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返回旧版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 复旦大学201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201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初试386排名第四 政治66 英语一77 专业一136 专业二107

  复试成绩80,总成绩78.7,最终排名第七。

  好多年没码字了,突然可以静下心来写写这几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竟有些陌生。有多久没有这样平心静气地说自己的故事呢,一切恐怕还得从12年开始说。

  目测这会是一篇很长很长的经验贴。前面是我的考研故事,后面是复习经验分享,不想听故事只想要干货的宝宝直接拉到下面哈。

  3月17号下午2点面试结束走出光华楼的时候我异常兴奋,告诉自己,这次真的可以了,真的真的可以了。

  3月21号下午3点多群里就炸开了,我愣是没勇气去查,我有信心,但我就是怂啊哈哈哈。直到4点男朋友打电话告诉我通过了,我反复问他这是真的吗真的是我的账号吗我通过了吗?我真不敢相信,因为这样的结果这对我来说太奢侈了。

  这是我第六次参加考研,第四次参加复试。

  我终于通过了。

  故事很长。

  开始。

  我的考研故事:

  1.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吧

  本科: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坐标厦门。当年我读的时候还是三本,集美大学下属的独立院校)

  当年高考也考了两次,都是二本中上的分数志愿报砸了掉到三本去,也有人劝我再复读一次,但是当时觉得没劲了,身边的同学都走了。假如可以重新选择,我想我会再复读一次。后来刚到大学也是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所幸后来跟室友感情特别好,大学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认识了她们。

  也是本科的经历让我决定了考研的过程不再委曲求全,坚决不调剂,一定要去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本科专业:财政学。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个专业,这个专业貌似在当时也是比较新的专业,学的东西很杂,金融也学,税收也学,会计也学,贸易也学。毕业以后除了考公务员大概都是去私企里做财会类工作。

  专业不是我自己选的,我原本就是想学语言类,家里觉得经济热门,给挑的财政学。所以我一直不喜欢这个学校不喜欢这个专业。

  12年大四第一次考研,选的上海财大自己本专业,记得备考的时候问过一位专业课老师,他是上海财大毕业的,我说我想考财大,他跟我说很难,劝我报本校,后来想想他应该是为本校招揽生源考虑吧。我当然不会报本校了。但是那年考研也是酱油了,那一年复习方向完全错误,连书都买不对,还被海文考研坑了好多钱。

  12年6月毕业以后就来上海跟男朋友一起了,没有着急找工作,因为住在交大附近,我没事就去交大里转悠,有天不知道被什么触动了神经,想再考,但是我不想考数学,对原来的专业也没什么兴趣。回去认真研究了交大的招生目录,看到汉语国际教育,当下眼睛就亮了,没错,就是它了!

  后来认识了一群研友,开始每天一起看书,一起吃饭聊天散步畅想未来,也是乐趣满满。到了10月份开始有人坐不住了,有人退了房子回家去复习,有人开始频繁往网吧跑。最后在自习室坚持复习下来的只有我和另一个男生,那个男生是标杆型人物,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特别努力。但是我不清楚他是方法上有问题还是什么原因,他最后的结果跟付出完全不成比例,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十分重要,思路和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思路和方法错了,基本就是浪费大把时间在做无用功。这一年的考研时间我记得还是在元旦以后,2013年1月5号和6号吧大概。说起这年交大的专业课卷子,我真是无奈。估计只有那一年考了交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考生才知道,那一年专业一的卷子不知道是交大的教育学事故还是有意为之,上午考的是学硕的专业一卷子,原本应该是走国家样卷的汉语基础变成全是简答论述,古文更是占了50分(原本应当是10分),总之考场所有考生拿到专业一卷子都是一脸懵逼,以为题型突改。考完专一整个人就不好了,害怕下午的专二也大改题型。结果,下午考的卷子是本应上午考的专硕汉语基础……就是走国家样卷的……于是那一年的初试没有考专业二,考了两次专业一……呵呵……(后来我问过一个那年考学硕的,证实我们专硕上午考的卷子确实跟他们的一样)最后初试成绩可想而知有多差,那年线划到310,我考了332,应该是排19,记得还没出复试名单的时候,大家联名写了一封邮件给交大的老师,要求鉴于这样(荒谬)的初试结果,应扩大差额复试的比例。后来确实进复试的人很多,被刷的也很多,我也没有成功逆袭。(复试的笔试终于考了专业二的知识……)

  记得复试的时候,考完笔试那天,我跟同行的几个本专业应届考生聊了几句,当时觉得自己跟他们差距好大,专业基础知识太欠缺了,一下子没有信心了。还在路上跟男朋友吵了几句,因为当时我就觉得自己这次不行了,满满的负面情绪,男朋友觉得我过早认定自己的失败,怎么劝我我都听不进去。

  现在想起来过往那一次次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确实就是我完全没有自信!

  13年复试被淘汰了,不甘心,4月份找了份家教兼职,到8月份辞掉,开始全职备考,又认识了一群研友,大部分都是考交大的。这一次备考我总结经验觉得自己专业课基础太不扎实,我把黄廖现代汉语看了又看,又看了复旦出版的张斌版的现代汉语,把自己能找到的汉语基础题都做了,最后专业一考了140,非常欣慰。可惜其他三科并不出色,最后总分380,那年的线是370,我排在中间,还是处于十分危险的位置。

  这里要说一件事,是我鼓足了勇气才下定决心要说出来的。13年备考期间,我男朋友在工作上偶然认识一位上海的退休老艺术家(在高校里教国画),我男朋友是做金融工作的,老艺术家热衷炒股,我男朋友帮他赚了不少钱,期间老艺术家说起自己在上海认识不少高校领导,对我男朋友说,假如有什么亲戚考上海的大学他可以帮忙。后来我男朋友就跟老艺术家说有个亲戚考交大某某专业研究生,希望他能帮忙。老艺术家满口答应,说只要过了初试,他去跟交大领导打个招呼就没问题。(期间暗示我男朋友要付出一些什么大家都懂)初试成绩出来以后,进复试是没问题了,老艺术家要走了我的考生信息,说没问题,再次暗示要好处,并强调这好处不是他要的,是高校领导要的。我男朋友先给他送了几千块的礼,并承诺我顺利被录取以后送他一套红木家具。

  复试整个过程我还算轻松,因为真的以为有人相助。

  复试结束第二天我们还在交大里开开心心地逛了一整天,真的好天真。

  几天后出结果了,我没有被录取,事后才知道老艺术家从头到尾并没有帮忙,他以为我能考上,然后我们会顺理成章认为是他的功劳而对他感恩戴德,期间我们送的礼他也自己享受了。

  那几天大概是我最绝望的时刻,380应该不管对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都算是不错的分数,所有人都以为我这次稳上了,连我自己也深信不疑。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出结果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很久,男朋友抱着我,眼里都是心疼,我知道他有多么希望我能考上,他为了讨好那个老艺术家,半年多的时间里隔三差五就给他送礼,到他家里去帮忙(老艺术家跟自己儿女关系不好闹经济纠纷打官司,所以平常家里没有人帮忙)。

  隔天我男朋友带着我去找老艺术家,希望他帮我调剂到别的学校。因为我本科不好,调剂很多学校都不要。那天也许是我前一天晚上把眼睛哭肿了,状态很不好。老艺术家调剂也帮不上忙,恼羞成怒,开始指责我,说我形象不好(就是这么直接),根本不适合当老师,一定是我表现太差了,所以交大不要我,总之都是我太差就对了。

  我当时就被骂哭了,我男朋友鉴于还要找他帮忙,并没有反驳他,但我没忍住,边哭边回嘴,后来一个人跑开了,跑到附近一个地铁站背后的天桥下,我蹲在一个垃圾堆旁的角落里,哭得不像个人,委屈,不甘,绝望,哭到上气不接下气,哭到不停干呕,给我姐打电话,只会哭,说不出话来,我姐被吓坏了,她大概是害怕我做什么傻事,一直问我在哪,后来让我男朋友来找我。

  总之后来调剂也是无果。

  其实在我看到结果的那一刹那我就知道了,老艺术家是个骗子,他不会帮我,没人帮得了我,在考研这件事上,我除了自己,谁也依靠不了。

  但是他责骂我的那几句话我记了很久,常常一想起来就气愤,不甘,流泪。

  我不知道我把这段经历说出来大家会怎么看我,也许觉得我试图去找关系这样的出发点本身就不光明磊落。在这以前,我一向是一个坚持在考试中平等竞争的人,13年第一次进复试的时候,我曾经去向一个交大法学院研二的学姐取经(当时找不到汉硕的学姐只好病急乱投医),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快找关系!

  我当然找不到关系,也没想到原来考研的水这么深。

  所以到了14年我男朋友告诉我有这样一个外力帮助的时候,我是喜出望外的。

  又有谁会拒绝呢?

