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成绩到现在十多天了。整理好思路和大家分享。先说下自己的成绩吧,初试政治72,外语84,专一133,专二129,总分418,技术分387.8,初试排名第一;复试笔试96,专业面试87.2,初复试总成绩567.92,最后总排名第一。算是上天的恩赐!技术分计算方法小朋友们要了解哦,分清楚复习的轻重。
我是跨考,本科德语,更糟糕的是我考研复习(应该说是预习)开始得比较晚,我是七月中旬,也就是大三下的期末考试结束才开始的,暑假没回家在校复习,很热很痛苦。真的不推荐大家像我这样,既然决定了就早做准备,早点开始备考。我在开始之前把所有参考书、复习资料、练习题、真题都买好了,准备比较充足吧,我习惯这样。大四上学期我基本没有课,有的课也能翘的都翘了,所以时间可以自己分配。然后说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早上6点起,晚上10点回宿舍,除了吃饭和去自习室在路上的时间,能保证每天14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每一天不变。起步晚而且低,就只能相信勤能补拙。在复习的过程中我的原则是每天所有科目都会接触到,每一个模块的书都是每天看一点,做好时间上的安排,这样能保持知识的连续性,不推荐一下子看完一本书,隔一个月再看一遍,那样会降低自己的效率。
初试自己看的书: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五版)
《新编现代汉语》(张斌)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三版)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
《跨文化交际概论》(胡文仲)
《教育心理学》(冯忠良)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核心考案》
上外汉硕真题
全国汉硕真题
按初试的顺序说吧!
专业一:
这一门算是最重要的了吧。到最后现汉大家都会学得很好,要保证的是这一门分数不被别人落下,所以就要在看书的时候足够细心耐心。因为我是跨考生,所以选择了黄廖,浅显易懂些,有很多人看张斌版,不评价好坏,是自己的水平不够。张斌的书也看了,作为补充把知识点写到黄廖上去。黄廖的书我看了十遍不止,是仔仔细细地看的那种,以理解为主慢慢吸收,边看边理解边巩固,到最后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变成自己的。最开始几遍看书会很慢还会看不懂,我是做了笔记理清思路然后找了一些配套的练习题来做以检验自己看书的效果,后来看书速度能稍微快些,知识点也越记越牢。这门课的重点在于熟练,也是用做大量真题来锻炼反应速度,考场上如果能填空判断选择题又快又准,会节省很多时间给后面好好琢磨辨析题,分析题。
古代汉语没有刻意复习,做全国真题可以练手,每个人也都有基础,不难。
《201》这本书初试复试都很重要,全书背下来也不是不可能,我当时在书的最前面画正字,到最后一共14遍,词义辨析题遇到没见过的也不用怕了。还有学姐给的词义辨析模板,真的遇到没见过的题也能保证思路清晰不慌乱。
专业二:
我认为想拉开和别人分数的差距主要靠专二。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不多说。复习文化我的方法是《中国文化要略》这书买了两本,一本用来仔细读,给自己画填空,认为会考的知识点括起来,另外一本对应地用修正带把填空涂掉,前几遍背书都是两本结合,在第一本上背,在第二本上检验自己,这样基础会扎实,当然这个工作耗时耗力,视个人情况而定。上外的文化题我认为都在这本书范围里,但是不会出原句,还是要好好理解、串联、记忆。这本书肯定也是背了十遍以上,书划烂了,知识也就记住了。
外国文化我没有刻意复习,分值不大而且做题会遇到些,自己也有些积累,或者可以背核心考案上总结的知识点,还不错。
教学法就是引论和概论,两本结合看,可以自己做笔记整理思路挑出重点,很枯燥但是还是要逼自己看进去,多记几遍然后做题,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再回书上标记,反反复复总会有收获。
《教育心理学》这本书谁看了都会头疼吧,书太厚而且看一遍下来看不懂也记不住,这本书是我做笔记最认真的一门了,手快写断了也只是挑出自己认为的重点,有的章节直接略过了赌他不会考,之后都是复习自己的笔记,上外考心理学还是不少的,这一块不能忽视。
案例分析我准备的比较晚,最后一个月吧,之前从来没写过,要谢谢学姐给我很好用的模板,背好几大块的知识点,再看看很多范文,心里有数就可以开始写了。一定要记得紧密结合案例,层次清晰,字迹工整。关键是考前一定要自己找题写写,给自己算时间,考场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认真写。
说说如何对待真题。上外的真题要严肃对待,不着急做题,但是要时常翻翻看,能看出上外出题的走向和侧重点,用真题来指导自己复习。有一定知识储备了再去做题,也要做到每道题都保证正确(我当时和学姐对了答案),在书上标记好知识点的位置,完全弄懂。我当时基本每天都会浏览一遍上外的真题,题目都快背下来。
全国真题。年代久点的练手,练习反应速度和准确率,141516年的要认真对待,题很多而且没有答案,要靠自己翻书、查字典、上网查答案,过程非常痛苦,但是最后做出自己满意的一份答案也算是小成果吧。十一月份买到了15年的全国题,做得不能更认真。关于错题,我没有做错题本,因为我错了太多的题,誊写一遍的时间我花不起,所以做完的题要拿来反复看,1213年的我只看错题,1415年的对题错题都看,看对题就练习反应速度,看错题就认真记几遍也就记住了,还是一样,反反复复。实在不会的题单独写出来,约考上的学姐给自己辅导,解决盲点。
专一的词义辨析题、分析题,专二的文化问答题都让人头疼。我的做法是把做过的全国真题里面的这些题目都单独整理,自己找答案然后手写一遍,见到题就整理到一起,包括文化在看书时觉得会出问答题的部分,现汉看书时遇到的认为会出分析题的部分,记得当时写了整整三大本,全是血泪,然后就是背背背,考场上遇到的题几乎都在自己的准备范围里。
写了很多,因为的确踏踏实实做了很多,有崩溃的时候,失眠的时候,也有想放弃的时候,感觉眼前的字跳来跳去无论如何也记不住,就去大吃一顿或者大哭一场,然后回来继续战斗。找一个和自己一起早出晚归的研友,不容易松懈,到最后拿到了满意的结果我们感谢彼此。还要谢谢男友的悉心照顾,随叫随到,帮我挡住很多麻烦,赶走坏情绪。自己得到了学姐的很多帮助也真心希望能帮到别人,如果能给决定报考上外汉硕的你一点启发和鼓励我会非常开心。
http://forum.shisu.edu.cn/viewthread.php?tid=41683&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5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