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 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心得总结

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心得总结

  备战初试时就想着如果顺利上岸,一定要写篇上岸经验贴,现已上师大汉硕拟录取,希望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建议能帮助想要报考上师大汉硕的学弟学妹们。

  我是二战上师大,初试398(政治62,英语64,专业一139,专业二133),现已顺利通过复试。

  我本科是双非学校的工科专业,跨度应该是最大的,所以跨考的学弟学妹们不要担心自己是在跨考方面存在很大劣势,只要朝着目标努力就行了。我选择二战上师的理由:专业课题型以客观题为主,校园美丽、离家近、汉硕专业实力较好、报录比可观、等额录取(今年公布复试名单前通知实行1:1.25差额录取!)。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择校时务必先了解考试题型和复试形式,这很重要。

  下面说说各科的复习经验和建议吧。

  一、专业一:

  一战厦大时我的分挺低的,厦大考主观题,我基本没练过。这里再次强调题型的重要性!对跨考的学弟学妹们来说,《现代汉语》需要比本专业出身的考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这是句废话),第一遍看可以了解下书的构架,一遍下来你可能会发现貌似都看懂了,但做题时才发现其实什么都不会,这是正常的,《现代汉语》需要反复看,加上一定的练习,我是直到10月才能算是知道《现代汉语》到底在讲什么。

  二战的复习是从8月初开始的,真正进入状态是9月。9月底我结束了第一轮复习,主要是看了一遍齐沪扬版的《现代汉语》,同时结合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进行知识点的回忆,再做点题找回状态,我做题挺少的,一方面是我不爱做大量的题(可以理解为有点懒),另一方面是市面上的《现代汉语》题少,全国真题的答案不太靠谱,担心思路会被错误的答案带偏,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多看书里的权威内容。对于做题,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就我而言,二战时基本只是后期做了上师的真题,但基础薄弱的学弟学妹还是需要找一定的题来做的,题的质量很重要,要选答案靠谱的题做,如果在讨论答案正确性这方面花费很多精力是很不划算的。第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其实整个复习过程都要多思考),不懂的问题先翻翻教材,最基本的定义一定要认真看,千万不能扫一眼就完事儿了,认真思考过后还是不懂,再请教前辈。第二轮复习的时候,我根据齐沪扬版《现代汉语》,手动码了我认为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文档,因为学姐和我提过真题有些答案来自于黄伯荣、廖序东,所以我补充了点黄伯荣、廖序东版上更易理解的说法,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10月底。11月初我开始接触真题,建议学弟学妹珍惜真题,不要太早做,可以看考什么内容,看各题源于哪些知识点,对重点有把握,但不要真正地去做,当你觉得水平可以了再做,但也不能太晚,最晚11月要开始做了。后期我拿到18年真题时,我发现填空题部分基本上全是书上原话的挖空,考得很细,但之前我码的笔记上有很多都记到了,所以补充了些知识点,就开始背自己的笔记,今年虽然没考,但上考场前还是安心了很多。12月我主要是反复背笔记和回归齐版教材,熟悉教材上的例子,重点看做错的真题。这里提醒一下,知识点的学习最好在12月前结束,12月以后主要是保持手感、查漏补缺和对教材的熟悉,尤其是最后一周基本都是背政治,能留给专业课的时间真的不多。

  细说一下,齐沪扬版的《现代汉语》前四章还是挺基础的,讲得也详细,但语法部分我更偏向于黄伯荣、廖序东版。不过,毕竟上师的参考书目是齐沪扬版,这是必须看的,用齐沪扬版的说法是不会错的,书上的例子更是应当熟悉。齐沪扬版和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知识的大框架是一样的,不同处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的说法以及细节处的知识点归类。一战初期我就看了朱德熙的《语法讲义》,这本书应当是后期作为提高的补充书目,但我一开始只知道是汉硕专业的必看书,就一股脑先看了,这本书讲得很细致,看完会有提高,但还是建议有时间的话再作为补充看。另外,我还看了齐沪扬配套的《现代汉语学习指导》,这本书上的有一点内容也出现过在真题中,保险起见,我坚持同步看完了,对教材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它的课后习题也值得练练,我选做了一部分。《古代汉语》部分上师的参考书是郭锡良版的《古代汉语》,二战时我没复习《古代汉语》,但一战时看了王力版的《古代汉语》前四章,重点看了第一单元。建议学弟学妹第一单元一定要认真看一遍,顺便提高文言语感。彭小川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对词义辨析有帮助,真题中挺多是这本书上出现了的,但都记住也是挺不容易的,我就没做到,齐沪扬版《现代汉语》上的词义辨析也要看,今年就考了书上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也是我推荐的工具书,有疑惑时翻一翻看,可能会有收获。总之《现代汉语》是重中之重!!!