  这样刻骨铭心的一场空欢喜,也让我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审视考研这件事,审视自己。

  如今有机会把这段经历说出来我已经倍感欣慰。

  那一年一起备考的研友最终的结果也大多不尽如人意,有初试差一分没进复试的,有过线一分进复试被刷的,有高分进复试被刷的,其中甚至有个交大本校的哥们跨专业考安泰,初试385,排名尚可,他事后说其实他也托人打了招呼,但显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他还是被刷了。后来他调剂去了上海师范,也是挺让人唏嘘的。

  又一次失败,但是我还没有死心,我还想考。

  只是交大汉硕两次复试失败,多少有一些心理阴影,我开始重新思考,交大真的值得我去拼吗?再者,汉硕并不是交大的强势学科,我开始认真审视这个学科,自己报考汉硕的真实目的。原来我对汉语教育学的所有认识都只停留在那几本复习参考书上,其他的一概不知。

  4月份我整理好心情开始去面试找工作,起初频频碰壁,因为我不打算做会计,也已经错过最佳的求职时间,我问过一些汉语培训机构,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儒森、早安等等,那时候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还未恢复,这些机构都自己臆造出一个证,什么IPA,ICPA之类的。总之要进他们公司,首先要交5000-6000培训费,考过那些子虚乌有的证以后才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我没去,我找了一份外贸的工作,想着至少能把英语练练吧。工作中的表现得到领导的肯定与赞许,让我又找回了一些自信,也交到了一些新朋友,虽然常常加班,有时甚至加班到晚上八九点,但我却不觉得辛苦,因为感觉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付出热情的事业。我甚至一度想放弃考研了,觉得这样朝九晚六的生活似乎也不错,工作稳定,收入也会慢慢多起来。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吧,换一条路走,也许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然而后来还是辞职了,原因说白了就是老板钱没给到位。嗯,很现实。离职的时候老板说利益上的事可以再商量,但他不诚信的一面我已经看透,被利益伤过的心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妥协了。

  9月,几个准备再战的研友也陆续就位了。老地方,老教室,新面孔,旧面孔,又出发了。

  忘了是什么时候决定的考复旦,也许带了一点点赌气的心理,觉得交大你不要我没事,复旦要我。我记得考上交大汉硕的一个女生在建议我换学校的时候,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华师招的是教书匠,复旦招的是才子。

  才子。

  我有点儿被吸引了,我一直对自己有点迷之自信,觉得自己有一点点小才华,哈哈,见笑了。

  换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课题型,参考书的大改变。我一直到10月底才基本上把专业二所有的书都过了一遍,记得期间官网公布的参考书目还突然多了一本西方文化史。

  这年备考过程中我还跟在境外的朋友合作干起了代购,大概是上班以后被激发了赚钱的欲望(嗯我是福建人,总是想自己捣鼓点小生意做做,就是想自己做老板不爱给别人打工),代购做得还算有声有色,也能贴补一点生活开销(这里就不做广告了,因为想开学以后慢慢退出来)

  我的考研生活呢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14年12月初,男朋友的腿受伤了,髌骨骨折,住院做手术,我们都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都是我在照顾他,打水买饭,端屎端尿哈哈夸张了点。并且起因是跟人起了纠纷,这段时间我频繁往返医院和警察局,和警察周旋较劲。事情因我而起,受伤的却是他,在医院里看着他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我心里常常十分自责懊悔,他总叫我不要多想好好备考,但是我怎么做得到心无旁骛地继续备考?我根本就做不到。

  最后一个月基本上没怎么看书,前面看的也基本上忘光了,最后成绩我也能预见到是没希望了。

  那年复旦汉硕的线是355,我考了349,差6分。其实我有些惊喜,第一次考复旦,而且复习得并不充分,却只差6分。原来,我和复旦并不遥远。

  15年初又去找工作了,大概面试了四五家公司以后定下来了。穿插一个小故事,记得当时我投了简历到一家外贸公司,人事打电话通知我去面试,到了以后,大概有三个人一起在等面试,公司老板来了以后,把我们的简历都看了看,发现我本科读的不是贸易专业,单独对我说:你本科读的是财政学,我觉得你不太适合做外贸。然后就直接让我走了。我当时特别生气,电话通知我去面试,难道事先没有看过简历吗?到了之后却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让我走。哪怕是5分钟了解一下我的情况?单纯看简历就能看出我的个人能力了吗?是个老板就能这样不尊重人吗?

  我很生气,但我更想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每一次的打击、不尊重都不能将我打倒,只会让我更坚强!

  这一年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在复习,开始也想找研友,但都不是很合拍,后来就干脆自己复习,后来发现其实一个人复习很高效,每天到了教室就看书,累了就出去走走,一个人吃饭也很快,吃完回到教室又能迅速进入状态,没有琐碎的事干扰自己。我记得最后两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复习不带手机,开始不是很习惯,后来慢慢适应了,复习效率简直高到爆表,因为没有手机,你只能看书!当你身边有手机的时候,看了一会儿书,你就想休息一会儿,拿起手机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不知不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等你放下手机重新看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思路已经被打断了,刚刚看了什么内容?忘了,又得翻到前面重新看。吃完午饭,休息的时候拿起手机,又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午睡起来,拿起手机,又是……吃完晚饭,也是一样……而你没有手机的时候,你看完一本书只能继续看下一本,思路不会被打断,计划也很紧凑,你的思维一直在知识的框架内运转,越转越快,你会感觉自己的脑子活了!

  那两个月是我对自己状态最满意的一段时间,没有人陪伴,没有手机,我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就回忆今天看了什么内容,或者背一篇英语作文,或者背一道政治大题,或者背一段专业课知识。现如今的我们,真的被手机,被网络占据太多的时间了,有多少人没有手机在身上就跟犯毒瘾似的浑身不自在,你去图书馆,自习室,看看有多少人书本打开着,手上却拿着手机不停滑动,当你想知道什么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用手机去查,而不是用自己的脑子去想,去回忆,去思考。

  那两个月,把手机丢掉以后,让我意识到我又能思考了,不仅仅是学习,包括对生活,包括对自己,这是最大的收获。

  16年2月15号,查到考研成绩,总分378,政治72,英语71,专业一124,专业二111.有些出乎意料但似乎又在意料之中,我记得考完专业课的时候觉得好难,很怕自己过不了线。

  这年一共28个人进入复试,录取18个,我排在15,有两个跟我同分,377是一个复旦本校的男生。最后我复试被刷。今年很多人问我当时的情况,觉得378被刷很可惜,很难接受,我又怎么会想再战。我想我确实应该说说这个过程,说说我的经验教训,让大家少走弯路。

  先是2月份查到成绩的时候,同时也在群里知道很多高分的,大家都能懂那种感觉,多知道一个比你分高的,你的希望就又少了一份,哪怕是多知道一个分数比你低,但是很靠近的,都会让你心头一紧,总觉得自己岌岌可危,本科不好,英语一般,跨专业,没经验,没有任何出色的经历,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不上不下的初试成绩。一个不小心,刷的就是我。整个过程我就是这种自我怀疑的状态,大概就已经奠定我将要失败的基调。心态很差,书也看得很晚,当时一直以为复试时间会像往年一样安排在3月底,一直心慌慌地看不进书,结果3月8号通知3月12号复试,整个人都不好了……准备得十分仓促,初试的内容都没来得及过一遍,只是把前几年的题目整理了一遍,把《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认真看了一遍,做了一些笔记。12号上午的笔试自己就觉得答得很不好,题量很大,每道题的分值又很高,几乎没有时间让人多想,又有很多题要结合例子,我只记得自己当时特别慌张,思路很不清晰,又过于纠结,顾此失彼。我想我应该没有一道题答得像样的。下午的面试,在高大大那里感觉特别不好,说了一点就完全说不上来了,被问得无力反击,还有问文化的那个老师那里,自己也是没有准备好就开始答题,说到一半又说不下去了,太紧张了。但是去年因为高教所的学科英语专业有4个调剂名额,所以汉硕的结果第二天早上就出了,以便让被刷的同学能及时参加高教所的调剂复试。我记得看到自己被淘汰的系统结果的一瞬间,似乎一点都不惊讶,我好像打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被刷,我大概是习惯了失败吧。也没有哭,很淡定地告诉男朋友说我被淘汰了。紧接着要准备高教所的调剂复试。因为说到16年有校内调剂这回事,问的人也很多,这里也统一具体说说。首先调剂不是每年都有,15年,17年都没有,16年有4个名额,但不是被刷的10个人都能去参加,是10个人里按照初始分数排名,前五的人去参加复试,然后录取4个。从知道要调剂开始,我心里就是抵触的,我看着汉硕的专业课书,一本一本,还有密密麻麻的笔记,想到也许就要放弃这些了,以后要学的东西跟这些都没有关系了,心里很疼,很不甘心,我甚至想直接放弃这个调剂的机会,就让我再试一次吧!问了很多人,都是劝我去吧,也是复旦不是吗。去了,但是挺不走心的,上午笔试,我草草写了一些就提前交卷了,记得另外几个人看到我提前交卷的时候都特别惊讶。下午面试,是高教所的一排老师一起面试,主要是所长提问,另外几个大概是学科英语的老师也会问几个问题,老师都很好,问的问题也不难,英语口语是单独在另一个办公室面试,口语不太好,中间卡壳了。之后大概过了两天,我接到高教所老师的电话,我在5个人里的复试结果是最后一名,笔试成绩比较低,然后本科不太好(真的有说这句哦,强调了我本科不好)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啊,也好,如愿了,哈哈。但是,老师又说,高教所的所长觉得我也不错,愿意也收下我,要向招生办申请一个名额给我(当时真的好感动),但是最终能不能申请下来还不一定。我把消息告诉给另外几个人,告诉他们都被录取了,他们都很高兴,也安慰鼓励我一定可以得到这个名额。第二天又接到高教所老师电话,没有申请成功,我再次被淘汰啦。那几天情绪的起伏真的好大哈哈。这样的结果好像是注定了我还要为汉硕再努力一年。是福是祸又怎么知道呢?

