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华,中文考研网2017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辅导”“案例分析与跨文化交际专题研究”学员,北京大学2018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初试总分第三名,已被录取。本文是李清华北大汉硕考研专业课经验总结。
大家好,我是2018年被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录取的考生,初试成绩385分,排名第三。曾经我也是和各位一样,对考研很迷茫。这个专业内容庞大,每年考试题型变化很大,看了很多经验帖,也走了很多弯路,希望自己的考研历程可以帮到大家。
英语、政治一来是拉不开差距,二来想必大家看得经验贴很多,在此不作赘述。英语补充三点,一、多刷单词和真题,形成题感也就很简单了,二、作文方面,要整理出自己的模板包括个人和社会,正面和反面。然后自己牢牢记住,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不用花太多时间,也不用买什么作文书,或是看别人的押题作文高分作文什么的。这些效率都太低下了。三、多做新题型,这是血的教训,我平时不怎么练这一块,今年考排序题我一下子就蒙了,花了30分钟做,但是由于排反了,10分全错,虽然最后英语也考了80分,但是还是很遗憾,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考研的重点其实在专业课上,你看每年进复试的同学,英语政治其实差距不大,主要区别在专业课方面。就大趋势而言,近两年的专业课考的知识越来越倾向于汉语本体,因为北大汉院现在不招学硕,去年的真题就是学硕和专硕用一张试题,所以大家不要老想着自己非要拓展什么,把基础知识巩固扎实才是硬道理。
先来谈一谈专业课一吧,在历年真题中,客观题80分,主观题70分。客观题因为考的都是基础知识,大家拉不开差距,但是要不丢分,保证自己能做对。总体而言主观题是拉分的重点,也是我们复习的关键。就各板块分配来说,语法的比例真的是最大的,往往占到50%以上,语音要占到20%,而文字词汇往往有15%,但是我觉得这两年整体的趋势是《语言学纲要》占的比重逐渐扩大(暂且不论今年语言学理论试题是在专业二而不是专业一试卷上出的),像今年出的两个论述题都是在语纲上能找到答案的,总共 25分,第一题考查的是语言的二层性,第二题考查的是语境。这就告诉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现代汉语,而且要注重语言学纲要,并且不是像原先那样只看重名词解释或是客观题,而是要真正的弄懂语言学纲要的体系,能够在论述题中标准化作答,并且答得全面。有些学弟学妹总是问北大版和黄廖版到底哪个为主,其实两个都应该对照着看,我只看北大版现汉的时候,感觉对真题的某些知识点把握不深,不知如何作答,当看到黄廖版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比如说“每”是一个代词这种细节性的问题北大版就没有讲。所以我们对黄廖版也要做到理解记忆,这样答大题才会做到有的放矢。除了以上三本书之外,《语法讲义》也应该通读三遍,《现代汉语》的语法部分是以《语法讲义》为理论基础编写的,我感觉这本书理解了,现代汉语你就过关了。还有陆俭明老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和沈阳老师的《语言学常识十五讲》,对于语法论述题特别有帮助,建议一定要看,毕竟专业课一客观题拉不开差距,要想考高分的话主观题一定要下功夫。如果有时间的话,陆俭明老师、杨德峰老师的论文,以及杨玉玲、应晨锦的《现代汉语语法答问》上下两册也可以多看看,今年的近义词辨析题就是杨德峰老师的一篇论文原文,占了10分,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多看看,挑自己能看得懂的论文看。
有的人可能对是否要做很多真题有疑问,我的看法是:北大的真题,尤其是近几年的真题一定要做多做几遍,自己的研究研究出题的思路,把握重点,当然也不要押题,觉得这两年没有考就不复习了,其实不是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而对于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近20年的真题,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看看,有的时候也是近几年真题的题源,我当时是自己做了一遍的,感觉出题的水平相当高,并且做完以后感觉对知识点又巩固回顾了一遍。而其他学校的真题,我觉得可以做一到两年的,还是为了巩固书本知识回归课本,主要做名校的,毕竟其他的学校出题质量不高,和北大题型也不贴近,还是要把时间用在看专业课书上。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如是而已。
