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3月,我着手准备考研究生。我的兴趣本在古典文学,但找不到复习材料,刚好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一本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就打算考现代文学了。临考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又经常下乡工作,只能利用很少的业余时间复习,心里完全没谱。好在平时读书留下一些心得笔记,顺势就写成了3篇论文,一篇是谈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结合”的,一篇是讨论鲁迅《伤逝》的,还有一篇是对当时正在热火的刘心武《班主任》的评论,分别给中国社科院唐弢先生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王瑶先生寄去,这有点“投石问路”的意思。想不到很快接到北大严家炎老师的回信,说看了文章,“觉得写得是好的”,他和王瑶先生欢迎我报考。这让我吃了颗“定心丸”,信心倍增。多少年后我还非常感谢严老师,他是我进入北大的第一个引路人。
考后托人打听,我才知道,光是现代文学就有800多人报考,最高的平均分也才70分左右(据说是凌宇和钱理群得到最高分),我考得不算好,排在第15名。原计划招收6人,后来增加到8人,让11人参加复试。我想自己肯定“没戏”了,不料却接到了复试通知。大概因为导师看了我的文章,觉得还有些潜力吧,加上考虑到我的工作是完全脱离了专业的(其他同学多数都是中学教师,多少能接触到专业),能考到这个名次也不容易,王瑶先生特别提出破格让我参加复试。这就是北大,考试虽重要,但不唯考分,教授的意见能受到尊重。破格复试一事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这真是碰到好老师了,是难得的机遇,让我终生难忘。我自己当老师之后,便也常效法此道,考查学生时除了看考分,更看重他们的实际能力。
有了一个多月的准备,我复试的成绩明显上去了。先是笔试,在图书馆进行,有4道题,3道都是大题,每个考生都不会感到偏的,主要考查理解力和分析力。比如要求谈对现代文学的分期的看法,没有固定答案,但可以尽量发挥。还有面试,在文史楼进行,王瑶先生和严家炎老师主考,共问了8个问题,我老老实实,不懂的就说不懂,熟悉的就尽量展开。如问到对于鲁迅研究状况的看法,我恰好有备而来。上大学时我只上了两年就“停课闹革命”了,不过因为当“逍遥派”,反而读了许多书,积蓄了一些思考,此时便“翻箱倒柜”,大胆陈述。现在想当时的回答是幼稚的,两位主考不过是放了我一马。就这样,我终于被录取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