  之后和男朋友一起去南京玩了一圈,很开心,我对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感恩,我愿意为自己的梦去拼,不管多少次,我会坚持到自己成功的那天,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我身边最亲近的人又总是那么地支持我,尤其是我男朋友,每一次我失败,我说我还要考,他从来没有反对或者是一丝丝的不理解,他总是说:那就考。

  16年5月,我又出发了。决心很大,压力更大。

  这一年有一个女生一起备考,我们都是在交大备考好多年了,原来一起备考的研友都陆陆续续考上了或者调剂了或者放弃了,我们常常调侃说我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最早的研友都毕业了而我们还在考…也一起信誓旦旦说这一次一定是最后一次了!不得不承认,随着年纪渐长,身体大不如前,过去我基本上每天晚上能在自习室复习到11点多甚至12点多也不觉疲劳,到了这一年,晚上10点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到达极限了。前几年我复习效率不算高,复习方法也比较笨,需要花大量时间去仔一遍一遍地复习,这一年总算学聪明了些,效率高起来了,所以虽然时间花的没有以前多,但是效果还是不错。也许也是因为这一年没有太多的熬夜看书,整个人精神状态也比较好,到了后期临近考试的时候整个人都比较淡定,以前是特别焦虑的。这一年还被要求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初试,开始觉得很烦,要奔波,要适应,后来发现其实对我而言是好事,因为在老家考试,环境很熟悉,过去在上海考,考场上前后左右都是竞争对手,我的心态又差,容易受别人影响,比如说我还在答第一页的题,别人就翻页了,我就会紧张……回到老家考试,应该只有我一个人考这个专业,身边没有竞争对手,感觉十分放松,我只管答好自己的题就好。而且我总觉得我那个考场其他考生都是去打酱油的…考前一天去踩点的时候我感觉那氛围像是第二天要考英语四级……莫名其妙一点都不紧张…过去考试男朋友也总是陪在身边,安排一切琐事,这次没有让他陪着去,考前一天坐6个小时动车到户籍所在地,入住酒店(因为考场其实是在自己家所在城市的上一级城市),因为噪音太大又换了房间,之后吃饭,去考场踩点。那时候我发现这几年当男朋友在身边的时候,自己太依赖他了。人似乎总是这样,当你知道有个人可以让你依靠会帮你处理好一切的时候你不知不觉就退化了,而当你的依靠消失了的时候,你不得不自己坚强起来独当一面。我在想以后还有很多很多事情是只能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处理的,我需要慢慢习惯一个人,而且原本就是一个足够坚强的人,我要找回自己。

  考试的两天过得很快,每考完一科就卸下一个担子,大脑就清出一块空白,直到考完最后一科,走出考场,那种感觉特别复杂,你以为自己会狂喜,但你不会,你只会感到虚空,你似乎完成了什么,但又不知道这是不是就算完成了。一种更加迷茫的不确定感袭上来,我带着满脑子的混沌回到酒店拿行李随后马上去了动车站坐上回自己老家的动车,路上打开QQ,看到群里有小仙女正在讨论考题…不太敢看但是还是手贱看了,讨论到的反正我都错了……哈哈哈哈哈哈。

  回到家里休息。原本家里只有我妈和我姐知道我去年还参加考研的事,后来妈妈暴露了我的行踪,我爸和我哥也知道了,原以为老爸会不理解,因为他一向觉得读研没什么用,最终还是要出来找工作,不如去考公,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次爸爸什么也没说。至于老哥,其实我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大概跟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想法一样,他们没说出来,但我能听到,那就是满满的不理解和疑惑,考了这么多次都考不上,还考?考了这么多次都考不上也许就证明你不适合走这条路,也许就是注定考不上,干嘛这么执着?他们一定这么想。

  元旦,一个特别要好的闺蜜来找我,我们在我的房间里聊天,我考研的事也只告诉了我认为她们能理解的少数几个朋友,她是其中之一,因为平日里我们聊起天来除了生活琐事还能聊诗和远方,我总以为她都能理解我。但那天,她问我:你考了这么多次,你有进步吗?

  那一瞬间我觉得很尴尬,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从来也不会主动去告诉别人自己考研付出了多少,自己坐在教室里每天几点学到几点。那么,是不是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不努力的呢?在别人眼里,甚至在我最亲近的人眼里,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我的努力就不存在吗?我一直在做无用功为了一件不会有结果的事吗?我没有进步吗?我是傻瓜吗?我只会原地踏步吗?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敏感了,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努力被人否定,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又想起几年前第一次被交大淘汰的时候,男朋友的表弟(也是我大学校友,大学的时候介绍我和男朋友认识)知道以后,在电话里说别人考研都是如何用功如何努力,言下之意就是我没有努力没有用功所以才考不上。这种否定,我到今天想来,心头还是一阵一阵的苦楚。也许我确实没有别人努力,也许我的学习方法不如别人,也许我的基础没有别人扎实,考不上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我绝不允许别人否定我的汗水和付出,在那些自己默默为梦想付出的日日夜夜里,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在咬牙坚持,是我自己陪伴自己,一路走到今天,我也许感动不了别人,但我感动了自己,我为我自己感到骄傲,因为不管别人怎么质疑我,怎么不理解我,我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每一天,我都坚信这一点。而今天,我确实做到了,这就是最有力的反击。

  有天早上我在房间里背单词,我哥经过房门听到了,跟我开玩笑说,你居然在背单词,他问我这次考研考的哪个学校,我说不告诉你。他又开玩笑说了一句:范进中举。我没笑出来,他走开了。

  又一次,我承认我很敏感,但我确实不乐意听到这样的话。我是范进吗?考一辈子?到老?在别人眼里活成一个笑话?

  你知道吗,当你没有成功的时候,当你是loser的时候,你的努力都是屁,没有人看得到,没有人在乎,因为你是失败者,你的经验不值得借鉴。

  今天我考上了,我十分感谢亲人朋友们的真挚的祝贺,他们都为我高兴,他们说我是他们身边最励志的人,他们将我的喜讯po在朋友圈里,他们说为我感到骄傲,他们说天道酬勤,他们说看着我一路走来的艰辛终于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很高兴,很感谢。

  但我也深深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今天做到了。如果这一次我还是失败。没有人会理解。没有人看得到。没有人在乎。他们会叹息,会觉得是意料之中,甚至会劝我放弃。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我自己一样相信我会做到,我能做到。

  人们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从来都是。

  说到这里,我的考研故事基本上结束了。考研这一路,我背负了很多,但我始终是一个总体上比较乐观的人,不管生活如何虐待我我依旧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勇敢地去和负面因素作斗争。我也不是那种意志力特别坚强的人,我也常常偷懒,也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时候,带着手机的时候也会刷微博逛淘宝,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把书一甩就去浪荡一整天,但信念一直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去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我为什么要考研。

  我从不后悔考研这几年经历的一切,我深知正是这一切才铸就了今天的我,没有这些经历,我不会成长,不会变得更宽容,不会变得更坦然。

  在我第三次还是第四次备考的时候,我在论坛里看到了14级复旦汉硕一个学姐的经验贴,她的帖子标题是:我的五年考研风雨路。当时看了这篇帖子我很受震动,她说她写下这篇帖子不是想要学弟学妹像她一样花五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因为成本太大。

  我没想到自己竟赴了她的后尘,更甚。

  我写这篇经验帖的初心也很简单,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大家少走弯路。

  复习经验:

  初试篇:

  (懒癌发作弃贴十天之后…又拾起来写了)没想到前面啰啰嗦嗦写了一万多字,接下来谈一谈我的复习经验吧。

  写在前头的碎碎念:

  3月下旬复试结果出了以后已经有几个小仙女出了很棒的经验贴,有今年初试第一的馨怡,她的经验贴我看了以后真的很佩服哦,逻辑很强大,尤其是她自己做的思维导图真的超级棒!建议大家都去看看哈。还有小饼干同学的经验贴也是干货满满,小琪的经验贴则是充满力量的,因为她是边带宝宝边备考的,真的是好厉害呀!她们三个人都是一战成功的,十分令人佩服,其复习经验及方法当然是值得所有人借鉴!大家一定要看!一定!强制性的哈哈哈。