  复习进度总结:

  8月到9月底:第一轮复习(通看教材+做练习题)

  10月到11月:第二轮复习(加深知识点理解+根据真题掌握重点+做笔记)

  11月到12月:做真题(知识点补充+背笔记)

  12月到考试前:第三轮复习(查漏补缺+回归教材熟悉例子+错题回顾)

  建议一战的学弟学妹们在保证复习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二战的学弟学妹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二、专业二:

  《中国文化要略》一定是专二文化部分的重点。厦大《中国文化要略》考得越来越少,所以我一战时没背过《中国文化要略》,只是看过一遍。二战时,我也用了一个月整理了自己的《中国文化要略》考点,还是挺详细的,网上有很多关于《中国文化要略》的笔记,我还是选择了自己整理,虽然工程浩大,但我还是比单纯看一遍《中国文化要略》要印象深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话很真实,何况记性很差的我,所以《中国文化要略》是早做准备的,用的最新版的。我是根据真题找书上的出处,对重点章节心中有数(专二的真题不同于专一,建议学弟学妹尽早看真题,毕竟都是靠背的),再细化了各章的可能考点,建议学弟学妹们第一遍先尽可能背,尽管这过程真的很痛苦,一开始会觉得文化挺有意思,但后期的记忆负担不断加重,要有心理准备,所以专二要尽早一点点背,可以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法给自己制定计划,严格实行,滚动背诵,一定要坚持下来!虽然上师的真题重现率很高,但也要做足准备,况且今年基本都是原题,明年真的说不准,另外,有几年的真题中出现了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我也找了历年的考题和答案,后期还有时间的也可以背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不在参考书目里,但也会出现在真题中,根据重点把握下,对案例分析也很有帮助。教育学心理学部分的题可以参考教师资格证的教材,重点更突出些,不过这部分的题源范围太大,能准备就尽量准备。

  进度总结:

  8月到9月底:复习《中国文化要略》,同步做笔记,整理真题。

  10月到11月:背《中国文化要略》,做文化概论自考笔记并同步背笔记,复习教育学、心理学。

  11月到12月:反复背,做真题,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12月到考试前:继续反复背,练案例分析。

  三、关于复试:

  今年上师猝不及防来了个差额录取,可能是由于高分很多,400+的有五个人左右。上午专业笔试总分120分、英语面试总分60分,下午专业面试总分120分,综合成绩是初试和复试成绩直接相加,按排名录取,其它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看看学院发的关于上师汉硕的复试要求。毕竟已经采取差额录取,二战报考上师的也不少,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所以初试真的很重要,要尽量获得高分,这样后期的复试复习在心态方面会好很多。关于复试我就不多说啦,这都是后话了,当前最主要的就是好好准备初试。

  四、最后的一点建议:

  1.在上师考试的学弟学妹注意做题的节奏,因为上师的考场不能带表,我考试当天才知道。

  2.复习要有重点,前期可以广撒网,后期逐步回顾重点。

  3.前期的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先自己思考,静下心看看书中对应的知识点,这比纯粹请教要印象深刻得多。

  4.考研时各种渠道的信息很多,资料也很多,要有取舍,毕竟复习时间和精力有限。

  5.考研是个持久战,偶尔放松身心很有必要,要二战的学弟学妹更要懂得缓解压力。

  6.相信自己,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基于你的努力和坚持,这是我整个考研过程中最大的感悟。

  经验贴就写到这里啦,祝愿心中有梦的人都能成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文章来源:http://bbs.kaoyan.com/t9416833p1

  作者/发布者:呼啦啦的海风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上海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上海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上海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