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成绩几天了,今天回顾了一下我的复习历程,写了这个经验贴,希望可以帮到学弟学妹们。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
1.中传的参考书及其变动
2.我的专业一复习思路
3.我的专业二复习思路
我的情况,普本英专,四六级与专四已过,三跨一战上岸。
一、中传的参考书及其变动
专业一:
《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
《古代汉语》 王力
专业二:
《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方克立
《外国文化史》 孟昭毅、曾艳兵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赵金铭
《教育心理学》 李峰
变动:
九月份大纲发生了变动,专业一《语言学纲要》消失,专业二增加了《教育心理学》、《中国文化概论》,将《跨文化交际》由关世杰版本改成了胡文仲版本,《中国文化要略》删掉。
二、专业一复习思路
专业一主要是《现代汉语》,因为我是跨专业,在五月之前一直在夯实基础,看网课进行学习(讲义打印下来)。《现代汉语》背很重要,但是理解更重要,一定要先理解!!理解了再背很容易!
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大约五月,我整理出来了自己的笔记,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的这个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同时我也买了学姐的资料,根据学姐的笔记结合整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在理解了之后,就是重复看,不是说我一定要看七遍或者八遍,我觉得我反反复复地背了有几十遍,次数不重要,重要是反复记忆,每天早上拿着课本晨读,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十月之前不建议直接背笔记,因为整本书都是重点,并且其他内容也会帮助理解,非常重要,包括课下注释,《现代汉语》没有不重要的部分!!以及最后的语体啥的,中传很喜欢考!!反复看!反复背!直到所有内容了然于心!后期我们可以抓重点,我当时也买了资料,是纸质的,特别好用,重点突出。
中传的《古代汉语》主要是考王力原文中的一篇文章,用繁体字写,我们用简体字再写一遍并翻译全文。只考前两册,《古代汉语》的复习还是比较容易的。
至于《语言学纲要》,我个人建议看一看,他与《现代汉语》有很多地方重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代汉语》,我当时做了一份个人觉得完美至极的《语言学纲要》笔记,结果不考了……如果没有时间看书,看一看笔记了解一下也是好的。
三、专业二复习思路
今年专业二就比较惨烈了,好像没有考过110的,太突然了。我算是高一些的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和《跨文化交际》我都是先看的书,看了大概四五遍吧,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脉络,并且理解。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比较薄,换书之后我依然以关世杰版本为主,补充胡文仲版本。暑假期间我主要是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和《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进行笔记的整理,这样开学之后只背就可以了。
至于《中国文化概论》,今年考了主观题,这本书相比较要略来说,很适合出主观题,这也许是一个趋势吧,以前中传专业二主观题只是《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和《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现在除了外文史都出了,要注意这个趋势。时间有限,我没有做很全面的笔记,只是对其进行框架分析和大题分析,买了几份笔记对照着背,我也对这本书进行了挖空,以防出客观题,后期我主要是背主观题,看书过客观题。
《教育心理学》我买了一个学姐的思维导图,但是框架比较粗,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这个框架,框架也越来越细致,直到最后我做成了一个很大的思维导图,再回头看,非常清晰,每一条一点都可以呈现。我也买了背诵版的笔记,后期主要是背背诵版笔记,结合自己做的思维导图,比如睡觉之前也可以看一看,加深印象。
《外国文化史》只考了客观题,分值不大,不超过五分吧,因为当时不知道这本书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我买了一个北大学姐的思维导图,客观题全面覆盖,然后也买了名词解释啥的,以防万一,都背了背。
我建议《中国文化要略》还是要看的,毕竟会出客观题。
先说到这里吧,加油!
文章来源:http://bbs.kaoyan.com/t10063364p1
作者/发布者:Gospel669
中文考研网向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免费赠送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完整原版真题(即真正的考试原卷,非回忆版,全国独家提供!)等多种资料,请您到中文考研网精品资料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jpzl.html)申请会员和领取资料。
中文考研网为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同学开办各类辅导项目,包括尖峰特训、专业辅导、真题精讲、新手启蒙、基础速成、专题研究、冲刺讲座等多种辅导班类型,请您到中文考研网专业辅导栏目(网址:http://www.zwkao.com/zyfd.html)了解详情及报名办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