  那么我的这篇经验贴呢,我想主要是针对跨考,辞职考以及准备再战的宝宝们,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尽量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另外也有我自己在这么多年复习过程慢慢悟出的一些学习方法,真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了,接下来逐一展开。

  一、 专业一 汉语基础

  把汉语基础写在最前面是因为今年这门考了136,在所有进了复试的同学里排第一,感觉比较有话语权,已经有几个加了我微信的小仙女问过我专一的复习经验,但是一两句话实在说不清楚,所以我没有过多展开,在这里做统一的阐述。

  我的复习方法跟其他人可能不太一样,建议大家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各取所需。

  大多数经验贴可能是从参考书出发,我呢是从真题出发,因为我已经备考好多年,对几本参考书目可以说是十分熟悉。(注:一战的同学尤其是跨考的同学,请先老老实实把官网给出的书目买齐并全部认真过一遍之后再来看真题,否则你看真题无异于是看天书完全摸不着头脑)

  建议各位宝宝在资料全部收集整理完毕之后,将复旦历年初试真题装订在一起,仔细研究真题,关注点在题型,考察内容及其重点,揣摩老师出题的思路,重复出现的题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要以为出过的题不会再出现!恰恰相反!出过的题很有可能会再次出现!考过的大题也许明年还是原样的大题,也许换个角度考你但仍是大题,也许变成小题,总之这个知识点是重要重要重要!

  让我先来举几个例子吓唬吓唬你们哈哈。

  1.上声在非上声前面,调值从214变成___(14考过,16年重复考)

  2.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构成(14考过,16年重复考)

  3.概念辨析中的“偏旁---部首”15年考了之后16年再考,“韵母--元音”16年考了之后17年再考。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真题的题型来逐一说明复习方法。去年我是以16真题为标准,17的题型较16又有了一丢丢的变化,那咱们就还是以17的题型为标准吧,但是试题内容我还是会以16真题为主来举例,因为我比较熟悉。

  1. 填空题

  这个题型你只要看几道真题就知道了,特点就是基础。比如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概念,牢记以后无论哪个空被挖了你都能填出来。有心的同学应该还要拓展一下去识记历史上不同时期汉族共同语的形式,春秋是“雅言”,汉代是“通语”,明代是“官话”(16真题)

  再比如“合体字”的概念,“区别词”的概念,都是十分基础的内容,认识识记,基本上不会丢分。该得的分得了,这门课就不会拉你后腿。

  2. 概念辨析题

  这个题型的备考方法也比较简单,就是将黄廖本《现代汉语》中所有的黑体字概念背熟!可以整理成专题集中背。但是要注意,这道题是概念辨析,要注意相近概念的对照识记。

  给大家举个例子,16年的概念辨析题一共是以下几个:

  (1)偏旁和部首 (属于汉字部分,很容易想到还有一个“部件”的概念很相近,马上成组记忆。另外想想汉字部分还有哪些成组概念容易出这道题?声旁--形旁?“六书”中的指事造字法和会意造字法?自己整理哈)

  (2)韵母与元音(属于语音部分,马上想到“声母与辅音”,语音部分还有哪些可成组易混概念?音素与音位?自己整理哈)最后17年重复考了韵母与元音,可见其重要程度。那么18年会考哪一对呢?复习要有重点,但不能有盲点。谨记。

  (3)比喻与比拟(属于修辞部分,请翻到黄廖本《现代汉语》修辞部分,注意在每一个修辞方式阐述了以后,都有跟前面的修辞方式的对比,比如比喻当中,有明喻,暗喻,借喻的对比,在比拟之后有比喻和比拟的对比,在借代之后有借喻和借代的对比等等等等,请自己认真整理,识记每一对概念的异同)

  (4)成语和惯用语 (属于词汇部分的“熟语”一类中的小类,并且书中明确给出了这两个概念的异同。发现了吗,只要是书上给出了异同的成组概念都可能作为考点。)

  (5)情态补语和结果补语 (属于语法部分,补语是每年考试的重点重点重点,绝对是必考,请务必认真研读补语这一块!7种补语的概念意义,例子全部牢记!)

  (6)主语、主题(话题)和施事

  关于这个我要多啰嗦几句,但绝对对你很有帮助。

  我十分建议大家在准备初试阶段就看一些复旦老师的书,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有《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育学》(吴中伟院长和杨玉玲主编,以下简称《国语法》),《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彭增安,陈光磊主编,基本上涵盖复旦所有老师的主要观点,以下简称《概论》)

  读过这两本书之后,你会抓住一些复旦老师的很重要的观点,而这些重要的观点是会体现在他们出的试题当中的,你会隐隐感觉到他们的出题方向和思路!

  比如说这道题,主语、话题和施事。主语是句法上的概念,话题是语用上的概念,施事是语义上的概念。句法、语用和语义,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错,这就是反复出现在复旦老师书中的“三个平面”理论!他们认为,大多数语法现象都可以用“三个平面”理论去解释,即从句法、语用和语义三个角度出发解释。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你会瞬间一通百通,马上迁移到同义词辨析,每一对同义词,不正是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来辨析吗?还有副词“了”、“就”、“才”等等语法现象,都是同理。

  小小总结一下,概念辨析题,看似是简单的背诵题,认真揣摩起来呢会发现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全部涵盖,都不可掉以轻心。覆盖面足够广的前提下又得突出重点,还要善于结合复旦老师的观点。所以,复习当中不要盲目背书,要善于思考和总结,有逻辑地背书,事半功倍。

  3. 简答题

  同样是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全面覆盖(修辞好像这几年尚未考过简答),语音部分主要是写国际音标,这个简单,把所有国际音标写熟练就是了,按发音方法分类写,按发音部位分类写,按“四呼”写,复韵母写,鼻韵母写,横写竖写,还能怎么出?

  其他部分的我不再一一展开,重点说两点,第一点是各个部分各有一些常考点自己要善于去总结,比如汉字部分的“六书”,偏旁部首部件,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词汇部分的语素、字与词的关系,“熟语”的分类,语法部分的句型的分类,主谓谓语句的分类,补语的类型。还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语境的作用(这两者在复旦老师书中多次体现,还有上面提到的“主语”和“话题”)等等。第二是注意除了语音题,其他题都要求举例说明!复旦老师十分注重考生答题的逻辑性和归纳性,答题请务必分点,观点之后务必附上例子。这就要求你在看书过程中善于积累例子,书上没有实例的自己想想,或者和同学讨论,一定要找到例子,因为所有的观点都是由大量的实例归纳总结而来,当你提出你的观点的时候,问问自己,你有例子支撑你的观点吗?(这里顺便预热一下,复试中面试环节,面对高大大的语法无敌连环问时,更是需要反应敏捷引经据典,用例子支撑你的观点!空口无凭没有说服力。)

  4. 分析题

  17年这个题型中的几个小题都比较基础,基本上不会丢分。

  有几点提示。一是复旦老师十分与时俱进哦,17年出了“蓝瘦香菇”,13年还是14年出了“囧”有几个语素,15年复试题出了“走你”的语义。出现新的语言现象时,要自己多多思考哦。二是改错字的部分,今年我在这上面吃亏了,估计5个里面错了3个,建议大家把黄廖本《现代汉语》汉字部分结束后面的易错字认真看一下,遇到自己觉得自己容易写错的整理出来重点识记。

  5. 写拼音

  这个就是基本功,没什么好说的啦,就是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等的拼写方法要特别注意一下。针对这道题,我特地买了一本书,叫《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很薄的一本小书,对各种词语的拼写方法都做了详细介绍,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原先我对地名,专名的拼写方法一直有点懵,就想一次性搞懂,而且这本书在以后的教育学中肯定也用得上!

