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zwkao.com
马顿
易中天火了好长时间之后我才知道他是为什么火的。刚开始我感到奇怪,既然你喜欢“三国”故事,为什么不直接去读《三国演义》,非要吃一个老头儿的二手菜呢?难道真是喜欢电视快餐而懒得看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后来才醒悟,那些喜欢易中天的人,并不一定就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只不过《三国演义》光顾着讲故事了,许多背景知识没能照顾到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中的读者,因此读者搞不清曹操的底细,不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到底谁年龄大,也不知道这官职和那官职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因此,读完了《三国演义》,许多东西还是模模糊糊的,要想弄清楚,就得查史料,而这项工作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就有点勉为其难了。易中天的出现,而且是在电视中出现,就为大家提供了方便。当然,有人说易中天讲的东西历史不像历史评书不像评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他起的只不过是一个激发兴趣的作用,真真假假,还得靠受众自己去辨,要看受众自己的态度。
以上这点认识,是在接触到日籍华人陈舜臣的长篇历史小说《门阀乱》之后产生的,也不知道对不对,姑妄说之。除了这点认识之外,《门阀乱》更大的作用,是让我对自己阅读范围内的历史小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我喜欢上历史小说是从台湾作家高阳的作品开始的,之前之后,也读过些别的作家的历史小说,感觉上,高阳的作品与大陆作家不同。大陆作家传承的是历来章回小说的传统,如《三国演义》之类,极力地推演故事,雄浑,壮阔;而高阳作品却极细腻,将人物的生活细节、心理状态及当时社会的种种详加“记述”,感觉上交待得更清晰,更彻底。《门阀乱》的作者陈舜臣祖籍台湾,其历史小说的风格亦接近高阳,只是没有高阳的曲折婉转,而是凸现了脉络的清晰和叙事的简洁。从高、陈两位的作品与大陆作家的对比,我粗略地得出这么一点认识:
同样一段历史,同样一个历史人物,谁都可以写,但写出来,往往差异很大。写得好坏姑且不论,从风格上来说,似乎可以把历史小说分成两种:一种是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基础,以想像力为助推器,演义出一大篇故事来,不管真实与虚构的比例是多少,故事性是它的追求,大陆作家所秉承的正是这一点;另一种呢,作为小说,当然也要为历史事件或人物敷衍自己想像中的细节,完善成自己心中的历史故事,然而,在叙述方式上,它并不是讲完一个故事就算了,而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聊天儿似地,以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自己的独立见解为基础,对相关的社会、生活、地理、人物关系等方面的背景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与解析,夹叙夹议,使内容更加丰富,使读者的认识更加透彻、清晰,高、陈的作品,正是如此。两种风格,无所谓孰优孰劣,接受哪一种,就要看读者的个人性情了。然而,有鉴于易中天的成功,我觉得陈舜臣的风格似乎更易接受一些,而且,对于年轻的读者来说,读陈舜臣,更可在轻松的阅读中获益。
《门阀乱》有个副题,叫“且说魏晋南北朝”,我刚开始以为就说的是这一小段历史呢,没想到翻开一看,却有点像是新编《三国演义》——两本书起始点相同,只是《三国演义》讲到晋帝司马炎结束三国时代就完了,而这本书增加了此后到南北朝结束的部分。这样就有了一个对比,《三国演义》和《门阀乱》的对比,既然有名著在前,这样的书,还有没有必要读呢?基于前面我那点粗浅的认识,我觉得这两本书还真是两回事。如果说你读《三国演义》需要读三遍才能理清人物关系、记住故事情节,那么读《门阀乱》只需要一遍;而且,《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占的篇幅太多了,而《门阀乱》却对同时代诸多英雄人物分别施诸相当笔墨,使读者能够跳出诸葛亮的光环对更多角色有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认识。
《门阀乱》是陈舜臣系列历史小说《小说十八史略》之一,《小说十八史略》以宋代学者曾先之编纂的《十八史略》为底本。陈氏历史小说,并没有因其是小说而失去对客观事物的尊重。我觉得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高阳有这样的态度,写《康熙大帝》掉光头发的二月河也有这样的态度。虽然他们风格不同,但都是值得尊敬的。历史小说,确实谁都可以写,但是还有一个敢不敢写的问题,你对将要写的这段历史的种种客观构成不甚了了,或者一知半解,却敢写,那是不智的。所以,我们在买书的时候,要对作者有所选择。
《门阀乱》 陈舜臣著 新星出版社 2008年8月版
热门文章