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返回旧版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动态 > 上海大学开创意写作课 中文系要培养作家

上海大学开创意写作课 中文系要培养作家

  上海大学最近宣布,今年10月启动首届文学与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招生,并在本科生中开设《创意写作课》,通过创意写作工坊的模式,培养创意写作人才。此前,复旦大学在2010年9月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开设创意写作硕士点,目标也是培养作家。

  文汇报报道,文学创作被看作是一种天赋,而这种天赋是不能被学校培养的,大学中文系也形成了“不培养作家”的传统。

  但上海大学最近宣布,今年10月启动首届文学与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招生,并在本科生中开设《创意写作课》,通过创意写作工坊的模式,培养创意写作人才。此前,复旦大学在2010年9月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开设创意写作硕士点,目标也是培养作家。

  上海大学中国文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葛红兵昨天跟记者表示,创意写作工坊,先要改变“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观念,再引起大学文科教育的变革。

  互相捶背激活学生热情

  在葛红兵的第一堂创意写作课上,记者看到,16个学生,被老师要求互相捶背,找到感觉最舒服的人,组成5人小组。这是葛红兵从美国学来的教学方法,“先激活人的热情和信心。”

  传统中文系的课堂变成一个工坊,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是模糊的,大家围绕“idea”,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讨论文本框架,并分工合作完成。“这就像一个电影制片厂,导演正领导大家讨论剧本写作,一部分人讨论情节,一部分人讨论结构,一部分人讨论对话,一部分人讨论场景。比如电影《盗梦空间》,每次一层梦都有一个团队来设计。”葛红兵说。

  而在中文系的传统写作课堂上,倾向于把写作当作“语文”问题,更倾向于选词、遣句、谋篇。翻开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一本写作学教材,在讲解了《写作综论》、《写作的特点和规律》、《写作理论和写作训练》等内容后,就讲述写作的技巧,比如聚材取事、命题炼意、谋篇布局、贯通文气、遣词造句,等等。

  葛红兵认为,上大的创意写作不仅培养作家,更多是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文化产业提供创造性写作从业人员。“好莱坞电影写作剧本的编剧,很大一部分正是来自于创意写作系统中的学生,他们延续了创意写作工坊的讨论模式,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讨论电影剧本的框架并完成内容。”

  “会说话就可以成为作家”

  据介绍,创意写作学20世纪2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层次。

  中国高校曾经有过“写作班”,比如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文系的作家班,但是,多数高校宣布“不培养作家”。再翻开现代文学史,会发现一个奇特的事实,数得上的大作家别说是中文系毕业,就算是文科专业毕业的也寥寥无几,反而是当初学理、工、医、商科出身的学生,甚至是连大学课堂都无缘进入的人,通过刻苦自学,最终成了大作家。

  但是,曾经到美国考察创意写作的葛红兵发现,那里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受过创意写作训练的“作家”,美国战后普利策奖获奖人多数出身于创意写作训练班,美国当代知名作家几乎都有创意写作学位,许多作家甚至受聘于大学讲授创意写作,张爱玲、白先勇、严歌苓等华裔作家都曾系统学习过创意写作。

  在葛红兵看来,按照创意写作的理论,每个人只要会说话,都可以成为作家,之所以没有成为作家,是因为你承受了大量心理障碍,把作家当作遥不可及、绝顶聪明的人。

  目前,国内有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正在发展创意写作学科。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硕士点开设的课程包括文学史知识、作品解读及分体写作(小说、散文)等课程,招收的学员是具有作家潜质的学生,目的是培养作家,非常类似于以前的作家班。上海大学于2009年4月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创意写作研究中心,2011年成立了创意写作创新学科组,2012年将招收创意写作硕士。

  推进高校文科教育改革

  “创意写作学科基本上是空白。”葛红兵表示,中国高校还没有自己的原创理论、训练体系、课程系统。但他相信,未来文学创意写作人才的培养由高校进行,高校创意写作工坊也可以提供作品创作和孵化支撑,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动机”。中国高校中文教育将面临巨大改革,将会出现大量创意写作系。

  他进一步指出,从中国高校的文学教育现状来看,一方面,中文系的学生不仅文学写作能力普遍薄弱,而且在文学的兴趣和热情方面也每况愈下,正在崛起的文化产业又在为社会创造出各种新的岗位,迫切需要创意写作人才。

  在葛红兵看来,近年来,作家有意识地进行“类型化”创作,从而使以《杜拉拉升职记》、《诛仙》、《新宋》、《鬼吹灯》、《暗算》等为代表的职场小说、仙侠小说、历史架空小说、网游小说、动物小说、穿越小说等一大批类型小说大量涌现,风靡一时。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意写作。

  葛红兵描述,未来的文学写作,将有可能从作家的个人创作为主,类似于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般的慢工出细活,逐步转向分工合作的大兵团作战,就像是工厂的流水线生产,不仅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高效迅速。

  但是也有中文系教授流露出担心:高校创意写作系培养出来的写手只不过是文化工人,他们会不会成为跟着市场走的赚钱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