  6. 近义词辨析

  首先推荐一篇论文《对外汉语教育学“同义词辨析”研究》作者:厉坚,复旦大学09年汉硕毕业论文,吴中伟院长指导的。这篇论文可以作为你答这道题的根本性方法。基本上就是从前面我提到的句法、语用、语义三个角度来分析,这篇论文里有对该三个角度下具体阐述,而且有许多经典引例,掌握了方法以后,不管是什么词,你都会辨析。

  另外推荐一本书,《实用对外汉语重点难点词语教育学词典》(朱丽云主编)该书囊括了大部分常见的同义词辨析,不是要你全部背下来,可以每天看几个,看看作者辨析的时候从什么角度入手,用的典型例子是什么,就是找找感觉,锻炼自己的辨析能力。还有就是做真题遇到不会辨析的词的时候可以把这本书当做工具书来查找使用。

  观察这几年真题出的几组词,要特别注意几种词,第一种:语素完全相同,顺序不同,如:负担---担负,互相---相互。第二种:一个是形容词兼副词,另一个是副词,如:突然----忽然,的确----确实,偶然----偶尔。第三种:一个语素相同,另一个语素不同,如:确定----断定,规矩---规定,这种类型的词其实很好辨析,看多了《实用对外汉语重点难点词语教育学词典》中的例子以后就会找到感觉,就是重点分析不同的那个语素所表示的语义。第四种:常用易混的连词,如:即使---哪怕,除非---只有,尽管---虽然,任凭---无论。

  再多说一点,看复旦老师的书的时候,会经常看到词汇教育学中的语素教育学法,注意结合这个理论和同义词辨析。

  7. 文言文阅读

  最早我就是看王力的《古代汉语》上下册,第一遍边看边手写翻译,第二遍边看边对着笔记口头翻译,第三遍挑重点篇章遮盖笔记口头翻译,翻译不出来的时候再看笔记。

  前几年复旦的古文是出过庄子的篇章的,我就挑选风格相似的篇章来重点看。16年突然出了《文心雕龙》,还是20分,把我吓坏了,去年特地买了《文心雕龙》来看,也挑选了风格相似的篇章来重点翻译记忆,虽然最后考的不是这本书,但是我觉得这本书还挺值得看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我背了几篇,感觉颇有味道。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道题你没法猜老师会出什么书的什么篇章,只能是以王力的《古代汉语》为主,积累一些古文翻译知识。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17年考了15分,我自己感觉做得也不是很好,但是似乎改卷比较松,好像扣的分数不是很多。

  8. 层次分析

  这个题型14年考了,15.16没考,17又拿出来考了。考不考你都要复习,因为这是基础分,一定要拿下。

  方法不难,关键得常常练习,不要生疏了。主要还是以黄廖本《现代汉语》为主,结合《国语法》中相关章节,特别是课后习题。好好做一做。

  9. 语法分析和修改病句

  以前我挺害怕这两道题,因为看到题目总是似懂非懂,或者明明知道它是错的,就是说不个所以然来。但是今年在考场上的时候我对这两道题格外有信心。

  先说两本很重要的书:1.《国语法》,从前我的语法知识只停留在黄廖《现代汉语》,看了《国语法》以后瞬间觉得被打开了新世界,这本书对语法点的解释特别详细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指出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有哪些,原因是什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处理。我敢断言,你读透《国语法》这本书之后,不管你在考场上遇到什么样的语法题你都能答。我是去年5月份开始看的,看的过程十分享受,原本还想逐章做笔记,但是太耗时了,只做了几章就放弃了。但是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后期我基本上语法部分全部看的这本,因为是院长的书,遇到和黄廖本有出入的部分,我也是以这本为主。这本书的课后习题也十分好,大多是修改病句并说明原因,做多了以后慢慢就会改了,也能说出准确的原因,真的是很棒的一本书!无论是对初试还是复试都非常有帮助!被我和晓艺宝宝奉为《圣经》!哈哈!2.《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重点看语法部分,或者说初试阶段只需看语法部分,语法部分重点看“三个平面”理论,是的,还是这个理论,因为语法分析就是分析语法现象,无论什么语法现象都可以都应该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切入分析。书中所有引例都有可能作为考题。

  再以具体的真题为例做个说明你会真切感受到这两本书的重要性。

  手上有《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翻到书本第230页,看例(31)中的D*我把一杯茶喝完就出去。和E*我把那么重的箱子搬不动。这两个句子分别出现在15年和16年的初试真题中的修改病句中,考察点正是“把”字句的语法意义。而“把”字句的语法意义,见《国语法》相关章节,解释得十分清楚,也是我到现在都烂熟于心的,“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行为使某个确定的人或事物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某种影响,产生某种结果,这个变化可以是位置移动,可以是性质发生变化,也可以是形式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是在别人的认识中发生变化”,那么有了这个语法意义就足以解答上面的两个病句了,“把”的宾语应该是确定的、双方都知道的事物,所以“一杯茶”不能充当“把”字句的宾语。“搬不动”是可能补语,表示的只是一种可能,并不是确定的结果,而“把”字句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某一动作或行为对某一事物造成或带来某种确定的结果或变化,在这一点上,二者矛盾,所以“把”字句和可能补语不能共现。Done!

  当然你读过黄廖本的现汉后也可以答这两个题,但是我认为,更深层次的语法原因是这两本书告诉我的,我的语法现象的敏感度也是通过这两本书慢慢培养出来的。所以,强烈推荐哈哈哈!

  哦对,关于这个“把”字句,再说一点,17年的简单题出了一道:举例说明“把”字句有哪些小类。这道题黄廖本现汉上似乎是没有的,考场上做到这道题的时候,先是一懵,因为没有相关图式被激活,然后我先把“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写下来,然后就按照语法意义中的发生变化的四种情况来写分类,即“把”的宾语发生的变化可以是位置移动,可以是性质发生变化,也可以是形式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是在别人的认识中发生变化。这不一定是正确答案,但我想有一定道理,并且能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汉语基础部分终于写完了……

  (懒癌发作弃贴一个月半后又顽强地拾起来了……因为想要说的东西太多了,写写停停,累哦宝宝们,再等等我吧!)

  二、专业二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这门16年考了111,今年考了107,两次都不高,我的经验大家随便参考一下吧,可以重点去看下其他几位宝宝的经验分享,肯定比我的有价值,哈哈。

  这一门专业课呢,书很多,具体不列了,大家去国交院官网上去找吧。这一块我把书和题目结合着讲吧。

  总的来说可以分三块,

  1. 第一块是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部分,基本就是《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你背透了,该得的分你都能得,至于其他超出书本范围的,就看个人平常的积累了,我觉得这个是有点赌性的,我曾经也是为了做到面面俱到,去大量搜罗各种文化知识的题或者知识点集锦之类的,但是命中的概率很低,又花时间,所以还是个人认为还是抓住主体吧,超出范围的题,基本上你不会,别人也不会,而且就那么几分,不足为患啦。但是还是可以适当看一些比较精比较有价值的补充资料,不要盲目就是了。世界文化部分,我的建议是直接看笔记吧,书本太厚,一遍一遍看太耗时间,考的分又不多,性价比太低了,15备考的时候我的战略性错误就是把这一部分看得太重,因为本身对世界文化的知识比较陌生,害怕在这一部分被拉开距离,于是花很多时间看这两本书,最后证明得不偿失啊,大家要吸取我的教训,时间要分配好,重点应该放在分值大的部分。第一遍可以通读一下,了解一下那两本书(《世界文化通论》和《西方文化史》)讲的什么内容,其实西方文化部分基本重合。之后就直接看笔记吧,后期直接背笔记,遇到有困惑需要确认的地方再去翻书。

  根据具体真题再补充说明几点,

  (1)每年专业二卷子发到你手上,第一道大题是文化填空题,第一小题和第二小题基本上人人不会(这两年是愈演愈烈啊,复旦老师是故意测试应试者的心理素质吗,才开始答题就要受到一万点暴击,顿感自己的知识储备就是0,大概我就是目不识丁一无所知的文盲吧)咱们来看看都是什么题,17年第一道:怀__提堑(我就想说,答出来的请直接录取吧!!)第二道题简单的不说了。16年第一道:操觚是指___。第二道:“口不言温室树”是指______。15年第一道: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______。第二道:“槐卿”是指_______。第四道:“杏林”主要指______界的代称。15年这几道跟16/17比起来应该还算不是很生僻的知识点吧,但是那年后期我没有好好复习,所以上了考场也是懵逼状态。总之呢,前1-2道题都会是没法猜的冷僻知识点,这个套路是越来越明显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被唬住了,上了考场不会也不要慌,因为大家都不会,甚至字都不认识也是常态!你就安安心心地放空吧!不就两分嘛!调整心态做好后面的题!

  (2)跟汉语基础一样,很多题考了又考,也许是原题,也许是换个角度。例子:16年填空:《诗经》中的_____是以周朝统治区的乐调。15年填空:_______和《离骚》合称“风骚”,被推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高峰,开辟了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先河。

  被称为“圆舞曲之父”的作家是_______(14.16)

  《赵氏孤儿》的作者是_______(14.15.16都考了,17忘了有没有考)

  简答:介绍一位现当代作家给欧洲大众,介绍的理由,主要介绍哪些方面,用什么方式介绍(16.17)

