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从英语跨到汉语国际教育,多一半是喜欢这个专业,爱好是复习路上救命的稻草。要说对英语,并不是不想学了,而是觉得英语这个东西当做一个工具,会让你变得更强,但是如果把它当做一个专业,真的很难有发展。可能也是我学艺不精。事实证明,不是说选择自己已经掌握的专业就更有把握考上研,相反选择一个新的专业,会更有冲劲。复习坚持不下来的时候我总是想,跨专业,没资格偷懒。自始至终,其实都很享受考研这个过程。
先说一下我的复习安排,确实是仗着本科是英语专业,所以花了一成努力在英语上,两成在政治,剩下七成功力都在复习专业课。最后,英语71,政治62,专一106,专二120。
专业课,才是大头啊。三月份开始看专业课的书,看的极其慢,再者英语专业到了大三大四,课反而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每天就看三个小时,七月份放假前基本把《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中国文化要略》,还有《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看了一遍。因为课多而且期末考试忙,进度就慢了。
假期回家,自知不可能静心学习,待了十五天,把现汉笔记整理完就回学校开始复习了。也就是说,真正每天踏踏实实复习是从八月一号开始。
《现代汉语》,我考的是黄廖版,借鉴别人的笔记整理了一套自己的笔记,也算又过了一遍。现汉重在积累,类似同义词辨析,写笔画,成语改错这一类的题就全靠积累了,我在笔记本上整理了很多。另外也有很多从别人那里找来的笔记资料。
《语言学纲要》,这本书真的就是个纲要,写的很简单,但是很有意思,很多东西又结合本科学过的英语语言学知识,好掌握。我买了一本它的辅导书,里面有整理出每一章重要的名词解释,我对照课本把没有的补充出来,写在一起,方便最后背。又把辅导书上的填空判断选择都做了一遍,加深记忆。
《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真的超级有趣,但是因为太厚,所以很多人觉得可怕。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是程裕祯自己整理的考研背诵版本,只有150多页。里面整理的内容相当完整,小题列的很清楚,脉络也很清晰。大题整理的也很完整,不过多数是条条框框,背会了以后结合原来课本加一些例子进去,大题答的就很完整了。这本书真是救了我,最后这本书被我都翻出毛边了,要略的点很碎也很多,确实不好记,所以逼得我,把微信好友备注全改成知识点了,之前屏蔽的微商也全部打开,每天刷朋友圈,看到知识点,嘴里过一遍,我妈叫黄庭坚江西无一字无来历。我爸叫东汉应邵 风俗通义。太多了,还改了手机桌面的文件夹名称,还有什么扣扣的分组,手机通讯录,每天三言二拍就给我打电话了,能改的都改了。还有一些类似四合院,会馆,丝绸之路的名词解释,实在背起来绕,我就画图记了,把会馆结构啊,丝绸之路路线都画出来,效果真是好的一绝。
刘珣那本《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看之前就听说看六遍都不知道讲的什么。我觉得夸张了,给全书列一个大纲就很清楚了。主要是里面的知识点太多太多了。这个我也是先自己看,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把可能出成填空的用一种颜色标出来,可能是名词解释的,用一种颜色标出来。然后在笔记本上整理了二三百个问题,标出对应的书的页码,方便查阅。同样的方法也用于《中国文化要略》的背诵。
跨文化交际,其实关于英美那些风俗习惯和东方文化的差异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这本书没什么特殊的复习方法,可参照以上。
另外,我是做了很多其他高校的真题,真题都是历年的,打印出来按年份整理在一起,得有六七十套了,出题人的思路拿不准,但是知识点就那些,多见一些题,总是有用的,第一遍做,然后对照书看答案,等于又过一遍书,然后把书上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点补充到书上,包括现汉的笔画,部首,六书分类,成语等,见一个,补一个。
至于最后背诵,我就开始用A4纸默写了,一个是加深记忆,一个是开始练字,总要写的漂亮整齐,考试时候没有格子,都是白纸,还是要早点适应。有时候出去图书馆楼道里背,不好出声也不好写,就拿出手机来备忘录里打字默写知识点。这有个好处就是出去吃饭等车什么的,没带书,可以把备忘录打开顺便再看看。蛮好。
大概就是我的方法了,可能跨专业,方法有些奇怪,不过好在,我拿下了。分数虽然不高,不过也比较比较满意。接下来,就祝君成功,与君共勉!
http://bbs.kaoyan.com/t7924504p1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各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各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各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