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一
专业一是现汉,题型看真题就好,真题超级重要(答案我会在更新后再发给大家),等你研究真题的时候就会发现每年都会出现以前考过的题,有时重复的分值达到几十分!现汉其实无论你是本专业还是跨考差距都不会很大,所以即使跨考也不用担心,毕竟都学过高中语文,其实即使是本专业的人我觉得优势也不大,因为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开始复习也和看新书一样,毕竟大家本科都不太认真,嘻嘻。
现汉个人认为只需要两本黄廖的《现代汉语》,张斌的没必要看(复试才会用到),而且两个人观点也有冲突,到网上买一本黄廖版本《现代汉语》的配套习题,看第二遍再配合做习题,因为看完一遍其实一般还是啥也不会,看完了之后到了暑假就可以开始研究上外真题了,然后做全国真题,有些现汉题不会做没关系,因为很多类型的题上外是不考的,比如说划分句子成分,(虽然其他学校经常考)所以像这种不考的知识点咱没必要准备,一切以得分为目的。我要说的是《现代汉语》这两本书没有不重要的,除了修辞那一章,但修辞也是要看只是不作为重点看,了解即可,反正这两本书的黑体字都要背下来,填空题会考。
《现代汉语》第二册就是语法了,我记得语法前十多页简直是生不如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啥的一大堆区别,特点也要记,还没等我总结记忆捷径就考了。其实也是套路,大致就是能接什么,作什么成分之类的,先理解再记,能够自己总结出套路最好不过了,再艰难的日子过去就好了。
《古代汉语》的参考书就是王力的古代汉语第一、二册,我没看,上外只考高中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理解起来不难,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等,以及一些特殊的句式,建议保险起见可以到网上找到这两册全文翻译,对照着看,不用背,每天可以念一篇,说不定考试真碰到一样的,而且王力《古代汉语》两本书写的都是繁体字,也没有翻译,考试给的是简体字,所以没有这两本书也不碍事,知道文章是什么意思就好,平常写题练练手,上外也不会考很难的文言文,都可以看懂,这块儿大家的分不会相差太多,总分也就十分。(我给了大家第二册的简体字和翻译,能把一册看完很不错了)
现在来说一下专业一的答题方法,专业一的答题方法主要是修改病句、词汇辨析和分析说明的答题方法,在这之前说一下如何准备专业一试卷的第二部分汉语应用能力题,语音能力包络注音和改正错误读音,一般不会超出书本,读音这块儿,凡是《现代汉语》课本上标注有拼音的汉字或词语全部摘抄下来(不抄拼音),自己做练习,一定要记得是全部标注有拼音的,而不仅仅是那几页容易读错的读音,汉字能力包括笔画、汉字结构等,这些都在汉字那一章节,认真总结就不会出错了,汉字的笔顺我也是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有很多跟自己平常写字的笔顺习惯不一样,多练之后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就ok了,我手机里保存了一个查笔顺的网页,搜索汉字笔画查询就好。每次碰到模糊的就会去查,因为笔顺错误是大家经常会犯的,大家再下载一个新华字典APP,它会说明这个汉字是形声还是会意等,很有用的。改正错别字一般不会超出书上的那几页错别字的,我是把不熟悉的抄下来自己改正的,改完之后再把自己改错或改不出来的抄下了再改,这个工作会越做越少的。
辨析词语。辨析可能出自彭小川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现汉书上的也可能会出(比如说今年考了书上有的两和俩),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即使辨析不出自那里,大题很大部分也是出自那里,比如说它考过离合词的特点,这个在书上词语辨析上就有,今年2017大题分析还考了一个语序,也是书上的,所以整本书都要背下来!太有用了。(这本书也给出了电子稿,可以自己打印下来,比买便宜很多,只是个建议,哈哈)背完之后你就大概知道辨析词语的套路了,这样你说话的方式也就更专业。
辨析的答题方法也很重要,大家可以按照以下的答题方式:
1、“能”和“会”(一定要加双引号)都具有……的意思
如:“能”的例句
“会”的例句
可以多写几个例句,例句不嫌多
2、“能”可以表示/具有……的意思,而“会”没有这种意思。
如:(“能”的例句)
该句中“能”不可以换成“会”。
“会”可以表示……
这样的答题方法清晰明了,老师看着就喜欢。
接下来是修改病句,病句的毛病在下册上有详细讲解,你一定要总结下来,其实病句就残缺,赘余,语序,重复,逻辑错误,杂糅,就这几个套路一个个套就好了(这几种病句类型要背下来,不然还是不会套用),到时候在这里边挑,一定会是其中一个!