  例子很多,不一一举了,大家做完每年的真题就能体会到。

  (3)要有宏观思维,在宏观中去把握微观。举两个例子,有两种题考了多次。第一种是同时期东西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对应,比如:康熙在位时的法国君主是_____(16);荷马生活的时代属于中国的____(15)。初次看到这种题我也很头疼,觉得考得好细,康熙那道题还好一些,书上是有提到康熙与路易十四互赠礼物,荷马那道题就得自己去推算了吧。因为有这种题,后来在看世界文化部分,看到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时候,就提醒自己想想同时期的中国在干嘛?这里推荐大家关注一个公众号:混子曰。(加的时候应该得搜:hey-stone)他是以漫画的方式来展现历史,画风奇特,逻辑强大,通俗易懂,而且十分幽默搞笑。其历史剧部分有西方历史和中国历史,我记得他在讲西方历史的时候就有特地画了同时期的东西方对应图,看了以后一目了然。除了对复习有帮助,也可以当做复习累了的时候休息调节的一种方式,快去关注吧!(我不是托)第二种题是朝代时间长短排序,第一次看到这种题我内心是崩溃的!基本靠猜。15年排“秦隋元清”,16年排“秦隋清唐”。17年好像没出这个题。我在复习的时候把所有朝代都列出来,起始年份,各历时多少年,发现很多重要的时间点其实早已耳熟能详,比如秦朝公元前221统一六国,隋朝建于公元581.灭于618,唐朝建于618,灭于907,清朝建于16XX,灭于1912,具体我不去查了,这些都是我现在能想起来的。很明显是要对比两个短命王朝和两个长命王朝,模糊对比一下,唐朝比清朝长,秦朝很短,但到底多短,比隋朝还要短吗?是的,秦朝就十几年。好了,排出来了。历年真题里还有很多跟时间有关的题,遇到不会的,先从宏观去把握大致的范围,再从微观上去慢慢推敲。大家一定要反复做真题,拓展思考,细细体会。

  (4)简答论述题越来越开放,越来越结合实际。举例:你去阿拉伯国家当汉语志愿者,外方让你组织举办中华美食文化活动,你会怎么组织?要注意哪些方面?具体环节设计是?为了展示中华文化,你特意穿上了旗袍。但受到不少质疑,你应该怎么做?(17年论述第二题)考场上看到这道题的时候我竟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才晃过神来,我在朋友圈看到过15级考上复旦汉硕的朋友在新西兰教育学的时候发过当地学校在举办中华美食文化活动!而且她当时确实穿着旗袍…大家在备考阶段要注意应对这种题,多收集相关素材,上了考场答题一定要有条理,有逻辑,有自己的想法。开放性试题嘛,言之有理应该就给分了吧。(感觉复旦老师改卷真的挺仁慈的,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专二的分哪来的哈哈哈哈)

  (5)推荐一个资料给大家。去年复习到11月还是12月的时候在群里看到小饼干分享的文化资料《每日一练》,很厚,基本上十道题一组,每天做几组查缺补漏。有天我发现这套资料里居然出现了复旦14年和15年的文化填空题原题,顺序都一样……就算不会再出现原题,但是风格还是很相近的,所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2. 教育学和心理学

  毋庸置疑,最重要的是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本书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初看可能特别吃力,但是多看几遍就会发现其实这本书特别有条理,框架很清晰,自己做笔记或者买现成的笔记结合书本来复习都可以,这本书一定要多看几遍。《现代外语教育学》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有很多重合的部分,但是这本书真的不太好看,大家讨论下来都是觉得条理不清晰,没有框架感,我总觉得作者是想到哪写到哪……所以与《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复部分我都直接以《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为准。15年备考的时候我看到《现代外语教育学》这本书就头疼,看了两遍都不知道书在说什么,16年备考的时候因为有网上买的的笔记,确实是清晰多了,期间我记得好像是小饼干在我们的群里分享了视频,是逐章的,我看了两章,感觉视频不错,补充了不少原来不知道的知识,但是后来时间比较紧迫我没有继续看下去,建议大家在书本过了一遍以后可以边看视频边进行第二遍复习。《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初看也是摸不着头脑,看完一遍跟没看似的,倒不是说没有条理,是这些知识对跨考的我来说太陌生了,看过以后不知道自己到底懂没懂,就是没有看进去。这个时候就得把书进行拆块,框架先立起来,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每个标题下的在讲什么内容,包括几点,同时结合真题,有重点地去看。当你的脑子里有框架的时候,一切感觉都轻松多了。所以很推荐大家自己立框架或者学习今年的第一名馨怡建立思维导图,绝对是事半功倍。再结合真题说几点:

  (1)这一块的复习注意不要有盲点,一定要全面,复旦的老师不仅仅是在考你知识,也是在考你的学习态度。我记得15年我复习《教育心理学》的时候,特别不认真,我看到第五章“特殊学生”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不是重点,不会考,就直接跳过去了…直接跳过去…一个字没看,后来考了大题“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就是这一章的…多么痛的领悟啊!这道题17年也考了,是10分的详述题,16年考了填空题“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哪几个”,大家要重视。千万不要学我自认为不会考的就不去复习,每个知识点都可能会考!一定要全部都复习到!

  (2)每个章节里几个大标题,每个大标题底下有几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底下又包含几点,全部都要理清楚,所以我反复强调框架的重要性,不要漏点,而且要反复记忆,很多填空题就是让你填其中某几点或者某几个步骤,记得不牢固就容易失分。例:自我管理步骤有明确目标、规定时间、组织执行、有效控制、_________(16);克拉申的假说包括学习与习得、自然顺序、监控、输入、____________(16);影响教育学计划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个别化教育学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15)。

  (3)同样,考过的题会再考。上面的“学习困难学生”这个只是点就是连续考了三年,克拉申的假说今年的复试笔试也考了,16年的填空题考了一题“传统课堂教育学模式PPP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年最后一道20分的详述题“传统的外语教育学课堂模式有哪些不足?是什么错误思想根源造成的?”

  (4)重要的细节的知识点一定要反复多记几遍啊,像《引论》里各种假说、教育学法对应的人名、特征和大致的内容不要搞混了。17年初试我就是一紧张全乱了,好几个记混了,丢了好多分,恨死自己了。

  专业课大概就是这样。

  上考场前不要再胡乱背东西了,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整理好思路,告诉自己:该背的我都背了,试卷上的题我都会,我只要走进去坐下来把自己知道的认认真真写上去就行。

  考试这种东西,就是当你把该掌握的都掌握了,你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题目你肯定都会做,只是需要冷静思考。

  前面的专业课复习经验是我在上海的时候边翻看自己的复习资料边写的,写得会比较详细,5月17号回了老家,复习资料都不在身边,我只能凭自己印象写了,可能不会比专业课来得细致,之后如果还有想起别的我再补充好了。

  复试篇:

  发现我好像真的有点罗嗦啊……不知不觉都写了两万六千字了……然而我感觉还有很多话没说啊啊啊啊啊……你们真的会坚持看完吗?

  我的初试成绩是在2月15号查到的,那天很有趣,大家都在群里讨论查成绩的事,特别紧张,官方给的时间是2月16号,但根据以往经验,有时候提前一天就能查询到,只是系统处于还没调试好的状态,要一直登陆反复刷系统,运气好的就能给刷出来了。于是我就打开查询网址,特别随意地想试试,心里想着应该也查不着,随便点一下吧,结果就那么一下,我的成绩就跳出来了……那一瞬间特别懵逼……毫无心理准备……而且那天就我一个人查到成绩,其他人都进不了系统,后来自己再登也进不去,一度怀疑自己查到的是假成绩啊啊啊…

  到了16号其他人也陆续查到成绩了,大家就开始在群里排名,这个过程异常痛苦,所有人心里都是惴惴不安的,每冒出一个比自己分高的或者逼近自己的,都感觉危险又增加了一份,而且真的有假分数…那几天时不时就冒出来哪儿听说的有400+大神,然后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似乎还有很多隐藏的高手,但就是未见其人。最后事实证明,压根儿就没有400+的大神,第一就是我们的馨怡398呀。而且我们自己的排名还是挺准确的,最后的复试名单出来,我记得只有4、5个人不在我们群里,复试分数线我们都猜对了。说这些呀就是建议大家查到成绩以后尽量找到组织,坦诚说出自己的成绩,大家排一排就能知道自己大致的位置,只要有希望进复试就可以开始准备了!也别学我16年的时候,觉得自己不上不下的成绩特别焦虑。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善于在复试中逆袭,就努力在初试考出尽量高的分数吧!起码初试成绩高一些能让你在复试的时候更有底气一点。

  接下来具体说说我的复试准备:

  1. 自信的人无所畏惧

  初试结束以后,我自己掂量了一下感觉能进复试,元旦的时候我在老家先去把一颗智齿拔了哈哈哈。(这颗智齿足足祸害了我两年,尤其是16年准备复试的时候发炎让我有十多天没法好好看书),痊愈之后回到上海我马上去报了一个外教口语课程,因为我觉得自己口语一直不太好,这个短板必须要补上来,面试环节中英语这块的重要性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特别庆幸自己当时报了这个外教口语课(并不是托哈),这个课程给我的帮助真的很大,并不是说我上过之后口语水平就突飞猛进了(这个课程是两个月内每周日一次课,不可能让人口语一下子提高的,想要提高还得靠自己每天练习),而是这个课程让我找到了自信,特别感谢我的老师John,他特别善于引导我们,去参加这个课程的人都是读写能力不错,词汇量也足够,但是一开口就磕磕巴巴,支离破碎,词不达意。从第一堂课到最后一堂课,John都在不断地给我们做心理建设,他告诉既然来了就是要开口说,你不说就是把机会让给别人说,你就得不到锻炼,就不会进步。他对待每一个开口表达的人的那份尊重特别打动我,不管我们说出来的句子有多么糟糕,他都给予我们莫大的鼓励,因为我们至少有勇气开口。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去的时候很忐忑,课上也不太积极,基本上都是在默默地听,下课前John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关于电影的presentation,要求下一次课每个人到台上做5分钟的presentation,这种东西就是我特别害怕的,没自信,怕出错。但是我认真地去准备了,我做完自己的presentation的时候,John表扬了我,他看出了我是用心准备的,他的话大大鼓励了我,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找机会去说,课堂上只要他提问我就抢着回答,小组讨论的时候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一次课结束的时候,我都会留到最后,跟John一起步行到地铁站,这短短的几分钟等于是1对1的口语练习啊,只要是能让自己开口的机会我都不放过。我告诉John3月份我将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面试,并且我曾经失败过,他认真听了我的情况,帮我分析。当时我以为复旦的面试时间会安排的3月11号,而我们的最后一堂课(主题就是面试技巧)是在3月12号,John就私下给了我好多建议,但是后来面试是安排在3月17号!真是太幸运了!3月12号的最后一堂面试技巧课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

