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wkao.com
2008年夏季在台风将至的溽热中,第二届“复旦—辅仁比较文学博士论文学术交流论坛”于台湾辅仁大学召开,东道主辅仁大学外语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和远道而来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的双方研究生与导师们坐而论道。两校共九位博士(生)就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成果或现阶段的研究构想作了精彩的报告,辅仁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康士林(Nicolas Koss)教授、简瑛瑛教授及台湾大学外文系张汉良教授分别主持论坛,并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乃乔教授、台湾交通大学外文系冯品佳教授共同为博士(生)们的发言作了精到深刻的点评,给报告人及与会的其他学者、研究生以极大启迪。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球化浪潮无远弗届的当下,同文同种的两岸学者都极为珍视此次论坛所营造的难得的切磋机会。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向下,两校青年学者的研究重心、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的差异显得饶富意味,引发了与会者极具学术张力的对话和讨论。
台湾比较文学研究先兴并立足于外文系。依此传统,辅仁大学的比较文学研究所设立于外语学院。对外国语言文化及古典、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广泛涉猎与精准把握是辅仁大学诸位发言人的优势所在。辅仁大学注重汇通教育,强调比较
辅大博士生陈荣彬在题为《现代主义小说的互文性分析:现代主义的双城故事》的发言中,从白先勇的《孽子》及王大闳由《道连·格雷的画像》译写而成的《杜连魁》两部作品入手,分析了现代主义小说对于都市关系的呈现,提出了作品中都市结构的普遍性。
辅大
与台湾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不同,内地的比较文学专业归建于中文系,因此比较文学研究与中文系传统的古典诗学研究、国别文学研究及文艺学研究存在着密切的学术血缘关系。复旦大学三位博士生的发言充分体现了这一学术品质,从他(她)们的报告中可以看视到古今中外的学术思想对话,看视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与西方文学理论的契合。
田晋芳就《埃克眼中的陶渊明》所作的发言遵循了比较文学研究的经典思路。她以英国汉学家威廉·埃克(William Acker)的陶渊明研究为例,追问了陶渊明及其诗歌创作在英国学界的接受轨迹。她针对埃克关于陶渊明与儒、释、道三教关系的论述,提出了自己作为本土学者的判断,并提出外域汉学家关于陶渊明的讨论在影响研究中给出定量分析时应该谨慎。
梁丹丹的发言题为《经学的宋学化转型与阐释学思想——以欧阳修〈诗本义〉为例》。她从《诗本义》的文本细读入手,整合西方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对中国传统经学——宋学的学术渊源及宋学的阐释学思想作了详尽的梳理、考证和精致的阐发,表现出其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诗学及西方文学理论的基础。宋学作为中国经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的本土阐释学思想是极为丰厚的,将其纳入比较诗学研究的跨文化视域,对经学在宋学转型期的阐释学思想进行深度挖掘,这一选题对中国经学阐释学研究呈现出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次论坛的另一重要主题为“当代文学理论与比较
无疑,此次论坛为两岸比较文学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对话与交流的窗口,双方在比较文学方向下各个研究领域中的探索与收获在这一极富学术张力的场域中澄明无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