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备考秘籍 >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谈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谈

  写在前面:这真是一篇很晚的经验贴,复试结束之后瞎忙忙+偷懒就拖到了今天才开始动笔。

  和大部分同学情况不同,我毕业已经有两年了,毕业之后直接参加的工作。2018年10月份开始考虑考研,由于时间尴尬又在职所以只能参加下一年的考试。在工作之余择校,搜集目标院校的信息、参考书目和考试经验,买纸质和电子复习资料等。一开始想过蛮多的学校,后来在上外和上财之间犹豫,最终因为个人原因定为上外,我本科学校在上外隔壁,也在上外辅修过,还是蛮有缘分的;实际上在具体复习碰到困难以及新增参考书目的时候动摇过,我想保险起见是不是应该选择好考一些的学校毕竟竞争激烈,并且我也不清楚自己的水平到底在什么程度上了,但一想到换学校要去重新搜集信息适应其他学校的重点太痛苦了就放弃了(其实就是懒2333)。

  当时在考研帮看了很多学姐的经验贴,都搜集打印下来,作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以及检查进度的参考。到了2019年6月底,就正式离职开始复习了。

  一、初试

  (一)专业一

  1.参考书目

  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彭小川《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杨玉玲《现代汉语语法答问》,现代汉语同步辅导习题集,全国真题,上外真题。

  2.单独介绍

  《现代汉语》:我是还在职的时候先看了一遍,没有背也没有做题的那种,我比较建议大家第一遍的时候就配合视频理解知识开始背开始做做练习题,我认为这样成效会更好一些,第一遍背诵当然可能不太理解也记不住,但是当你背到第四遍第五遍时,第一遍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现代汉语》的学习大多安排在上午。暑期7月份的时候我配合视频看书,整理笔记,这时好多内容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呢,尤其是下册语法部分,这时也开始背书,做练习题来强化巩固。8月份的时候开始做全国真题,我一共打印了两本,但由于时间关系只做了第一本。我的学习进度属于比较慢的,一开始加的一些微信群有小伙伴在里面讨论问题,我连他们问的是什么都看不懂,到暑假后期可以慢慢加入他们的讨论。经过暑期的背诵、做题,基本上建立了整体的的知识框架。每个人学习方法不同,我学习属于比较慢的那种,所以书没有其他同学翻得多,这可能也是我专业一相对薄弱的原因。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这本书主要就是背诵其中的词条,反复背,我应该是背了5遍;没有做其他的处理了,也有其他同学自己整理归纳的,我觉得这个办法应该对学习有帮助。这本书前面一部分词类要难背一些,句法相对简单。这次初试有一道大题出自《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另外大家比较专业的话也可以看一看《现代汉语八百词》,貌似以前年份有词条出自里面。

  《现代汉语语法答问》:这本书我应该是10、11月份开始看的,初试前没有看完,但是对《现代汉语》知识和考试都是很好的补充。

  《古代汉语》:前期看了几篇王力的《古代汉语》(电子版),后来没时间就没看了;考前搜集了所有出现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但是没有来得及看,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留出看高中古文的时间。

  辅导习题集、全国真题:在知识框架基本建立之后就是做题目来检测了嘛。辅导习题集我做了一遍,错题标记出来在考前又看了一遍;《语言学纲要》和《外国文化史》我都没做。其他院校的真题和上外还是有蛮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重在用它帮自己夯实《现代汉语》的基础就好。

  上外真题:建议买那种成本的,因为真题一定是要好好研究的,我从9月份开始到11月份过了3遍。

  (二)专业二

  1.参考书目

  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及背诵笔记、《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冯忠良)、《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王建勤);《中国文化要略》1000题、笔记等资料

  2.单独介绍

  《中国文化要略》:我一开始用笔记背的,因为每天拿着书出去太重了,后来做题发现好多细节不知道,才开始笔记书本并重地去看,不过还是笔记翻得更黑一些,因为作者列好了框架,不用再去整理了;后期买了一本《中国文化要略》的1000题,过了两遍。文化的大题部分基本也只背了笔记上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本书去年不在参考书目里,但暑假我都是抱着这本书在看的,后面那四本书在暑假完全没有动过。这本书的学习刚开始是安排在晚上,但是第一遍完全就是一脸懵,我觉得完全浪费了一个月的晚上,所以这本书如果要看的话强烈建议大家一开始就对着视频,并且自己梳理框架,光看作用不大讲真。但是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本书,又觉得赞誉有加因为它比较有逻辑框架很好,翻书的话也能知道各个知识点落在哪里。后面的那三本书只会让你更懵。

  除了很懵的第一遍,我在8月看了第二遍,列了框架也背了;9月份上外出简章,这本书我就扔下了,到12月份框架好能帮我们记得更牢。

  《教育心理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二语习得研究》:这三本书简直一个比一个难懂,尤其是《二语习得研究》(然而并没有考)!我都(很傻地)看完了,并且整理了笔记,说实话浪费了不少时间,我应该拿它们好好学我的《现代汉语》的。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看这本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大部分的知识浏览一下就好;有几个重点章节和知识点可以着重看一下,现在也考大题了,关注下可以考大题的部分。

  案例分析:看了一小部分朱勇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上了讲解案例分析的专题课,写过两篇又看了看其他的优秀案例就结束了。