  先说一下我原来特别不自信的心里状态,然后再说自己是怎么慢慢转变过来的。我不自信的原因有几点,一是自己是南方人(福建人),普通话不标准,尤其是前后鼻音分不清楚,以前的以前一直不觉得自己有口音或者说这个问题会给自己减分,直到有次结识了一位交大的应用语言学硕士学姐,她是山西人,她第一次听我说话,就说我口音好重,而且不知道是她比较少跟南方人打交道还是我比较少跟北方人打交道,总之我跟她沟通特别不顺畅…会有她说了一句话我听不懂然后我说了一句话她又听不懂的状况…这个经历给我不小的打击,从那以后我认识北方的朋友,都特别害怕他们听不懂我说话,心里总有点儿自卑(还好后来认识的北方朋友都表示能听懂我说话,沟通无障碍至于那个学姐,可能是磁场不对……)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确实有口音,口音有多重,不知道,今年在喜马拉雅上特地买了一个普通话培训课程,短时间内完全矫正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让自己说话尽量字正腔圆一点儿。其实最后我醒悟过来了,每个人说话都有那么点口音,只要不影响交流的都可以无视,尤其是当你表达自己的时候足够自信,流畅,这些小瑕疵是会被忽略掉的。第二个就是英语口语不好,前面也说了,开口总是磕磕巴巴,词不达意,其实后来我上了外教的课以后发现,自己其实能说,想表达的东西和需要用的词汇就在脑子里,总是一紧张就乱了,找不到自己要说的词了,其实就是慢慢说,边想边说,别着急,对方很耐心听你说呢,说着说着发现自己也不错!哈哈!我记得复试完第二天,我们外教口语班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出去玩,我在地铁站里遇到一个法国人向我问路,我给他指完路以后他又和我攀谈了几句,随后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回头看着我,特别真诚地跟我说: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Thank you very much!当时高兴坏了,觉得自己得到了莫大的肯定!我把这事告诉我的老师John,他说:I always say your English is good.See?真的特别感谢他对我的鼓励!让我找到了自信!这比什么都重要!第三个就是我是跨专业的,而且跨度很大,本科学校又不好,总觉得这是一个莫大的劣势,老师看不上我,几年来都是这种心理,特别害怕老师问我为什么跨专业,为什么选汉语国际教育,原来的专业跟汉语国际教育相差那么大,怎么将这两个专业联系起来?上外教口语课的时候,John把我的心理状态彻底扭转过来了,跨专业不是我的劣势,恰恰是我的优势!为什么选择汉语国际教育?很简答,因为我热爱啊!跨度很大?那正说明我这个人有多么地勇敢!我敢于挑战新事物并且为之付出努力!经济学很好吗?因人而异吧!对我来说就没有汉语国际教育来得有价值!两者的联系?现在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当中,很大一部分是来经商的,我有经济学的基础知识,面对学习商务汉语的学生,这不就是我的优势了吗?至于本科学校不好,我十分赞同16级学姐吴倩在她的公众号给大家的回答,原话忘记了,大概意思是:不要再拿这个作为你考不上的借口了!本科出身不好,并不影响我闪闪发光啊!从我身上你们也能看出来,复旦还是比较公平的,没有歧视我这种本科出身相当不好的考生。当然了,平心而论,两个在其他方面表现均不相上下的考生,多参考一下本科,也无可厚非。第四,初试成绩平平,这是前几次没有自信最后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深知自己不善于逆袭,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之类的。所以拼尽全力在初试尽量取得比较高的分数,为复试打好基础,就有信心了。第五,没有任何相关教育学经验,前几年没有,16年5月自己在家教网上碰运气找到了两个法国学生,他们想学汉语,但是他们公司的位置比较偏,估计没有老师愿意去,我就去了。没有任何教育学经验的我硬着头皮去了,哈哈哈,自己感觉应该教得不太好,但是两个学生很热情,在我口语十分渣他们的英语口音也十分重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沟通完成教育学,上课的过程很有趣,他们学到新知识,我也发现自己的问题,慢慢完善自己的教育学,每次给他们上完课,他们都会特别真诚地对我表示感谢,谢谢我给他们上课,我这人总是特别容易被一个人的真诚打动,而且觉得好有成就感,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走外汉这条路的决心!虽然后来他们因为工作太忙(或者是他们太懒哈哈哈)提前结束了课程,但是这一份经历还是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在面试中,老师问到教育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我有话可说!所以呢,如果有实习的机会,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哪怕一个月才上一次课,去积累经验吧!并不会怎么影响你的复习进度的。

  2. 好好看书,扎实复习

  复试准备过程中,我主要看的书是前面提到过的《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育学》(吴中伟院长和杨玉玲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彭增安,陈光磊主编)、《跨文化的语言传通》(彭增安)、《对外汉语教育学探新》(高顺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原原本本说汉字》,另外我把前几年的复试真题整理出来自己把每一道题都做了解答(同样也是会反复考哦),根据出过的题去揣摩老师的出题思路,又搜索了许多各位老师的论文或者是他们指导的硕士论文,挑选了一些重点来看,比如说去年复试笔试中出了一题是:对比中英恭维语的异同。后来在查找论文的时候,发现彭大大指导过的一篇硕士论文正是《汉英恭维语对比研究及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我顿时如获至宝,于是看了好多几位老师指导硕士毕业论文,当然不可能猜中老师会出什么题,只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多看一些,了解一下老师的风格和方向。也有人说看论文没用,因人而异吧。除了这些书以外,初试的内容也要看,去年我就是初试的东西一点儿都没看,最后笔试做得很差,今年看了笔记,一些重点的东西还是抓住了,笔试不能说答得很好,但是应该也不差,该答的都答了。

  3. 调整好心态,奔赴战场

  到了最后,拼的就是心态。放松心情,从容应考。紧张大家都会的嘛,当你觉得很紧张的时候,你就想想自己的优点,告诉自己:我这么优秀,老师怎么会不录取我呢。想着想着就笑出来了哈哈哈哈。我记得今年复试的前一天下午我还在跟快递员吵架,吵得我特别焦躁,心里把那个快递员骂了一千一万遍!结果到了傍晚吃过晚饭准备去复旦踩点的时候,我居然在路上捡到两块钱,哈哈哈,当时觉得这必是大吉之兆!第二天上午提早半个小时到指定教室,大家都来得差不多了在闲聊,这时竟然看到去年调剂去了高教所的一个女生,她说她过来做一个小调查:每个人的复试前的状态和最后复试结果的关系。本来我还挺紧张的,和她聊了几分钟以后我突然放松下来了,大概是因为遇到熟悉的人觉得特别亲切吧,真谢谢她。

  笔试题量很大,时间就两个小时,而且都是大题,几乎没有时间去做多余的思考,看完题目就得开始答题,这种情况下想要答得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答题要有条理,把重点的先写上去,做简单的论述,一时回忆不起来的点先放着,先做下面的题,一定要争分夺秒。每年笔试结束都有哭丧着脸说没写完的因为时间真的太紧张了。

  笔试结束以后我就跟灵魂出窍了似的,写懵逼了,好半天才归位哈哈,宝宝们都在群里吐槽手都写抽筋了…午饭没怎么吃,太紧张了,在光华楼二楼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又练习了几次自我介绍就回到了指定的教室,在教室里等了一会儿,大概12点50,负责组织面试的孙老师来了,分发面试表格,每个人5张,除了英语的那张不一样,其他都是相同的,面试的5个老师都在各自的办公室里(这和以往不同,16年是5个老师分别在5个教室里,我个人觉得今年在老师们的办公室里氛围要好得多,因为办公室空间比较小,环境比较舒适生活化,坐在沙发上,拉近了和老师的距离,给人的感觉就是和老师聊聊天,而去年在教室里就觉得氛围比较严肃),三个在10楼好像,两个在8楼,每个人面试时间5分钟,大家分别去不同的办公室,看到哪个老师那空了就可以去,直到去过每个老师的办公室。孙老师简单交代了以后,就按照初试的排名把我们前5个带走前往10楼了…到了10楼,先是和3个老师打了个照面,他们领了录音设备和计时器之后就回到各自的办公室坐等我们一一去敲门了。10楼的三个老师分别是负责英语的彭大大、负责文化的不知名老师和负责语法的高大大,我有意把高大大留到最后,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比较磨人…10楼结束回到8楼,在院长和副院长的办公室门口排队等待,遇到馨怡、小雨、高清和晶晶,大家一众吐槽如何被高大大虐过来的,画面一度很欢乐啊哈哈哈。之后很快就结束了,结束以后我竟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发现自己面试下来一点儿都不紧张,还一个劲地安慰别人,缓解她们的紧张情绪。所以面试完了以后自己还是蛮有信心的,没有犯什么大错,老师问的问题基本上都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了比较流畅的回答(除了在高大大那里…),姿态也表现得比较从容自信。出了光华楼一看手机,才两点!又兴奋又紧张地回家去了。

