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动态 > 网络语言鲜活形象 为何专家要“棒杀”

网络语言鲜活形象 为何专家要“棒杀”

http://www.zwkao.com  2009年05月25 22:39  齐鲁晚报

 

 

网络语言本来就不是用来“光宗耀祖”的,网络语言从来没有说过要取代“传统语言”……

 

    5月20《楚天都市报》报道,“一些网络语言,简直是对祖宗和传统的糟蹋。”近日,“百家讲坛”主讲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著名国学专家李敬一教授,作客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时,如此痛斥现在网络上出现的不规范用语及火星文。

 

    国学专家对网络语言如此深恶痛绝,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网络语言生命力之强、影响力之大,已经让国学专家痛心疾首;二是在一些国学专家眼里,网络语言一直是“异类”,摆不上台面,理应受到传统语言的“打压”。

 

    网络语言诞生于网络,主要用于网络交流,大受年轻人的追捧。尤其在在线聊天、网络跟帖中,网络语言十分吃香,比较适合用于讲究效率、个性、幽默的网络交流。当然,笔者并不是说网络语言现在就“很规范”,一点问题都没有,客观地讲,网络语言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它既然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就不是一些专家想扼杀就能扼杀的。

 

    更重要的是,说网络语言是对祖宗和传统的糟蹋,则完全是站在“祖宗与传统”的立场之上。事实上,网络语言本来就不是用来“光宗耀祖”的,网络语言从来没有说过要取代“传统语言”,也没有说过要成为“主流文化”,网友们也没有这个使命,没有这个责任。国学专家说应打压网络语言,可能是对国学鼎盛时代的怀恋,然而,即便网络语言彻底消失了,国学也未必就能兴旺起来。

 

    笔者在写文章时,通常用比较传统的语言,有时还为自己的文风太正、语言不活泼而苦恼,正在试图“借用”网络语言的风格来改变自己的文风。现在听到国学专家的“训斥”,突然感到有点害怕,一旦传统媒体都“拒绝”网络语言,怎么去吸引年轻读者呢?好在现在许多报刊并不买某些专家的账,报纸的文字风格也在悄悄改变,有选择地运用网络语言。受众,既是读者,也是网民,鲜活形象的网络语言也是卖点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