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动态 > 如何看待部分汉字“微调” 是否丢掉祖宗传统

如何看待部分汉字“微调” 是否丢掉祖宗传统

  如何看待部分汉字“微调”

  日前,教育部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此次征求意见将截至8月31日。

  一时间,部分汉字“微调”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许多网站也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不少人对相关汉字法定调整后可能引起的书写混乱、书籍改印以及调整的意义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一些人担心这一调整“将影响自己的银行户头和档案户籍资料”等,另一些人把调整戏称为“汉字整形”,甚至认为此举是“瞎折腾”。

  如何看待此次汉字“微调”?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质疑之一:字形调整是否让公众重学写字

  专家解释:调整的是宋体字,我们书写的是楷体字

  当“亲”字的下半部分改为“木”时,一些人觉得它不熟悉也不“亲切”了。与“亲”一样被“微调”的字还有43个,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学习这部分汉字呢?

  《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字形调整是根据45年前《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规则,就是原来已经定的规则里面的两部分意见和原则来制定的。第一个原则是笔形变异的原则,即在左部件最后一笔是横的时候为了连续书写需要变提;第二种是在汉字书写的时候要避重捺,即一个字不要有两个重捺,因此就需要把一个捺变成点。那么变哪个呢?如果这个字上面大、下面小,那就把下面变点;如果下面部件承托上面部件,那么下面就保留捺、上面变点,这是笔形变异的方式。

  “我们字形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做了笔形上的微调,而且这个量还不到千分之六,大家为什么要重新学习汉字呢?”王宁说,加上宋体字是给人阅读的,汉字识别本身有细微性,细微的笔形变化不会影响阅读,楷体字书写的时候是很细微的,但是楷体字现在还要跟书法家和小学教师们商量才能确定是否调整,我们现在所调整的,只是供阅读或者供机器、电脑来用的字形,谈不到要重新学习汉字。

  专家还表示,新字形的教学将从字表实施后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开始,而且调整不会影响到在读学生的学习以及包括中考、高考在内的各种考试。

  质疑之二:改动后电脑识别、字典、书籍改动工程是否很大

  专家解释:不会影响电脑对一些字本身的识别、调用

  “琴”是女性取名的常用字之一,“微调”后的“琴”字发生了变化,一些女性在办理证件、考试升学时,电脑会不会无法识别,从而带来麻烦呢?而电脑本身为了增加识别功能需不需要重新制作硬件或软件呢?字典、相关书籍的改动会不会增加费用?“新疆”、“琴台”等涉及的地名改动会增加成本吗?这些都是大家十分关心的现实问题。

  王宁解释道,汉字在信息时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就是码,在内码里面有一个抽象的标准字样在里面,只要这个字放在码位上,打出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必要大动干戈重新制造硬件或者重新做软件。对电脑来讲改正一个字的样子不会影响到我们打字,更不会影响到电脑对于过去的一些字本身的调用和识别。

  相关专家也表示,《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征求意见阶段,会尽量吸收大家的合理建议;字典等书籍等再版时改动,不会像大家所担心的那样对书籍直接回收;字表的所有执行问题都会和有关主管部门商定。

  质疑之三:调整汉字是否意味另搞一套, 丢掉祖宗的传统

  专家解释:字形规范化才能快速高效

  一些网友认为,调整汉字如果只注重美感,就把传统的东西丢掉了。比如“杀”字,本身下面像钩像矛,有“杀气”,下面改成“木”后,感觉就变了。专家解释,这次调整字形有些地方参考了台湾的字形。

  对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费锦昌在新华网上对网友解释道:“这次微调44个字的字形性质,不是我们另外搞一套东西,更不像有些人讲的把祖宗的字形改掉了。”他进一步阐释说,在1965年的时候,当时书报上面印刷的字形很混乱,为了纠正混乱局面,文化部和当时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一条规则《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这里面的规则制定得很详细,一共有6196个字,执行了45年以后,我们发现规则不错,但是它的规则没有贯彻到底,里面有很多不统一的地方。

  费锦昌认为,社会发展得越快,对于各行各业包括汉字规范化的要求就越高,规范化才能快速和高效。

  质疑之四:沿用半个多世纪的汉字已成为习惯,现在调整是否“瞎折腾”

  专家解释:从整个社会继承历史传统看,才能看到实质

  对于中国人来说,汉字几乎是须臾不可离的,沿用了半个多世纪,这些汉字写法已经成为习惯。一位网友举“矮”和“射”的例子,“委矢”是“射”的意思,而“身寸”却是“矮”的意思,也许我们不知道是在哪个朝代把这两个字写错了,但是既然形成习惯,就没必要纠正。现在的44个汉字修改是不是在“瞎折腾”呢?

  《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周志高在接受新华网访谈时举例说,比如弹琴的“琴”,第一个王字最后一笔印刷宋体是平的,现在改为一提,符合书写的习惯,也符合书法家书写的规律,过去很多书法家如王羲之等,都是这么写的,自然、漂亮,更符合书写规律。

  费锦昌表示,这是行笔的自然过程。王宁认为,我们现在的工作不仅是对写字方面的促进,还是对规范字体的促进,人人都要有规范意识,把字写得规范一些。电脑再发达也代替不了手写字,写字本身是认字的一种手段,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是要边写边认,边认边写,学生对汉字有亲和力才能记得住。

  “这就是说,汉字的书写要有亲和性,这样才能增加我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对我们自己三千多年一直到今天为止都没有经过变化的表意文字、这样一种让外国人羡慕的文字的热爱。”王宁说,“我们应当看到这样一些精神层面的问题,不是大家写得越方便越好,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从整个社会发展、整个社会继承历史传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才能看到它的实质。”

  质疑之五:调整是否给教学带来负担

  专家解释:教师每年的知识都需要更新

  虽然不影响书写,但这些汉字笔划的不同还是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负担。该怎么告诉孩子同一汉字宋体写法和楷体写法之间的区别呢?

  王宁认为,老师们的负担确实很重,但是任何一个教师每年的知识都是要更新的。更新这些汉字,其实和教师每年需要吸收的新知识,包括文学知识、语言学知识等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做的调整关键是合不合理,如果是合理的,老师们是不会对必要的知识更新不耐烦的。

  专家们希望,汉字调整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提出不同意见是必要也是正常的,毕竟《通用规范汉字表》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宇明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天,社会各界人士十分关注字表的征求意见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包括字形调整问题。我们一定认真、虚心听取意见并尽量吸收各种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