  3.结合今年的复试真题说说

  笔试

  汉语基础

  1.辨析同义词

  A.平常 通常

  B.偶尔 偶然

  C.忽视 忽略

  这几个辨析都不难,掌握了词语辨析方法之后回答起来没什么问题。

  2.“得”的几中不同形式,语义,用法,结合例子分析。

  这道题我忘了是前几年考过了还是在高大大的书还是论文里见过了,反正是有的!印象很深刻!回头找到了补充给大家。

  3.一段留学生的作文,找出偏误,分类并解释。误用了好多“(是)……的”句式。

  《国语法》这本书中最后有一个专门的章是讲偏误分类和解释的,看过以后就知道这样的题该怎么去答了。

  教育学

  简答

  1.全身反应法

  2.语言学关键期假说(前两年的初试也考了,这个知识点真是重要啊!)

  论述

  1.你对输入假说的看法(输入假说的出现率很高,不管是在笔试还是在面试中!)

  2.你认为新技术应该如何应用到汉语教育学中?(16年也考了)

  教育学设计

  给了一段对话,问你认为其中哪些语言点语言给留学生讲解,用什么方法讲解。

  这个题是我的短板,完全没有准备这种提醒。

  英译汉

  第一段是关于汉语教师在学校里要承担的教育学任务什么的。

  第二段是二语学习包括语法知识还有认知策略……比较长,复述不下来。

  面试

  1.英语(彭增安)

  自我介绍,说了才一会儿被打断,由于我是跨专业,问我为什么选择汉硕,原来学的什么专业,毕业以后做过什么工作,现在有没有从事汉语教育学的工作。有没有出过国。如果有机会出国当志愿者,你会选择哪个国家,为什么?最后问我哪里人,说说你的家乡当地的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习俗。

  只要能流畅地自我介绍+回答问题我觉得问题都不大,说的时候要有一点气场,要表现出自己的自信。

  2.文化(不知名老师,但是挺好还挺幽默的)

  这次的两会,有人提出把孔子学院的名字改为“中华文化学院”,你觉得怎么样?

  这一块大家都答得差不多,又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就行吧!

  3.语法(高顺全)

  问题一,“什么回事”能不能说?为什么?

  问题二,“爱犬”和“爱狗”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无敌绕,被虐到体无完肤)

  面对高大大,首先你不能怕他,因为你不管给出什么样的解释,他都会质疑你,哪怕你其实就说出了他的想法,他都会反问你怀疑你,这是他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你不要怀疑自己。其次你要坚定自己的观点,不能被他带着跑,千万别他每质疑你一次你就否定自己原来的观点,无视他的质疑,坚定自己的立场。最后,听说他喜欢学生反驳他,跟他争论,嗯,就是胆子要大,但也要表现得很谦卑,把握一下那个度。

  4.教育学法(吴中伟院长)

  名字,学校,专业

  同样问了为什么跨专业,反正他们都爱问,特别是跨度比较大的,问现在有没有从事汉语教育学相关的工作,我说近期有给两个法国人上课,接着就问我给法国人现在的汉语水平,他们在学习汉语中的问题有哪些,我在教育学中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因为我说到法国人学声母的时候分不清z.c,院长马上问我从语言学角度看zc的区别是什么,说说看跟这组一样的声母还有什么),接着又问,法国人在中国学习汉语和在法国学习汉语有什么区别,我说最大的不同是语境,他又问语境具体包括哪些。最后又问我给法国人教拼音的时候有没有教他们汉字,我说教一点简单的,比如一二三,口,手之类的,他又问为什么不学了什么词汇就教什么汉字(比如说今天学你好,谢谢你,就也学这些汉字),我说太难了,学生会一时接受不了,会有畏难情绪。

  院长大大人特别和蔼,他有那种让人不紧张的气场!他的方式和高大大是截然相反的,不管你回答什么,院长都会先点点头,表示肯定,再问你有没有其他想法或者根据你的回答继续提问,要注意的点是,当院长对你表示肯定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已经答得很好了,他只是比较有礼貌…哈哈哈…要继续说下去,多说一点儿,让院长知道你很有想法。

  5.张豫峰副院长

  名字,学校,专业

  还是问为什么跨专业,问原因问得很细,有什么出发点。考研准备了多长时间,在自学期间,觉得自己原来的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有什么联系的地方,又问学习过程中哪个知识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说了把字句,她又问为什么,我说觉得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很重要(这里给自己挖了个坑),她马上让我解释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我说完了以后,她说了三个句子“这节课把我累死了,我把苹果吃了,我把敌人消灭了”这三个句子一样吗?我说都是状态发生了改变……不知道对不对,她反复问了几遍,我有点不确定。然后就结束了。

  副院长这基本上是聊聊个人情况,事先要做好准备,想好自己身上可能被挖到的坑,然后想好怎么去填坑。

  关于面试还有一点点自己的心得:

  1.自信、微笑,focus on the questions,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2.其实老师会问到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比较基础的,而这个基础知识其实就在你的脑子里,只是可能当下的高压气氛让你的脑袋缺氧了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候你要在心里暗示自己:答案你确实知道,focus on the question,你会想起来的!

  3.尽量避免沉默,哪怕把说过的再重复一遍,或者边念题目边思考也比沉默来得好,因为沉默给人压迫感,让人更加紧张。

  4.老师问的问题未必是你有准备到的,但是你可以把你准备的东西穿插进去,你把自己想要让他们知道的关于你的东西放到你的回答里去,尽量去展示自己,让他们感觉你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其他碎碎念:

  1.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性,列计划表,跟着计划走!但计划要合理。

  2.复习的时候因为没有带手机,疲劳的时候我会看一些闲书调节一下,去年夏天在当当网买书的时候买错了一套《中国上下五千年》,到手才发现是青少年版,哈哈哈哈,但是翻看了几页之后发现内容不错,故事性很强,于是留了下来,放在自习室里,每天晚饭后看上一二十页,既补充了点文化知识,也缓解了一天的疲乏。

  还有就是有的时候会突然心浮气躁看不下书,注意力集中不了,如果是短时间的,我就会休息半天或者一天,彻底不看书,然后就会有愧疚感了,想到自己在家躺尸的时候自己的竞争对手正在自习室里奋笔疾书会紧张得马上从床上跳起来的啊……如果连续几天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我就会做点什么,想办法找回自己的注意力,通常是看一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因为我看他的书就什么事也不想了,只想快点看完知道结局。通常看完以后我就活了,又能愉快地看书了。(容我在这里偷偷地安利一下刘慈欣的《三体》,嘿嘿,《三体》是我逢人就安利的一套书,是我的心头好,这套书打开了我的新世界,看过之后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嗯,我觉得自己很幸福,能够拜读到这么优秀的作品,大家考研结束以后都去看吧哈哈哈!真的很好看呀!)

  3.平时可以搜集一些对自己来说特别励志的文章或者语录,每当你没动力的时候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给自己打打鸡血,或者去看看自己很讨厌但偏偏又比你优秀的人的朋友圈微博,我就经常这么干,每次我就去看那些我很厌恶却又比我优秀的人,然后告诉自己:绝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自己鄙视的人!!于是原地满血复活!

  还有就是把真题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每次一看到真题我就紧张,我会问自己这些题都会做吗?上了考场都能答上来吗?一想到这些就觉得自己离成功还好遥远,必须再努力一点!

  4.感谢一下我的男朋友哈哈哈,有一个爱我无条件支持我的男朋友是我在这条路上不断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他是我的天。

  结束语: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五年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印象很深刻。没想到自己为考研花了不止5年,终于如愿了。下一个5年,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你呢?

  最后用从我开始考研就一直自我激励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吧。

  我从不担心我努力了不优秀,只担心优秀的人都比我更努力。如果你忍受不了孤独,就不要追逐梦想。因为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忍受了孤独、寂寞和眼光,付出了很多努力,不抱怨不诉苦,最后度过了这段感动自己的日子。

  美好的梦想不应该成为执念。

  与君共勉。

  鸭鸭

  2017.6.11

 

  文章来源:http://bbs.kaoyan.com/t8048256p1

  作者/发布者:|‘弧ˋ_.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