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绝大多数考生理所当然的忙着对既往复习内容进行回顾和记忆,我想就考试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自从考试之后,陆续听了老师们的课,也接触了一些成功的同学,懂得了一些以往比较模糊的东西。现在就略微叙述一下,好与中文考研网的各位网友共享,因为没有经过整饬,也许比较凌乱,大家择善而从吧。
考试的各个题型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的答题也要符合题目的特点,不能自逞胸臆、率性而为,反为不妙。
以前有人说,要将名词解释当作简答、简答当作论述、论述当作小论文来写,如此,内容自然丰盈,可以赢取阅卷老师的好感,也可趁机展示自己的博识。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首先考生就是面临时间的问题。就古代文学而言,一般五个名词解释、四个论述题,你在名词上耗费的时间过多了,相应的,留在论述上的时间也就少很多,直接的后果是不能答完。我也曾深受其害,在名词上写得酣畅淋漓,用了一个小时,即使全对,也只能获得30分;而论述题时间就过于局促,前两题还好,尚能轻缓,到后两题就异常急躁,逻辑混乱、引文错误,诸如此类,毛病纷呈。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必须掐好时间。在古代文学上,名词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比较合适,论述题每题当以30-40分钟为妙,当然具体分配根据考生自我情况确定。
其次还涉及到答题的规范。名词解释就应该有名词解释的题目特点,要精当简练、点到为止,老师推荐《辞海》的“文学分册”的解释方法适合当作参考。论述题就需要多维展开性的论述。简答题一般只考察单个的知识点,而论述题是综合性考察的,涉猎范围广泛,所以难度也格外高,这就更加迫切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史基础。以前李铎老师曾以《西厢记》为例,说不能单纯回答“王西厢”,要追根溯源,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看出人物性格刻画的转变等等。去年葛晓音老师评价“安史之乱后唐代诗歌的发展”的题目时,就指出考生背书很认真,但是回答的不甚理想,主要还是没有理解这一段诗歌的发展情况。
另外考生需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名词解释题都能够回答出来,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来没有见到过。我在考前曾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文学分册》,厚厚的两大本看下来,印象也不是很深刻;考生应该做到的是,书本上凡出现的名词都应该知道,包括书后的注释,凡遇不懂之处可查询各类参考书,弄明白后记在笔记上。不过,绝大多数名词解释都是日常都接触过的。有一点教训,名词解释是遍布全书的,不要随便轻视元明清的诗词和民间文学,尽管不大会考论述题,但名词解释涉及的史不绝书。
我从准备考试开始,一直警醒自己的就是原典的阅读和记忆问题。文学史考试绝不能自逞胸臆、凭空立论,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需要有依据。对即将跨入考场的考生而言,强调有没有读完《诗经》、《楚辞》、《红楼梦》等已经没有意义了,当务之急是将书本中和作品选中的重要诗歌及评论再强化记忆。答题的时候,无论是议论还是分析,都必须有原文的依据;在使用前人的观点时,也尽量用前人原始的评述,而不是自己转译过来的。譬如你认为宋诗有理趣,必须举出具体的诗歌来证明;你在分析曹植时,何妨引用敖陶孙的“三河少年,风流自赏”呢?
对于个人的观点问题,我觉得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毕竟本科生进行的基础学习,文学史也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花费的时间少,想出新观点也不太容易。但是一定要知道针对这些问题,前人有哪些看法,你要能够消化,并且有比较清晰的汰选和整饬。
还有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本身是密不可分的。虽然现在学科建制中,它们是从属于不同的二级学科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是紧密牵系的。相信考生现在已经对《典论论文》、《文心雕龙》、《诗品》和《沧浪诗话》等等文论经典有透彻的了解了。
至于要不要看看所考学科在职老师的著作,我觉得是需要的,当然不是现在,应该体现在复习过程中。记得某次同学说某道题在葛老师的《八代诗史》中看到,而我没看过该书,自然不知道其中的观点;还有“郁达夫的小说创作”,说来凑巧,我那时正好复印了温老师的这篇论文,仔细看过,考试的时候自然便捷多了。当然,这些仅仅是巧合,它更大的重要性应该表现在开拓视野,提供一种分析思路上。
考试这种制度,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对考生来说,基本还是一视同仁的。老师们命题是十分谨慎、阅卷也是十分认真的,考生的答题情况能充分反映出考生对本学科的把握程度。一般而言,古代文学的考试,过100分已算不错了,达到110分以上,就是比较突出的,这些年,罕有120分以上的;如果大家在北大的考试落榜,基本没有调剂其他院校的可能了,因为调剂分都要在355分以上,对此大家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我也是经过考研的人,对于一些习见的错误有着亲身的惨痛经历;深夜凄冷、成此絮语的目的,就是希望考生们能够在技术上避免重蹈我们的覆辙。个中自然有不当之处,作为个人的感受,本不可苛责的,大家择善而从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