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童庆炳教授于2015年6月14日逝世。
童庆炳,中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1936年12月27日出生,福建省连城县人。他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953年就读于福建省龙岩师范学校。195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63年-1965年被派往越南师范大学任专家,开设过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古代汉语等多种课程。
1967年—1970年的“文革”风暴中,他再次被派往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任专家,开设中国文学专题和现代汉语等课程。这两次出国讲学,他除了上课外,还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了众多中华古籍和文学理论书籍,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1978年新时期开始后,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批判“文革”时期“极左”文艺思想,反思17年文学理论的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投入培养专业人才的工作,一方面参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探索,开始了他的与时俱进的艰苦的学术探索之旅。
在四十余年的教学和研究中,他撰写发表了论文200多篇,独立著书十余部,由他出任主编的文学理论教材使用范围广,使用时间长。在上述著作中他随着时代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不断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引起学术界的瞩目和好评,其中主要的有:
1、文学审美特征论。在新时期开始之际,为了在文学理论上拨乱反正,批判长期以来的僵化的文艺口号,他对文学的特征问题作出了独特的研究。长期以来,认为文学和科学的对象是同一的,但文学用形象来说话,科学则用逻辑来说话,因此“形象”是文学的特征。别林斯基和周扬的这一理论几乎成为铁的定律,似乎不可推翻。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对此提出怀疑。童庆炳的研究结果是以文学“审美特征”说取代文学“形象特征”说。“审美特征”说强调文学必须有诗意情感的灌注,文学与非文学区别不完全在有没有形象,而在文学是否有对生活的情感评价,即有没有审美的品格。这是“新时期”开始之际公认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收获。同时他把“审美特征”说,运用于文学真实性、文学典型问题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以及语文教学等问题的研究中,派生出不少新说。“审美特征”说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其意义是深远的。但是他又清醒地看到,文学不是“纯审美”的,文学是文化,是社会政治、道德、历史、民俗、民风、的艺术折射,它的版图十分辽阔。
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重大推进。1984年童庆炳主持国家社科基金“75”重点课题,他开始文艺心理学研究的艰难的跋涉。他和他的研究生组成了研究团队。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出版了最终研究成果60万字的《现代心理美学》和“心理美学丛书”(14种),总共15部著作。在广泛吸收中国古代和西方资料的基础上,以“体验”为关键词,建立起了中国文艺心理学新体系。许多学者认为,童庆炳领导的团队的研究把朱光潜教授30年代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推进了一大步。《现代心理美学》一书不但获得1995年首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奖,而且成为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图书”。
3、“创作美学”新鲜观点及其巨大影响。1987-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合作开班作家硕士研究生班。童庆炳出任这个班的总辅导员,并给他们开设了长达一学年的系统的“创作美学”课程,专门讨论文学创作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后经过整理成为专著《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全书共16章,提出并解决了文学创作中一系列问题。著名作家王蒙与这个班的学员作家莫言、余华、毕淑敏、迟子建、刘震云、刘恪等也为本书做序。王蒙在“序言”中说:“我敢说这决不是那种令读者头痛和令人倒胃口的呆木之作,也不是那种不是所云的抄书堆砌,它是深思熟虑的成果,又是学富好几车的结晶,是科学的研究,又是艺术的呼唤,是具有独创性原生性的见地,又是苦读好学的实绩。这样的学问是‘啃’出来的,又是唱出来的哭出来的。”(见《维纳斯的腰带》序一)
4、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文体学。上个世纪90年开始,童庆炳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学术界的“语言论转向”的思潮,他把文学语言的研究转为文学文体的研究。以前文体(style)在我们理解中,就是指文学体裁,有所谓“三分法”和“四分法”。经过几年的研究,童庆炳发现文体(style)这个概念相当复杂。他认为英文style这个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翻译成文体、语体、风格、文笔、笔性、笔致等。古文中有体性、文类等词。中国现代文论界很少从系统的视角来考察文体问题。童庆炳经过了数年的研究完成了《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一书,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理论界从完整的意义来探讨文学文体的第一部专著。更重要的是,他把文体看成一个系统,并认为文体可以区分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体裁——语体——风格。他不是把文体封闭在文本语言的结构中,而揭示出文体与作家个性、时代精神、历史文化的联系。这一学说被认为是目前文学文体学最为完善的理论。季羡林教授对童庆炳主编的“文体学丛书”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文体学丛书’是一套质量高、选题新、创见多、富有开拓性、前沿性的好书。”“以童庆炳教授为核心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学术群体有很强的实力、扎实的功底、探索精神与严谨的学风,是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见《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一书衬页)
