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情况
双非本科,跨专业跨地区,一战上海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初试总分373,专业一129,专业二122。
在择校时我是先选地区后选学校,多方面考量后选定上大,大家在考研前一定也要先想明白。
去年7月份开始准备,时间很紧,有幸的是在考研过程中遇到了很好的学姐和一群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最终成功上岸。
我把自己备考过程中一些浅薄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初试备考建议
(一)专业一
1.考察范围
《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古代汉语》
2.题型
选择、填空、翻译(《古代汉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翻译题主要是针对《古代汉语》,会有1道。
其他题型的范围主要在《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纲要》,仅仅是主要,不绝对。
《古代汉语》也会考察选择题,一般是考察重点字词的理解或者文章内容的理解等。
3.复习建议
专一的重点在2本书,《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纲要》,特别是《现代汉语》。下面一一介绍如何复习每本书。
《现代汉语》
一定要反反复复地看,做到特别熟悉,包括书下面的小字,要达到随便提起一个知识点,都知道在书上哪里这样的熟悉程度。前期熟悉书本内容,加上习题辅助(书上习题+买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后期主要是背诵,可以自己整理背诵笔记(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后期方便背诵。(我当时就是自己按题型整理的,后期背起来很方便)。
《语言学纲要》
这本书相对《现代汉语》重要性略弱,但也很重要。前期主要是看书理解,梳理课本知识。后期主要是背诵,还是建议可以自己整理背诵笔记,背诵起来方便。
《古代汉语》
上大很重视对《古代汉语》的考察,重点体现在复试上。初试比重相对较小,一般占到20分,涉及的题型一般是标点题+翻译题+选择题。
对于以上题型的掌握,主要是靠平时积累和一定的语文素养。《世说新语》和《论语》的考察频率较高,去年考的就是《论语》。
前期建议时间充足的同学从现在开始可以每天或者每隔一两天看一篇古文(根据自己的情况),搞懂翻译,慢慢积累,就从上面两本书看起。后期时间够的话,可以针对简答论述和名词解释题做一点准备,抓高频重要知识。
但其实这两个题型考察很少,一般考的就是上面提到的3个题型。时间不够的话可以根据真题重点记忆相关的。
(二)专业二
1.考察范围
《中国文化要略》《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跨文化交际》
2.题型
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主要针对《跨文化交际》这本书,其他题型都涉及两外两本书。
需要注意的是《跨文化交际》这本书其实不在文学院的参考书目里,但是案例分析里又需要用到这本书里的知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看下。
3.复习建议
《中国文化要略》
这本书里面的知识真的是太细碎了,特别是填空题,时间、人名、地点等等细碎东西都需要去记忆。
关于这本书填空题的复习方法特别说一下,我当时是用的是一个挖空资料,有带答案和无答案两个版本,标注出了填空题的考点。我用带答案的版本来记忆,后面用无答案的版本来检测自己是否记住,省去了去书上划考点的繁琐。
关于简答论述和名词解释的题的复习方法,还是建议整理背诵笔记,在背诵的时候方便记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这本书也有填空题的考察,但相对来说,知识点没有那么多,可以自己整理一下。前期主要也是看书理解,梳理课本。后期的话还是建议整理背诵笔记哈,方便背诵记忆。
《跨文化交际》
这本书不在参考书目里,但是案例分析会涉及到它的知识点,所以前期还是建议过一遍有个印象。后期可以单独准备一下案例分析这个题型,掌握写案例分析的方法,把案例分析里出现的关于这本书的知识点抽出来记忆,不用整本书记忆,因为有的基本上不考察,重点考察的知识点范围不大,抽出来重点记忆,背诵。
三、最后总结
1.关于整理背诵笔记
这个因人而异,我的话是自己按题型整理的,因为印象更深,也可以去买别人整理的,机构的等等,或者直接背书都可以。背书的话因为后期要背的书很多,每次要带好几本,相对比较麻烦,我没有选择这个方式。
2.关于习题
现代汉语部分除了课内习题,我还是建议买一些题来做的,这部分的知识点除了记忆,需要理解的地方很多,做题有助于理解。
3.关于真题
重点把握,真题出现过的知识点一定要记得特别熟,一轮复习之后,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
4.关于自律学习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很紧,所以一天一般是学习10多个小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安排。为了强制自己不玩手机,我下了强制锁手机的软件,对我来说还有挺有用的,并且和一起考研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互相鼓励,更有动力。
文章来源:http://bbs.kaoyan.com/t10317461p1
作者/发布者:南歌行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