修改病句的答题方法如下:
原句应修改为:……
理由:……(可能有多处错误,逐条列举就好了)
看似简单,但很多人会采取把那个词修改为什么,在什么地方添加什么东西的方法,太混乱了,这种方法最好。
最后一题分析说明(写的时候想想《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上是不是有类似的,再次强调这本书不光是为10分的词语辨析背的),你应该知道要怎么答题了吧,总的来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不要啰嗦,一定要分条说明,不要吝惜例句。
字体工整、字体工整、字体工整!!!
二、专业二
试卷分为三部分: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案例分析。接下来按部分介绍我的备考方法及建议。
第一部分包括填空、判断、选择、简答,分值共80分。参考书只有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这本足够了,至于外国文化,没有参考书,只考几分而已,一般考一些外国著名的文学作品等,这个平时看看就好了,一站到底和开心辞典的题库不错,实在想得外国文化那几分可以买孟昭毅《外国文化史》这本书,但是不背照样记不住,不过上外老师太懒了,不光专业一出以前考过的,专二也是,外国文化也总出以前考过的,比如今年又出莎士比亚,所以一定把出过的题背下来,平常练习其他学校的题的时候把那些外国文化题背下来,所以背这些就基本没有问题了,除非出那种很偏的,但个人认为为了几分把外国文化史背下来好不划算,哈哈。接下来说中国文化这部分怎么准备,方法很简单,背!当然背也不是乱背,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其实《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很有意思也很长见识,所以看的时候是乐在其中的,希望你也能享受这个过程中补充,如果你自己擅长做笔记就自己做笔记然后背,一定要一直背同一本,不要随意换,不背个至少四五遍是不能上战场的,我们学校有个考南师大汉硕第一的学姐说她背了13遍!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十分讨厌做笔记可以直接复印学姐或者其他人比较好的笔记,我觉得这样很省事,当然要复印一本详细好背的,最好是你们学校考上了的前辈的。(有个学姐采用的方法是前两遍就当小说看,边看边抄,不是全抄,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空出来,就是掏空抄,以便回忆知识,自我检测,如果觉得这样太耗时,可以买两本文化要略,一本用来标记、涂画,另一本用来涂抹,即把知识点用修正带抹掉,这样可以省很多时间哦)我自己就是把南师大学姐的文化笔记背了很多遍,文化要略中有很多很多东西,特别是有的有一大串人名地名什么的,如二十八宿,二十八个名称啊,要累死了,消化这些东西我采取的方法是编顺口溜(现汉也可以采取这个方法),编的顺口溜只有我自己懂是什么意思,采用谐音或讲故事的方法编很有用的,或者自己用关键字想象一个场景,考研的过程有时很心累,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嘛,一举两得!(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北四阁分别是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津阁,我就记渊源溯津四个字,大致就想象为渊源要追溯到天津,一下就记住了。)切记,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能漏掉,前言、绪论、脚注等等都要记(现汉也是如此)。《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是需要反复记忆的,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本书是不能放下的。
第二部分是教育学心理学,参考书是赵金铭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冯忠良的《教育心理学》,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几本书看了都是一个头两个大,刚开始简直一脸懵逼,拿着三本书找这三十分真题的答案找了一个礼拜,简直无语了,那答案是真的难找(ps比如题目问的是加涅的一个观点,结果书上确实有答案,但是书上只是把那句话写下来之后用括号标记了一个特别小的英文名Gagne,找到答案的时候我简直佩服出题人的脑洞,哈哈),后来在群里一问发现大家都不会就放心多了。这一块儿的话你可以边看书边看真题,这30分的题最好也看一下其他学校的真题(但其他学校一般不考这个版本的概论和心理学,哈哈),就大概知道哪些是一定不会考的了,赵金铭的概论笔记网上没有好的,我给的是找了很久相对比较好的,把概论那份资料的黑体字背下来就好了。冯忠良的《教育心理学》太厚了,所以根本没有好背的笔记,毕竟我们也不考大题,大家把我发的教心配套的电子书结合着你自己的书看,不要打印,几百页用手机看就够了,有助于理解,然后把里面配套的选择题写一下,这样整本书大概也就理解了,在网上搜索真题这一部分答案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好多题都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出过的,所以心理学如果需要题练手可以搜他们的题写一写,选择填空和判断背下来,说不定上外老师又借鉴他们的题,我当时就这么想的,平常把教心书上的章节小标题(比如16年考教心研究方法是什么,答案其实就是书里面的一个小标题,观察法和实验法没记错的话。)