时对黄廖版《现代汉语》附录的复习轻松拿下错别字,几乎碰不到不会的,而大学期间做校园记者和校刊编辑的经历,也使我对付病句新闻标题和新闻结构乃至写时事评论和记叙文什么的时并不吃力,所以还是要感谢那个写新闻写到深夜的自己,感谢那个改稿子改得认认真真的自己,感谢那个喜欢原创日志的自己,虽然都是一些很小的事,但却让我感受到了每一分付出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的意义,充实也好,劳累也罢,都是上天赐予的宝贵礼物。
关于复试
2月28号晚九点左右逛街买羽绒服回来,北外群在蹦跶,看到有一个考同专业的应届生考了416,英语74,专业课266,心里那个压力啊,于是偷偷找到自己的准考证托好友帮我查到自己的初试成绩395,专业261,英语69,也没有多高兴。然后过完年2月26号我就在北京某高校开始准备自己的复试,买了三百块钱的书,自己新啃了三本难啃的书,虽然也是囫囵吞枣吧,还看了别的以前看过的书,整整上了一个月的自习,除去其中的一两天家里有事耽误了一两个上午之外,别的时间全部在上自习,真的很累,关键是我心理压力还很大,因为我是往届生,加上出身二本,所以特别担心老师为难我。
2月28号上午去面试,自己觉得表现得还不错,我问做录音的学长我表现如何,学长说觉得我表现得挺好的,于是我就给家人打电话说应该是稳妥能录了。面试题回忆:
1、语法的分期。
2、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是什么时代的人研究出来的?
3、语音教学上声直接教211可以吗?
4、偏误分析:我见面王小明。
5、毕业论文。
6、是往届生吗?
7、有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吗?
8、抽题:“一”的变调。
9、本科学过哪些语言学方面的课程?
10、是否愿意调剂到古代文学?
11、为什么不考新闻专业的研究生?
12、语法和语法学的区别,古代有语法学吗?
之后我就回酒店歇着了,结果下午两点半左右收到一个电话“你好,是××吗?我是北外中文学院的老师,通知你来参加古代文学的调剂面试,一个小时之内到219教室”。当时心哇凉哇凉的,硬着头皮去参加了古代文学的面试,答得不好,虽然问题不太难,但是当时真的只能想起来一点点而已,然后院长跟我说“你不要为了有学上而调剂,你要看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如果不喜欢的话,这三年会很痛苦的。要不你明年接着考对外汉语吧”,我去!!!面试结束后心情极度低落地回酒店了,第二天下午去资格审查缴费和考英语听力,第三天去体检,让我明年考对外汉语还抽我那么多血,讨厌!!!
家人说你已经尽力了就算录取不了也不会有人说你一个不字,于是又是煎熬的等待,4月3日晚九点左右看到群里有人说已经出录取结果了,我又偷偷找出自己的准考证去洗手间偷偷查自己的末日审判结果,我直接看到最后三个字“拟录取”,又看前面的录取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录取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然后我就从洗手间出来告诉家人“录取了!”,我还特没有安全感地问我哥“这是录取了吧?”。
晚上睡觉做梦梦到北外这专业刷了三个,其中一个是我,第二个晚上又做了个类似的噩梦,我也真是醉了!!!后来我分析让我调剂古代文学的原因,首先北外比较不喜欢往届生,因为往届生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有可能放弃入学资格导致名额浪费,而且往届生复习的时间长,所以导师觉得往届生的成绩需要打个八折才公平,今年每个往届生面试时导师都会问“你是往届生吧?”;其次我当时的发型不怎么好看,估计导师不太喜欢;第三,跟我一起竞争的好几个人出身于京城院校,还是应届生,我自然比不了;第四,很多导师或许有初恋情怀,看我前两次没有报考北外,可能有点觉得我朝三暮四吧,哎。我的面试成绩给的比较低,我觉得还是挺委屈的,不过也是我无力改变的。好在最后录取了,而且是我的第一志愿,我也就不纠结名次了,接下来的三年,我会好好努力,尽力做到最好,但也不苛求自己。
我本以为结束那种暗无天日的时日,我会大哭会狂笑会歇斯底里,但都没有,内心竟然泛不起什么涟漪,没有狂喜也没有悲伤,没有那种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你的激动,更没有被自己感动,我只是觉得我已经落后了太多太多,当年的大学同学都已经在学业上或者职场上小有成就,而我却做一件事做了三年,我为自己的低效而自责,为自己的愚笨而懊恼,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为自己还是单身而呵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