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考的是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初试346,复试88分,现已被拟录取。
专业一
一、专业一考查特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1. 题型比较稳定,每年的考查重点和难点基本一致(语音、文字、词汇、语法)
2.注重基础知识考查,总体来说难度不大
3.概念理解性知识点考查较多(填空和判断为主)
4.现汉知识点繁杂琐碎,考查很细致
5.古代汉语考查10-15分,而且比较基础简单,不用花费太多时间
二、复习建议
专业一以现汉为主,一定要把黄廖版课本啃透,至少要过个七八遍吧。
学姐当时的复习时间大致规划及目标:
第一阶段:3-7月
(1) 吃透教材,建立知识框架和体系
(2) 注重理解,善于做标注
(3) 配合练习题来理解巩固知识点
第二阶段:8-10月
(1) 重难点突破,一定要保证不留知识盲点
(2) 注重归纳总结,建立知识内在体系,强化巩固
(3) 练习为主,初步背诵重要知识点
(4) 开始做真题,并且深入分析,自己总结特点和考察的重难点
第三阶段:11-12月
(1) 强化背诵主观题知识点和概念名词解释等(首师虽然不单独考名词解释,但是还是要背,以防上考场时头脑一片空白)
(2) 回归课本和练习,以单科习题为主,巩固知识点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专业课也应该开始了。这里要强调一下,不要太受别人影响,不要看着别人已经看了两遍专业课就慌了,一定找准自己的节奏,规划好,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来,切忌只追求量和速度而忽略了质。我基本是四月中旬才开始专业课,先解答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首师专业一只考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官网列出的《立体古代汉语教程》《现代汉语教程》《语言学纲要》都没考过,我当时没看,如果实在不放心就买来看看吧。先说说我当时的复习情况:
1.《现代汉语》:
我前后过了可能有八九遍课本吧,做了三次笔记,第一次相当于抄了一遍课本,第二遍根据真题总结归纳的重难点和详细笔记,第三遍12月份做完所有的真题和过了很多遍课本后总结归纳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第一遍,我大致过了一遍课本,耗时一周多。看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了解现汉大致包括哪些内容,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要理解,这一遍可以速度稍微快一点,目的是先形成一个大体认知。第二遍,报了一个学姐的个人辅导班上课,结合练习题复习,这一遍基本就是理解和解决疑难点。第三遍,自己看书,细化到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小节,然后做练习题检测自己。第四遍,开始整理笔记,重点解决难理解的概念和知识点,并做简单背诵,很奇妙,你眼睛看不能理解的概念和知识点,拿笔写一写或者读一读背一背,就理解啦。第五遍,开始接触真题,先整个做完一套真题,对答案改错,总结出真题特点和考察重难点(可以写下来,后面复习时更有针对性),并且发现总结出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薄弱点,然后再回过头看相对应的课本上的知识点,再深入再理解。这一遍慢一点很正常,但必须要保证质量,踏踏实实去落实。第六遍,看课本和自己总结的笔记,对重难点和基本概念和知识再突破,这一遍完了,基本要达到可以抛开课本,随便拎出来一个知识点都要会而且能自己举出例子!已经形成一个很系统的知识框架和体系!第七遍,回归课本和真题,根据头脑里的知识框架体系去回忆和填充知识,晚上从自习室走回宿舍的路上或者躺在床上时可以这样来回忆记忆!效果奇佳!第八遍,回归课本、真题,总结出最后的浓缩精华笔记,这时候也接近考试了,目的就是每天温习巩固知识点,这时一些基本基础的知识点一定不能忽略,别想着已经看过很多遍或者说比较基础简单就忽略,以防在考场上头脑空白。
题外话,现代汉语知识点真的很繁杂,考查也非常细致,有时候脚注都会考到。有些也比较难理解和记忆,基本在第五六遍时看到西安韩这本书都想吐了,已经看得疲倦厌烦了,但是还是要硬着头皮再看,还要再看两三遍才可以!每看一遍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ps:现汉课本上的习题要做一做,在图书馆借一本《现代汉语教育学与自学参考》来对答案。课本上给出的那些例子必须要熟记,出的考题很多都是课本上的例子!
2.《古代汉语》:
常见考查题型:句读,字词释义,翻译一段话
复习建议:时间多的话翻翻王力版古代汉语前两册就够了,时间比较紧张就每天做一两个练习题练练,没多大问题的。考的不难。
专业二
专业二包括三大部分(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孟昭毅《外国文化史》)都说首师的专业二很难很偏,《中国文化要略》确实是有一点偏,但这个还是看个人的文化储备和积累,别人照样考120+啊,而且不止首师这样,北外也是。我历史和文化都差得要命,所以当时也特别怕,所以就硬着头皮不断地重复看书看书看书,九遍不止。做了很多学校的真题,从中找出自己不会的和常出错的,整理成笔记,挺厚一沓。
一、 专业二考查特点分析:
1.《中国文化要略》所占比例最大,考查比较偏,做好心理准备
2.《中国文化要略》里的文学部分考的比较多(古代的较多,例如先秦诸子等)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查的比较浅显,基础知识为主
4. 重复率比较高
二、复习经验及建议
1.《中国文化要略》:
以课本为主,最起码要过个八九遍才行。现阶段可以在看书看累了的时候看看文化要略,就当是调节,挺有意思的,看着也比较轻松。文化要略知识点比较多,看过之后很容易忘记,所以要不断地做尽量多的练习,而且要注意整理和归纳,很重要。另外,建议买一本《一站到底》节目的题库,一本小册子,上面很多百科知识和文化小知识点,可以作为课外补充来看。
2.《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看课本比较厚比较多,而且有种找不到重点的感觉,建议去找一份笔记来看,个人觉得总结的很不错,我当时是抛开课本用这个笔记来复习的,比较薄,看着不累。这门课也要过好几遍才可以,可以章节为单位,尝试自己总结整理知识框架,然后背诵记忆重难点。这门课考的都是比较大的知识点,而且比较浅显基础,每年考的知识点都比较一致,而且重复率很高,尤其2017年,基本百分之九十都是往年考过的原题,所以,往年考过的题必须要背要记的清清楚楚。其中,基础篇、习得篇、教育学篇是重中之重,现阶段不急着背,先看几遍,注重理解记忆,到10月份左右就可以结合真题总结归纳考试的重难点,整理出常考的知识点进行集中强化背诵。
3.《外国文化史》:
首师的外国文化考得比较少也比较简单,基本都是一些比较常规基础的文化知识,但也有比较生僻的知识点。时间精力多的话可以去买一本外国文化的书来看,但我个人当时没买,就是自己找了一些外国文化知识的资料看,然后做大量的题,从真题中总结整理成笔记来看。这样更有针对性,基本没什么问题。
寄语:首先感谢你们能看完这篇经验贴,不足之处请多包涵。考研虽然是一件漫长且辛苦的事,但也非常考验人的毅力和意志力,我觉得就是一个不断被打击被摧毁然后又重建信心向前走的一种磨砺,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然后坚持,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去做去落实,肯定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结果。最后祝学弟学妹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加油,静候佳音。
http://bbs.kaoyan.com/t7923772p1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