也背下来,可能会考到,总之冯忠良和赵金铭的两本都要看,主要靠理解,因为主要考的也是判断和选择,填空实在没背到真的没关系,我上考场的时候填空就会一个,哈哈,有个学长说他这一部分的填空一个都不会,所以30分里面的几分填空题是真的难,点太细,除了大神估计都不会,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刘珣的引论相对更重要,虽然16年1分都没考,但案例分析会用到他的教育学法,可以自己做一下笔记,不用很详细,框架图即可。我自己是直接背买的笔记,百度云也给了,我觉得直接背那个就好了,虽说有50多页的资料,因为上外的引论部分不考名词解释或者大题,太好了,所以不难背!(很多学校比如北外引论是要考大题的)《语言学纲要》不需要买这本书,上外考语言学的话只会考现汉跟语言学相通的地方,所以看《现代汉语》就足够了,不用单独复习。总之30分那一块我们理解之后拿到判断和选择的分就够了,填空题真的是靠运气(毕竟为了几分的填空把三本书背得那么细没必要,需要背的前面也说了),比如说可能考以前考过的。
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这块儿不要理解错了,案例分析不仅仅是考跨文化交际的东西,还会涉及教育学法的知识,教育学法这块儿刘珣书上的就够了,只有四五页,一定要看上外的真题,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两句话就让你写上千字的案例分析……ok,现在我说一下我是怎么准备案例分析的,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上的知识其实不多,总结下来两页纸都不到,所以那本书甚至可以不用买,随意浏览一下同学的就好了,因为最重要的是总结案例分析的套话,而那本书上也没有,案例分析和高中的政治大题很像,写一个理论然后再分析,都是套路。套话可以从我给的20所案例里自己总结,里面也有答题模板可以参考,把案例分析每段开头的几句话摘抄下来就是案例分析的万能模板,大概只需要几个类型模板,比如说出国任教、外国教师来国内任教、外国人与中国人发生的文化冲突等,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模板一定要准备好,这样的答题方法一目了然,是阅卷老师最喜欢看的,二是字体一定要好,不求花哨但求工整,三是卷面干净、排版整齐,一千多字的文章老师看起来很累的,如果再写的一团糟简直是雪上加霜,模板框架整理好之后就是添砖头了,这些砖头就是运用理论知识(就是套话)分析案例,指出错误并说明如何做,常见的错误案例分析里都有,总结下来就好,里面很多其他学校案例分析的答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可。我自己也把那份资料里可以用的套话都总结下来了,等回学校拍照给大家,总结一下其实就几页的笔记,很少的,大家最好自己总结用起来更顺手。案例分析占40分,比重很大,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但是不必急于做,把书都看完,模板整理出来,剩2个月的时候再做案例分析也不迟,还有一点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时间,专业二要写的字很多很多,案例分析不要看题目要求的字数,我觉得不到2000字是说不清楚问题的。
三、总结下来,需要买的书
黄廖《现代汉语》上下册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
彭小川《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说点题外话,考研过程其实可以很享受的,回想一下那大概是大学里活得最规律的半年了,每周运动三次,每天上午七点半起床,11点半看完KK的每日一句就睡觉,每天上午十点简直自动吃水果,中午在自习室戴耳塞抱着我的睡枕从1点睡到快3点,貌似睡太久了!!!确实不要睡太久,我是实在无法控制,我手机里还放了眼保健操的音乐,每天都会做,毕竟看书太久对眼睛不好。考完了都感觉很难回到那么健康的日子了,哈哈。看书看累了就用字帖练会儿字,我发现练字真的有静心作用诶,字和我一样丑的同学可以练练字,毕竟专业课要写很多汉字。相信你们身边也有很多考研的小伙伴,如果有考汉硕的平常也可以借鉴她们的资料,不一定要是考同一所学校的,因为汉硕题都差不多,我很多比较好的资料都这么收集过来的。建议大家找一个正能量研友,这样整个过程也不会太孤单,互相加油打气,最后你俩感情肯定也特别好,现在我的研友也考上南京审计大学啦。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没有动力的时候可以畅想一下考上后的美好生活,亲试有效哟。特别是到了后期冲刺阶段,作为文科生肯定一般会有很多人担心书没背完,送一句我班导鸿央哥哥说的话:“背完你就第一了!”所以我当时的焦虑感一下子就没了,本宝宝并没有奢望过考第一,哈哈(不过这段话适合后期看,前期还是要认真背书的)整个过程我压力也不大,因为早就想好了没考上就参加5月份的教师国编考试,所以心态很重要,好好复习,上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儿。
http://bbs.kaoyan.com/t7835088p1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