5、面对现实,提出文学的“人文―张力”说。近几年来,出于社会现实的关切,童庆炳开始思考当代文学艺术的精神价值取向问题。他撰写了系列论文,认为现实的发展往往是顾此失彼的。历史的进步(臂如经济的快速增长、工具理性的迅猛发展等)常常以道德沦丧、社会问题丛生为代价;固守人文关怀则又要付出历史停滞甚至倒退为代价。面对如此“悖反”的现实,作家应该怎样来对待?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童庆炳的研究结论是:他们看世界有自己的独特视角,他们既要历史进步,也要人文关怀,当两者陷入悖反之时,不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不要在“葡萄园”和“现代矿井”之间进行选择,要在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中保持“张力”,这正是作家的诗性生存方式使然。我以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异化批判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6、文化诗学――文艺学学科新方法论。鉴于三十年来文艺学学科由外部研究转入内部研究,后又由内部研究转为外部研究,童庆炳和本学科点的同仁提出了“文化诗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力图超越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之分,把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向微观的作品语言分析的方向拓展,一方面向宏观的文化语境的分析拓展,在审美关照下,实现双向拓展。特别要求把作家的作品、理论家的理论放置到原有的历史文化语境去把握。为此他们已经编撰和出版了“文化与诗学丛书”(10种),童庆炳自己也用此方法成功地写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一书。童庆炳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诗学”已经产生广泛影响。
童庆炳曾任北师大中文系副主任、北师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文学组首席专家。
童庆炳先后赴越南河内师范大学(1963-1965)、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1967-1970)、韩国高丽大学(1996)、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00)出任专家、教授。他先后担任国内二十余所高校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童庆炳认为他的主要“作品”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中培养的博士55名,硕士60多名,学生中目前已成为著名学者的有陶东风教授、王一川教授、罗钢教授、丁宁教授、孙津教授、李春青教授、黄卓越教授、蒋原伦教授、周小仪教授、王柯平教授、赵勇教授、郭宝亮教授、赵炎秋教授、杨乃乔教授、李建盛教授、陶水平教授、邹红教授、裴得烈(韩国)教授等,目前文坛的当红作家莫言、余华、毕淑敏、迟子建、刘震云等也是他的学生,莫言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
童庆炳出版学术专著有:《文学概论》(1984)、《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1989)、《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1990)、《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1992)、《文体与文体的创造》(1993)、《文学审美特征论》(2000)、《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2001)、《童庆炳文学五说》(2001)、《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2001)、《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2001),《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2002)、《现代诗学问题十讲》(2005)、《童庆炳文集》四卷(2006)、《美学与当代文化研究讲演录》(2007)、《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童庆炳文学专题论集》(2007)、《童庆炳谈文心雕龙》(2008)、《童庆炳谈文学观念》(2008)、《童庆炳谈文体创造》(2008)、《童庆炳谈审美心理》(2008)、《童庆炳谈古典诗学》(2008)、《文学审美论的自觉》(2011年)等。
童庆炳兼学术家与作家于一身,他出版文学创作有:长篇小说《生活之帆》(1980年)、《淡紫色的霞光》(1987)、散文集《甜日子 苦日子》(2000)。
童庆炳曾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4)、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2004)和全国模范教师(2004)。主编的教材《文学理论教程》获1997年度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另有多部著作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奖、北京市社科优秀著作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
童庆炳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朝鲜文、越南文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