专业课二,主要考查文化文学知识和古代汉语,以及案例分析(语言学部分前面说过了,不再赘述)。这两年除了案例分析之外,都没有用到过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上的知识点,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是呢,一来案例分析也能用得到,其次咱们也不知道它明年会不会在客观题方面考查《引论》的知识,所以还是要看。文化方面,感觉近两年主要考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这并不是很难,但是占的比例最大,仍然是专业课二复习的重点。除了要看《中国文化要略》之外,咱们还可以看看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纲》(四本一套),以及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看赵长征老师的《中华文化与传播》,毕竟他是北大汉院这个方向的带头人。在世界文化方面,一直以来考的都是北大马克垚先生的《世界文明史》上面的原话,但是这本书有一两千页,太厚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去图书馆翻一翻这本书关于中国古代和西欧、日本等章节,前几年考得特别频繁。其次,文化文学方面,真题的重复率也很高,所以要重点看哦。古代汉语方面,共25分,可见比例之重,加标点9分,解释文中划线词语6分,翻译句子10分。文言文近两年都出自《左传》,大家学有余力的话,可以把《左传》中的名篇好好看一看,毕竟分量重,我感觉明年很大可能继续考《左传》。
今年把语纲放在了专业课二,案例分析分值下降,今年只有20分,但还是要写1500字,所以平时要从《引论》等书上有意识整理提炼教学、教学管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从多角度分析,尽量让自己的行文流畅有逻辑性,也要多用专业术语,自己写开头和结尾的时候形成自己的模板,比如我给大家写一个例子:“从危机困惑到反思求变,从寻找对策到融入适应,这是海外汉语教师从新手教师到熟手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某某教师应该进一步丰富课堂和课外活动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从容面对多样复杂的教学环境,拓展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国际汉语教学专家。”当然大家可以不像我写的这么多,要根据分值和考场上时间来定。
大体上就写这么多,其实我觉得考研真的要注重效率,做一个有心人,不在于你花了多少时间,而在于你花了多少有效时间,比如在复习专业课一时,客观题方面就是多看这两本现汉,并且根据语言学纲要形成自己的体系。主观题看几本拓展书和论文,自己做笔记,沈阳、陆俭明等老师的书真的很重要。当你把这些语法学大家的书和论文里你能看懂的都看懂了,大题相信也知道怎么答了。在复习专业课二时,反而不像专业课一那样多拓展,书那么多,中国文化如同浩瀚大海一般,广撒网是捞不到鱼的,把你自己能拿分的给巩固好了才是重点。就比如案例分析自己整理几张纸,考试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就不用怕没话写或写废话。
另外建议大家做笔记的时候不要抄书,效率太低。可以在书上用标签和便利贴标记,这样在后期做真题的时候,看到错题翻书本就很方便。笔记应该是关于整个书系统的整理。12月时,我除了基础的几本书之外,基本上看的都是我自己的笔记,笔记上是我自己整理的一个个小专题,后来果然就考到了。
中文考研网暑期开有关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案例分析的专题研究辅导课程,授课的老师都是北大的学长学姐老师,想进一步提升自己、超越竞争对手的同学可以报这些专题班,我上过暑期的案例分析的专题课,以及北大汉硕专业辅导的三天面授,老师讲的都很好。我感觉报辅导班就是一个老师帮你抓重点的过程,让你少走弯路。
顺便讲一下复试,复试分为四个流程,首先是自我介绍,接下来是文化常识,比如今年就是王勃《滕王阁序》方面的,第三是说课(往年都是试讲),最后是英文面试案例分析,是关于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比如老师问你在海外教学时,给生病学生药被校长批评,你怎么办?老师都特别平易近人,所以进去不要紧张,大胆发挥,即使想不起来老师也会引导你,我记得当时在最后老师还和我开玩笑,你叫李清华,那为什么来考北大呀23333~老师当时都乐了。所以不要拘谨,和老师流畅问答是关键,还有就是要谦虚严谨。在此特别感谢中文考研网复试辅导班(包含在北大汉硕专业辅导中),不仅讲了历年的复试题(在文化常识部分复现率很高,今年好像就是12年的题的复现),而且每个人都进行模拟面试,老师给点评,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感觉对面试帮助特别大,强烈推荐!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最重要的还是考研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对自己意志力的磨练,这才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朱熹有言:“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考研也是如此,希望大家看了我的这篇经验帖以后能够少走弯路,以平和的心态经历这个过程,如愿以偿地考上北京大学。
作者:李清华(中文考研网2017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辅导”“案例分析与跨文化交际专题研究”学员,北京大学2018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初试总分第三名)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