  (三)关于专业课的补充

  1.app:用了汉字宝(好像是这个名字)查笔画,没有网也能查;百度汉语。

  2.我在暑期的学习中也利用一些公众号的每日学习积累一些知识点,不过暑期之后我想大家就可以不用做这一项了。

  3.备考中加了几位学姐,学姐们都很好,不过我不太好意思去找他们或者说我还挺闭门造车的,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在有些科目的时间上安排不太合理,专业课也不太突出的原因叭。

  4.考前买到了几份整理得很好的笔记,有《现代汉语》、《中国文化要略》大题,《教育心理学》的挖空和框架,只可惜稍微有点迟,早点买就更好了。

  (四)考试情况

  政治73,英语79,专业一120,专业二120,总分392,技术分358.2。

  虽然考场离我住的地方自行车只要十几分钟,我还是氪金订了酒店,并且还是离考场最近最贵的房型,现在想来也太认真了。

  专业一的题型和内容都有些改动,好像考到了古入声的知识点,可怜我没看懂题目,《古代汉语》部分很简单,多了名词解释,词语辨析数量增多了,总分值不变,大题第一道考的是语音,也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上面的题目。其实我的专业一属于成绩比较差的,很多同学在专一上足足比我多十几分,一个是我在复习时确实学得不够深入,另外答得一般般,选择题就有好多不确定的。

  专业二有好几道选择题考书法绘画之类比较细的知识点,我是通过推理选的,最后发现竟然全对了也是很惊喜。《教育心理学》那一部分有几个填空我自己做笔记时正好整理到,大题考了《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上的内容。最刺激的是案例分析,我做前两年的真题时可以挖到好几点去说,但是考场上碰到的材料我就不太知道从哪里下笔,耗到最后时间真的不够了,我的字丑到快认不出了,勉强字写很大才填满一页试卷,得分应该是不高,还好老师可能也没给低分。

  二、复试

  1.专业课

  复习材料: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杨玉玲《现代汉语语法答问》,朱勇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重点依然是落在专业一的学习上,尤其是词语辨析和语法部分,反复看《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语法答问自己整理出了笔记,也是反复背诵;复试时把案例分析看完了比较简单嘛,碰到教学管理的问题自己能罗列出几条像样的说法就行。

  2.英语

  我在准备的时候准备了将近100道问答,从基础问题到语言学、汉语、文化、教学等相关专业问题,自认为不会碰到超出的问题,然而在考场上还是碰到新问题…不过这不代表我准备的一点用也没有,准备过程中的积累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在准备时使用了交流电,和一群小伙伴每天固定练习口语互相学习,大家的优秀都让我很钦佩。

  3.考场上

  今年比较特殊,面试是在线上,笔试放进面试里面了,所以难度下降了很多,本来我还超级担心在那边狂记语言学纲要的内容。整体难度不大,考题都比较基础,所以基础知识扎实的话组织下语言都没有问题。课堂管理的问题大多和课堂纪律有关。往年貌似都是才艺在最后,没想到今年才艺在前,口语问题是根据才艺来问的,没有做任何的准备,我也没被问到其他基础的问题,所以全程都在freestyle。我当时忘记粽子该怎么说于是编出了a special food composed of rice and a kind of plant这种答案哈哈,虽然得分不是很高但我尽力了,总之就流畅得表达出来假装自己可以说的样子。

  4.复试准备的小插曲

  其实老实说今年复试的准备不比初试容易甚至更难,算下来我初试准备了6个月,复试5月中旬结束,也要4、5个月了。过年回家的时候没带什么书想着过完年就回去复习了,然后突然来了疫情困在家里,等情况稍微好一点市里发通知说不要一刀切时我就办好证明材料回市里了,结果我们小区不让进,回家的路又封住,我只好在市里住了一晚上酒店第二天去上海投奔我姐了,还好我姐他们小区接收了我,吃到晚饭的时候简直快哭了,当时已经好几顿没吃东西了,anyway,正常的生活多幸福呀!后来复试延后,在复习的过程中真的好几次希望立马考掉。

  三、其他

  其实我相信考研这个过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份很特别的经历,那份对未来的不确定,我们的感受是共通的,尤其是像我一样辞职考研的,真的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

  我刚刚来到学校备考的时候,只在学校这边认识一个研友,给我介绍学校的大体情况让我尽快熟悉起来。我看到很多学弟学妹们在教室里笔尖飞快地做题,在走廊里早读,在食堂里讨论学习状况,在路灯下背书,身影被路灯拉得很长。晚上下自习一个人走回去,有时候想想今天背的内容,有时候什么也不想只是听听歌,校门口的小吃摊依然还热闹地陪着我们。从7月到9月,盛夏夜晚的暖风转为凉爽,我也在这里认识了我最要好的研友,我们互相吐槽,聊自习室的八卦,说各种好笑的笑话,在低谷时忍受对方的叹气声。到考试时我所待的自习室,那是连续四个月每天呆超过12小时的地方,我们用时间把一屋子的陌生人熬到眼熟,再熬成朋友,我的这段时光被他们年轻、奋斗的气息充满。

  复试的准备却是更加孤独的,一同进入复试的小伙伴们都太优秀了,我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于是我就思考自己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再给自己加油打气,最终对自己的认知也算有进步吧。

  希望我们都能在这段不为人知的时光中,收获自己的成长!

 

  文章来源:http://bbs.kaoyan.com/t10076793p1

  作者/发布者:戒糖戒生冷坚硬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