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昨天晚上7点,备受关注的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揭晓——现年56岁的德国著名女作家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因其作品“以诗的专注和散文的真诚,描绘了被放逐者的景观”获得这一重要殊荣,她也是第12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并将获得140万美元。
“我认为,在她的作品中有一股难以置信的力量,她拥有非常非常独特的写作风格。” 今年6月新上任的瑞典学院终身秘书彼得·恩隆德说,“你只要阅读了半页就立马知道这就是赫塔·米勒。” 恩隆德补充说, “与此同时,她也有话要说,一方面因为她是个被罗马尼亚政府迫害的异议者,另一方面也因为她在祖国也是个外人,对政权、对主流语言、对自己的家庭,她都是个外人。”
图为10月8日,罗马尼亚裔德国作家米勒在诺贝尔奖公布后接受媒体采访。米勒获奖原因是她以特别犀利的语言描述了在独裁统治时期的生活。
2009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赫塔·米勒
米勒被翻译成英文的作品《天底》
《护照》
《用一条腿旅行》
东方早报记者 石剑峰
“我非常吃惊,真无法相信我获奖了。”获悉自己获奖,赫塔·米勒在德国通过其出版商即时发表了简短获奖声明,“此时,我真不知道说什么。”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意外,因为在德国之外,赫塔·米勒都是个陌生的名字,在网上几乎没有其中文介绍资料,英文介绍也是寥寥。
写少数民族
在极权下的生活
米勒1953年出生于罗马尼亚Banat一个日耳曼少数族裔家庭,父亲在二战时曾服役于武装党卫队。
1982年,米勒在国内发表了其“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但立即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米勒因拒绝与当时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安全部门合作而失去教职。由于她多次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1987年,赫塔·米勒和丈夫——小说家理查·瓦格纳前往德国。随后的几年,她曾到德国国内外的许多大学讲学。1995年,米勒获得了德国科学院院士职位。
德国《每日镜报》评价赫塔·米勒的作品见证了对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黑暗过去和罗马尼亚境内日耳曼少数民族经历的悲惨记忆。米勒的写作多从这个经历出发,写了少数民族在极权下生活的优秀故事。但书里的政治内容又不过分,她的风格非常诗意,非常简约,是个了不起的作家。
米勒代表作是小说《风中绿李》,小说写了五个生活在齐奥塞斯库专制下的罗马尼亚年轻人。米勒曾说,她写这部小说的原因就是为了“纪念我在齐奥塞斯库统治下被害的友人”,她还自称对他们“负有责任”。《纽约时报》在评价这部作品时称,“作者在罗共的专制下,在形神皆丑的生活中,以栩栩如生的细节创造了某种诗意。”米勒的最新作品《全部财产随身携带》于今年8月出版,书中写了一个被送往乌克兰劳改营的17岁少年,评论称这部小说“杰出、感人、谦卑”,这部小说也入围了即将颁发的德国书业奖。
用罗马尼亚语想象
用德语写作
米勒幼年生活在一个罗马尼亚德语社区中,作家曾回忆她第一次接触到罗马尼亚语已经15岁,在她生活的地方没人讲罗马尼亚语。之后又完全移民到一个德语国家,所以对于德语和罗马尼亚语两种母语,米勒一直有非常复杂的感情,米勒曾说,“我的罗马尼亚语水平一般,我相信罗马尼亚语最美的部分是我在轿车厂干活时学到的日常用语。今天有人问我从先锋派那儿学到了什么,我回答说我从民歌那里学到的更多。第一次听到Maria Tanase(罗马尼亚国宝级别民谣女歌手)时觉得简直不可思议。那是我第一次真正领会民间传说的意义。罗马尼亚的民间音乐和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但德国民间传说对我完全没有启发。”“罗马尼亚的比喻更加肉感,直截了当。那种直接的形象比我的母语德语更适合我。这是我想学罗马尼亚语的主要原因。我在罗马尼亚语方面非常敏感,但我的罗马尼亚语词汇不那么丰富。词汇贫乏就很难表达自己。我记得在巴黎遇见Emil Cioran(罗马尼亚大思想家),他说他来法国之后就不愿再说罗马尼亚语了,可年纪大了还是会用罗马尼亚语做梦,完全没法控制。他说,这种语言抓着我不放,防都防不住。”
据悉,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把她获奖和政治联系无法避免
赫塔·米勒对中国读者肯定是个陌生的名字,她在国内的介绍很少,但《世界文学》杂志曾经刊登过她几篇短篇小说。几年前,我们和歌德学院合作搞德语文学翻译大赛,就曾经选用过她的作品作为翻译文本。
我是1993年第一次读到她的小说,感觉她的文字非常漂亮,我被她笔下的乡村生活诗意深深吸引。我读她的小说就感觉到,她的写作有很强的诗歌背景,她也确实是个诗人。她描写的乡村生活孤独而忧伤,可能跟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但是大部分读者和评论家对她的作品第一反应就是政治,对专制的批判和控诉。听到她获奖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评论家们又要把她的获奖和政治联系起来了,这也没办法避免。
在我看来,米勒虽然是罗马尼亚人,但她出生成长的环境是罗马尼亚的日耳曼少数民族社区,所以她的文化和写作背景是日耳曼的,罗马尼亚只是她写作的背景。她在罗马尼亚时的写作还没有崭露头角,她的出名还是到了德国之后。德国人似乎很推崇这位罗马尼亚的德国人,所以当时歌德学院选她的作品作为比赛文本我当时也挺吃惊的。
高兴(《世界文学》主编)
“我个人最难忘的是在罗马尼亚的生活经历,虽然我已移居几百公里外的德国,但这并不能抹掉过去的经历。离开故乡时,我将过去也一并打包。我认为,专制在当今德国仍旧是个话题。
——赫塔·米勒
记者手记
冷战标签使诺奖
再次留在欧洲
瑞典学院终身秘书彼得·恩隆德称赞米勒”一方面她是一位使用真实幻想语言写作的伟大作家,另外一方面,她又能真切地让你感受到在专制国家里生活的感受,以及充当少数民族、被流放的感受。“尽管这位瑞典学院新任常务秘书没有挑明,选择这位作家是否出于冷战结束20周年的考量,但在许多评论家看来,米勒身上有太多冷战标签。
在德国之外,赫塔·米勒是个陌生的名字。赫塔·米勒的作品在中国内地没有被翻译介绍过,不过台湾曾于1999年翻译出版了这位女作家的代表作《风中绿李》中文繁体版。对于这位从罗马尼亚移民到德国的女作家,国内的德语文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并不知晓。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卫茂平对记者表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这种情况和2002凯尔泰斯·伊姆雷获奖很相似。
彼得·恩隆德本周早些时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率表示,诺贝尔文学奖过于”欧洲中心论“了,”我认为这是个问题。“他补充说,不少美国作家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但恩隆德可能欺骗了所有人,特别是因为他这席话备受鼓舞的美国作家,算上米勒,欧洲已经连续获得6届诺贝尔奖。不过恩隆德已经准备好了应付舆论攻击,他昨天立马为自己早先时候的言论做了补充,”我们时刻警惕,因心理上的偏见而挑选获奖作家。这个结果没有任何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