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登录 注册

全站搜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诚聘英才帮助中心 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动态 > 古汉字变身“外星文”,妥否?

古汉字变身“外星文”,妥否?

http://www.zwkao.com  2008年10月21 22:55   政工研究动态

 

 

长期以来被我们奉作圭臬的规范性语言体系,在创生能力层面存在着严重的活性不足。

    

司振龙

 

      据日前多家媒体报道称,目前网上最流行的“外星文”其中尤以对“囧”、“槑”二古汉字的“火星式”使用最为典型,据悉,由于二者在奥运会期间被广泛使用,它们已成为当下知名度最高的网络语言。

 

      按许慎《说文解字》可知:“囧”字,音“炯”,象形古汉字,以户牖之形表光明之意,可是在网络上,它的含义就完全不同。乍一看,它像个要哭的小脸,于是乎同它的“长相”相匹配,“囧”的网络新含义成了“郁闷、无奈、伤心”。同样的“火星释意”也被延续到“呆+呆”组成的这个“槑”字。它原本也是象形古汉字,即“梅”字的象形体,但由于在“火星人”看来,它分明是由两个“呆”字组成,接着会意一番,“槑”被用作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等一系列呆板至极的意思。

 

昔日仓颉造字之时,据说“天雨粟,鬼夜哭”,而今仰赖众“外星人”之力,原本神圣如斯的古汉字摇身一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外星文”,对待这番压根就没啥文化的再“创造”,我们的语言学家们或许只能扼腕长叹、哭笑不得了。但即便如此,笔者依然认为,对待这与传统文化明显相悖,所谓“古字新用”的“外星文”,我们其实也不妨宽容一点。

 

      一则语言文字的合法性前提在于其具备传播效用与否,而非谁是正统的问题,换言之,只要能够广为传播,“囧”就是指郁闷,“槑”就是指很呆,倒也无可厚非。二则姑且抛却释意妥否的争议不论,“外星文”凭借其强劲的传播效应,神奇地复活了“囧”、“槑”等一系列早已消失于国人用语范畴的生僻字,也使得它们附带着的传统文化在舆论关注的视野中回放,这不可不谓一件好事。

    

 事实上,我们不难理解:“囧”、“槑”等古汉字之所以选择以“外星文”的变身形式重返烟火人间,于浅表层次而言,它固然是表明了在网络语言构成中“外星文”生动明了、不拘一格之演变趋势仍在持续深入,但是,于深层次而言,它则无疑揭示了:长期以来被我们奉作圭臬的规范性语言体系,在创生能力层面存在着严重的活性不足,从而使得自己与“外星文”大行网络的强势对比相形见绌,或是面临自身成员改旗易帜,被“外星文”收编的尴尬境地,也就在所难免了。

    

 笔者犹记,在年初举行的“两会”上,一批“明星委员”甫一提出“恢复繁体古汉字”议案,旋即遭遇到了各方恶评,显然,若是全盘恢复繁体古汉字,会使得已是简化字习得者的几代人成为“文盲”,这的确是不可取的,但如何有选择地激活生命力犹存的古汉字,并以之弥合本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进程中的缺口,无疑是一个沉重而迫切的时代命题。于此意义上而言,倘若变身为“外星文”的古汉字,在一番解颐之余,也能激发起我们对文化本身的追思与汲取,那就更善莫大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